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美国国债市场开局不利,上周五超预期的最新非农就业数据公布后,交易员们迅速缩减了对美联储(Fed)今年降息的押注,导致美国国债收益率飙升,美元也冲至两年多来高点。
这一系列市场波动不仅让投资者措手不及,更引发了全球金融市场的连锁反应。

上周五,美国劳工部公布的12月非农就业数据显示,非农业就业人数增加25.6万人,为今年3月以来的最大增幅。这一数据远超市场预期,进一步证明了美国经济的韧性。
然而,对于金融市场而言,这却是一个“坏消息”。
由于就业市场强劲,交易员们开始担心美联储可能会维持更长时间的紧缩货币政策,甚至可能进一步加息以遏制通胀。这种预期导致美国国债收益率飙升,基准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周一一度上涨4个基点至4.8%,为2023年11月以来新高。尽管随后有所回落,但市场紧张情绪依然未散。
美国国债收益率的飙升不仅反映了市场对美联储政策预期的转变,也体现了投资者对持续通胀压力和不断膨胀的政府债务水准的担忧。这种担忧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抛售情绪,导致美国国债市场出现大幅波动。
美元走强:全球金融市场承压美国国债收益率的飙升和降息预期的骤降不仅影响了美国国债市场,还对全球金融市场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中,最为显著的就是美元的走强。
随着美国国债收益率的上升,美元兑其他货币的汇率也相应走高。彭博美元现货指数周一升至2022年11月以来新高,显示出美元在全球货币市场的强势地位。美元的走强不仅加剧了全球金融市场的波动,还对新兴市场国家构成了压力。
由于新兴市场国家的货币普遍与美元挂钩,美元的走强导致这些国家的货币贬值压力增大。此外,美元走强还可能引发资本外流,进一步加剧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困境。
在欧洲市场方面,由于美元走强和美国国债收益率上升导致避险情绪升温,欧洲国债市场也承压下行。投资者纷纷抛售欧洲国债以寻求更安全的避险资产,导致欧洲国债收益率上升。
Fed政策预期转变:全球金融市场面临“大考”美国国债收益率的飙升和美元的走强背后,是市场对美联储政策预期的根本性转变。过去一段时间里,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将在今年开始降息以刺激经济增长。然而,随着非农就业数据的公布和美国国债收益率的飙升,这种预期开始发生逆转。
荷兰国际集团(ING)外汇策略主管Chris Turner表示:“目前市场面临的最大问题是,Fed今年是否真的需要降息。”这一观点代表了市场上许多投资者的疑虑和担忧。
美联储政策预期的转变不仅影响了美国国债和美元市场,还对全球金融市场产生了深远影响。由于美联储是全球最重要的央行之一,其政策调整往往会对全球金融市场产生连锁反应。因此,美联储政策预期的转变无疑给全球金融市场带来了一场“大考”。
全球资产重新定价:风险与机遇并存随着美联储政策预期的转变和全球金融市场的波动,全球资产也面临着重新定价的压力。其中,最为显著的就是英镑和人民币等货币的贬值。
英镑周一跌至一年多来的最低点,显示出市场对英国经济前景的担忧。由于英国脱欧后的经济不确定性以及全球金融市场的波动,英镑的贬值压力持续增大。此外,英国资产也处于全球重新定价的中心位置,投资者纷纷抛售英国资产以寻求更安全的避险资产。
在人民币方面,离岸人民币汇率已跌至接近历史低点。这一贬值压力不仅反映了市场对中国经济前景的担忧,也与全球金融市场的波动密切相关。然而,对于投资者而言,人民币的贬值也带来了一定的投资机会。例如,对于那些看好中国经济长期发展前景的投资者来说,人民币贬值可能为他们提供了一个低成本的买入机会。
未来市场走向:关注通胀与货币政策面对当前复杂多变的金融市场环境,投资者需要密切关注通胀和货币政策等关键指标以判断未来市场走向。
本周二和周三将分别公布美国的生产者物价指数(PPI)和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数据。这些数据将直接反映美国通胀水平的变化情况,并对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决策产生重要影响。
如果通胀数据继续走高,那么美联储可能会维持更长时间的紧缩货币政策甚至进一步加息;反之,如果通胀数据有所回落,那么美联储可能会考虑降息以刺激经济增长。
除了通胀数据外,投资者还需要关注美联储官员的表态和会议纪要等政策信号以判断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走向。这些政策信号将为投资者提供更准确的市场预期和投资机会。
结语本周美国国债市场的波动不仅引发了全球金融市场的连锁反应,也给投资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面对复杂多变的金融市场环境,投资者需要保持冷静和理性,密切关注关键指标和政策信号以判断未来市场走向。同时,投资者还需要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来制定合适的投资策略以应对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