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历朝历代当中,唯有明朝的皇帝们个性特征非常鲜明。如明太祖朱元璋嫉恶如仇、疑心病重,但也是个有雄才伟略的人。而接他班的朱允炆性格中却多为优柔寡断。
明朝的每个皇帝都可以堪称“传奇”,在个性上可以说是一半残暴一半温厚,似乎将朱元璋矛盾的个性特点一分为二遗传到了他的子孙当中,但是论起疯狂却没人能及朱高煦。
朱高煦是永乐皇帝朱棣的嫡次子,也是朱元璋的第十个孙子。他的一生其实是充满着悲剧色彩的,一心向当皇太子却总是被抛弃,最后还死得非常凄惨。
靖难之役熟悉明朝历史的人都知道,靖难之役是明朝最为激烈的一次皇位争夺战。朱元璋在即位之初,当即就册封长子朱标为太子,然后将其他儿子赶到全国各地去做藩王。
这项举措是朱元璋为了保护朱标的太子之位,但同时也让各地藩王的势力不断滋长,最终酿成了“靖难之役”。也怪这个朱标活得不过长,朱元璋还在世他就撒手人寰,留下嗷嗷待哺的朱允炆。
朱允炆聪明好学,而且性格宽厚,深得朱元璋的欢心。在朱标死后,他本该在儿子们当中选择皇位继承人,但因为太喜欢朱允炆于是直接跳过自己的儿子立朱允炆为皇太孙。
后来朱元璋过世后,朱允炆登基为惠帝。他一上台就与亲信大臣们采取了一系列的削藩措施并且在京城周围部署兵力。还把燕王朱棣调到塞外以此来削弱他的兵权。
朱棣的个性很好地遗传了朱元璋“血性和杀戮”的一面,因此被如此对待的他自然不甘心坐以待毙。而他最担心的还是朱允炆总有一天会除掉自己,与其被掣肘不如奋起反击。
于是在建文帝元年朱棣就开始起兵反抗,他命令世子朱高炽留守在北平,让次子朱高煦随军出征。在白沟河一战中,朱高煦作为前锋勇猛无敌,瞬间就将都督瞿能父子斩杀于马下。
后来朱棣在东昌一代与敌军交战的时候被打败,他的大将张玉也战死沙场,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朱高熙带兵而至击退敌军救朱棣于为难之中。
后来在浦子口一战中,朱棣又陷入危机,又是朱高熙的出现,再一次将他解救出来。三番两次的立功也让朱棣对朱高熙另眼相看,他不止一次地对他说:“我老了,你当奋勇再战,而且世子体弱,唯有你能挑起大梁了。”
听了父亲的话,朱高熙心中燃起了熊熊烈火。这或许是朱棣为了让朱高熙为自己拼命而许下了一个讳莫如深的承诺,不知是鼓励他保持冲锋的勇猛,还是有意要将皇位传给他?
从历史发展的轨迹来看,朱高熙将此话理解成了朱棣有意要让他成为储君。但是从当时情况来看,这无疑是一张空头支票,但即使如此也没有浇灭掉朱高熙心中燃起的火焰。
争夺储君之位朱棣在起义之后其实也没有胜算,毕竟他的兵力与朱允炆相比还是力量悬殊,但他从小跟着朱元璋打天下,论谋略和军事才干都远胜于朱允炆。
靖难之役打了四年,最终以朱棣带兵攻下帝都划上句号,朱允炆也在战乱中不知所踪,朱棣赢得了这场皇位之争,正式登基成为明成祖,改年号为永乐。
这个结果于朱高熙而言是非常圆满的,他依然记得在战乱危机时刻朱棣为自己许下的承诺。因此战无不胜的朱高熙变得非常自负且恃功骄纵,还常干些违法乱纪的事情,朱棣于是将他调到北平边境。
朱棣特别了解自己的儿子,但他确实功高盖主,自负一点也无可厚非。当时朝堂中正在争论立储君的问题,驸马王宁在朱棣面前称赞朱高熙,并提议立他为太子。但朱棣觉得朱高熙有太多过错,没有同意。
后来朱棣考虑到自己刚登基,朝堂中的局势还不稳妥,要是突然改长立幼,恐怕会在朝中遭受非议。而且朱高熙本身已经很骄纵了,要是被立为太子岂不是更加嚣张?
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朱棣决定立长子朱高炽,同时也册封朱高熙为汉王,设立云南为他的藩国。这个结果无疑是给朱高熙当头一棒,打得他晕头转向。
随后他不肯前往云南,还跑到朱棣的面前问道:“我犯了什么罪,你要把我赶到那么远的地方?”朱棣曾经对他的许诺没有兑现,使得他感觉自己受到了欺骗,此时的他已经萌生了争夺储位的心思。
不久后,朱高熙上奏朱棣要求给自己增加多名护卫,此后他的行为更加的放纵,不仅数次的在朱棣面前悉说太子的不是,而且还导致内阁首辅解缙冤死。
无奈之下朱棣只能将他的封地改为青州,但他还是不肯去。此时朱棣才疑心他有争夺太子之位的谋逆之心,于是便颁下圣旨强制他去就藩。
但朱高熙不仅不遵,反而招募亲兵击杀了指挥使,还把朱棣赏赐给他的车马和金银财宝都打烂。
兵败身死朱高熙如此这般行事彻底激怒了朱棣,于是他将朱高熙囚禁在西华门之内,还有意将他贬为庶人。后来在太子朱高炽的求情之下,他才免了杀身之祸。
随后朱棣将他放了出来,并让他到乐安去就藩,朱高熙也只能乖乖地去了。然而他心中是百般不乐意的,到了封地后直接将谋反的事宜搬到了台面上。
不久朱棣去世,朱高炽继位为明仁宗,他一登基就大肆地封赏朱高熙。不过明仁宗在位仅一年就去世了,其子朱瞻基继位为明宣宗,他又给予了朱高熙非常丰厚的奖赏。
但这些金银珠宝不是朱高熙所愿,那个皇位才是。于是准备多年的朱高熙正式起兵造反了。但明宣宗还念及叔侄的情义不肯发兵,并多次派使者前往乐安让朱高熙投降。
但朱高熙不听劝,执意要谋反,明宣宗于是派大军连夜赶赴乐安城将这里围了个水泄不通。此时的朱高熙才知道害怕,于是暗中派人送信给明宣宗表示愿意归降。
随后朱高熙的家人和余党全都被擒并押往帝都,明宣宗将朱高熙贬为庶人关押于皇城之中。原本这件事可以告一段落了,但朱高熙却是个不怕死的人。
一天明宣宗去探望他,他居然伸出脚将明宣宗给绊倒。明宣宗大怒之下命人用三百多斤重的铜缸将朱高熙扣住,没想到他力大如牛竟然轻而易举地将这个铜缸给举了起来。
随后明宣宗又命人将朱高熙丢进了铜缸内,让人在周围点燃木炭,火势上升烧热了铜缸,将朱高熙活活地烫死在里面,随后他的几个儿子也悉数被杀。
朱高熙的一生真可谓是可悲可叹,但也活得有血有肉,比起那些甘心屈服于命运的人来说,他也算是疯狂了一回,也不枉此生了。在他的身上也留下了许多谜题,如今六百年过去了依旧未能解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