【春秋080】晋文公其实一直想摆烂,但是老天偏偏不给机会

春秋史话 2025-04-16 05:14:38

骊姬祸国,毒药腌咸肉,嫁祸三公子。

太子申生哀叹小妈用魔力接管了老爹的所有脑细胞,无奈自杀。

重耳不想死,他估计自己的一百句辩解抵不过小妈在父亲耳边的一声嘤嘤,逃往蒲城。

晋献公大怒,派勃鞮攻打蒲城,重耳不敢反抗,翻墙而走。勃鞮追来,扯掉他一只袖子。

重耳一路狂奔,暗道好险,幸亏断袖在春秋时期还没有其他内涵。

来到翟国,娘家人对他挺不错,并没有把他绑去晋国换布帛。

不得不说,重耳也是人形魅魔,他的迷弟狐偃、赵衰、颠颉、魏犨、胥臣并未退出粉丝团,心甘情愿来到草原,和他一起共度枯燥艰苦的异域生活。

要知道,这帮追随者都是人才,无论在哪个诸侯国,都能混个好差事,享受优渥的待遇。现在重耳啥也没有,流亡公子,跟着他有生命危险,也不一定有光明的未来,但是他们就是愿意。

重耳其实没野心,容易知足,安于现状,不爱冒险。

翟人送给他一个妹子季隗,生了俩娃,这哥们本来打算平平静静地过一辈子。白天放牧,晚上围着篝火烤肉跳舞,喝点酒打孩子,和老婆滚帐篷,挺美。

四年后,晋献公薨,大夫里克不满骊姬和奚齐阴谋夺位,鞭死先君夫人,捅死幼主。

荀息又立卓子,亦死。国内无主,里克让狐毛赶往翟国,邀请公子重耳回家继位。

重耳感到晋国很乱,风险很大,辞谢狐毛。

于是里克再去联系夷吾,夷吾为新君,即晋惠公。

晋惠公我们前面讲过,失信不义,乱杀大臣,得罪秦国战败被俘,支持率严重下滑。一些老臣认为,还是得把重耳找回来,晋国才能安定发展,这让晋惠公彻夜不眠。

晋侯又派勃鞮二度追杀重耳,重耳很快提前得知消息,不得不离开翟国,打算投奔齐桓公。

临行前,他依依不舍地对季隗说:“等我25年,若不回来,再改嫁。”

季隗泪崩,哭道:“25年,你是认真的?来老娘坟头团聚吧!”

重耳和他的兄弟们踏上漫漫旅途,过卫,卫君不予礼遇,没有得到补给,快要饿死。

到五鹿实在顶不住,见到一个村庄,重耳向农人乞食。

老农也不知道什么意思,给了重耳一块土。

重耳气炸了,骂道:你丫给就给,不给也罢,玩什么行为艺术?

重耳想揍农人,狐偃劝道:“就当是上天赐予我们的土地吧。”

重耳叩拜,接受了土块。

这事听听而已,毕竟当时没有史官在场记录,日后回忆恐怕掩盖了真相。

一群人饿疯了,抢点吃的也能理解。

据说最困难的时候,重耳几乎饿昏了过去,介之推为了救他,割下自己腿上的肉,用野菜一起炖汤,才保住了公子的命。

这事就更不可能,重耳饿晕,介之推必然更饿,身体极其虚弱,免疫力极低。

要救重耳,割肉总不能割太少,少说二三两,岂不必死?

总之一行人疲苦不堪来到齐国,受到齐桓公的礼遇。齐桓公大器,对待落难公子都很好,给房、给钱、给车、给老婆。

可惜齐桓公已经步入生命尽头,朝政被易牙、竖刁之流把持,故而未曾委任重耳。

尽管如此,重耳也很满意,有住的吃的再有个娘们,比吃土强百倍。

不到一年,齐桓公薨,五公子作乱,重耳等人失去了齐国的政府补贴,渐渐难以维持。

赵衰和狐偃认为,在齐国继续混下去不是长久之计,应该另谋出路。

侍女听到了二人的交谈,向齐姜告状。齐姜杀死侍女,提着带血的剑,告诫丈夫:你要有远大志向,为了多年跟随你的兄弟,离开齐国。

重耳舍不得安逸生活,不想再去流浪,表示他根本没有远大志向,只想混吃等死。

齐姜很失望,骂道:“眷念妻子贪图享乐,你丫废柴一个!”

重耳死也不肯离开,没办法,齐姜与狐偃只好灌醉他,用马车拉着出了城。

酒醒后,重耳发现自己已经身处荒郊野外,炸毛了,拿着戈要杀掉狐偃。

众人一顿劝,表示咱们都是为了公子成就一番大业,重耳扔掉武器哭了一顿,只好上路。

途径曹国,曹公有点变态,偷看重耳洗澡。

曹公并不是基佬,他听说重耳天生异象,肋骨连在一起,十分感兴趣,想亲自验证一下。

重耳受辱,吓得不轻,赶紧离开曹国,奔宋。

宋襄公刚刚经历泓水惨败,抱着大腿整天哼哼,他的头脑总算清醒了一些,明白宋国是小国,没有实力帮助重耳,送了20辆马车。

又及郑,郑文公不鸟重耳。大夫叔詹劝谏:重耳公子是上天庇佑的人,君上最好是以礼相待。你看他几十年颠沛流离却不死,身边一群铁杆小弟,个个都是大才,晋国又始终不能安定。这些因素加在一起,将来难以预料,万一有天回国为君,今日无礼岂不遭殃?

郑文公不听,重耳只好去了楚国。

楚成王很看重公子,以诸侯之礼相待,大国的格局还是不一样啊。

一日宴饮,楚王问重耳,如果将来为君,将如何报答他。

重耳为难道:君上要啥有啥,物质方面的回报不一定能让您满意。倘若晋楚兵戎相见,我愿为楚师退避三舍。

同席的司马成得臣觉得重耳口出狂言,当场建议楚王杀掉他。

楚成王摆摆手不以为然,吃饭聊个天而已,你特喵的一点肚量都没有,砍了客人,楚人的脸以后往哪搁?

鲁僖公22年,也就是重耳抵达楚国的一年前,晋惠公夷吾病重,晋太子姬圉在秦国为质,害怕失去继位的机会,偷偷溜回国。

秦穆公一直希望与晋国建立联盟,所以姬圉虽然是人质,秦穆公还是把女儿怀赢嫁给他,以期促成秦晋之好。

然而姬圉毫无政治头脑,完全不明白秦穆公的思路,本可以借力于秦国堂而皇之顺利上位,却不打招呼就跑了。

秦穆公极为生气加失望,认为这小子和他爹一样不靠谱,成为国君对秦国不利,于是派人出使楚国,将公子重耳请了过来,意图取代姬圉。

两人经过交谈,达成一致意见,双方赋诗相和,气氛融洽。秦晋联盟即将实现,秦穆公非常开心,一下子送给重耳五个妹子。

按照《史记》记载,重耳当时已经60岁,按照《左传》推算,应该是40岁的样子。《左传》比《史记》靠谱,重耳60的话,肯定架不住秦穆公这波操作,容易肾衰竭过劳死,情理上说不通。

前637年,秦惠公薨,姬圉继位,即晋怀公,这货忌惮重耳归国夺位,屠杀国内所谓的重耳派系。

本来就没人拥护姬圉,如此一来,众叛亲离。

前636年,重耳在秦国大军的护送下渡过黄河到达曲沃,大夫们皆往朝拜。晋怀公见大势已去,逃亡,很快被人杀死。

颠沛19年之后,极尽曲折,重耳终于回到国都翼城,祭祖承祀当国,即晋文公。

纵观整个过程,重耳一直想摆烂,但是天意不允,经历长期磨打锤炼,成就霸业。

能力、品行与性格,在命数面前都是弟弟。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