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2月初,中央在北京召开史称“七千人大会”的工作会议。临近结束时,从毛主席的休息室门外匆匆走过的石油工业部部长余秋里,被毛主席突然叫住了:“余秋里,过来过来!”
“主席好!”余秋里连忙停下脚步。
“你们的是石油大会战搞得怎么样了?又有什么新消息吧?”毛主席背靠沙发坐着,怡然自得地抽着烟,很心满意足的样子。
“主席,新消息还是有一点的嘞!”余秋里微笑着说,“我们在渤海湾取得了新的进展!”
接下来他向毛主席汇报,在山东黄河和海口附近的华8井,射开了8个油层,获得了日产8.1吨的工业油流,从而发现了渤海湾盆地的第一个油田——东辛油田。
“这一仗打得好!”毛主席面露嘉色,“看来这个地方也是蛮有希望的嘛!”
“这个地方确实大有希望!”余秋里肯定地说,“我们已经在这里调整了部署,加强了力量,力争取得更大成果!”
毛主席连连点头:“很好嘛!希望你们力争上游,这样才能力争上‘油’。”
接下来,他向余秋里询问了钻井取油的一些基本情况,忽然话锋一转,似乎现在才想起他要说的事,认真地问:“余秋里呀,你能不能多搞点品种啊?”
余秋里上任时,石油品种是140种,现在已增加到400多种,但离国家需要还有相当大的距离。
就在两个月前,一个相当专横的美国军事专家撰文嘲讽:“红色中国并没有足够的燃料进行一次哪怕是防御性的现代战争……连几个星期也不行。”
他还明目张胆地向帝国主义阵营发起号召:“必须监视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并窒息一切,使北京不能直接或间接经自由世界得到技术和经济的援助与供应的可能性。”
此时,台湾当局正大张旗鼓地叫嚣反攻大陆,印度扩张主义政府不断提出领土要求。他们是不是受了这个美国军事专家的这种蛊惑呢?不得而知。
但这个美国人确实道出了我国石油工业此时的困境:产品少,质量低;苏联卡我们的脖子;美国实行经济技术封锁……他们试图联手“窒息”中国的石油工业,乃至“窒息”整个“红色中国”的生命。
不管是战争的紧迫还是国内的市场,石油产品必须刻不容缓地搞上去。
1958年初制定的“二五”计划,石油产量是600万吨。接近“一五”的四倍。这几年来,石油产量以每年百分之三十几的速度猛增,但要达到600万吨,实在太难。
不过,要余秋里叫出这个“难”字来,又是绝对不可能的,因为国家太需要石油了!特别是国防用油,万分紧迫啊!
毛主席说要他多搞点品种,他明白毛主席对石油的深切关注,胸中顿时卷起一层热浪:好得很!
他抑制住内心的激动,站起来向毛主席恭恭敬敬地说:“主席,我们一定多搞些品种!”
要多搞些品种就得加快炼油厂的建设,就得增加投资。余秋里算来算去,还差5000万资金。
回到石油工业部之后,余秋里把部里最厉害的几个“笔杆子”叫过来,说明了毛主席对石油工业部的要求和炼油厂资金缺口的情况,交给他们一个任务:“向李、薄两位副总理写个报告!”
几个笔杆子虽然把报告写完了,但他们跟余秋里一样,心里都没底——这是什么年头呢?三年困难时期刚过,国家穷得丁当响,别说申请5000万了,50万恐怕也不会批啊!
更何况,陈云前不久刚在中央财经小组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要把我国的工业生产和基本建设的发展放慢一点,以便把重点真正放在农业和市场上。
周总理也明确指示,当前在经济领域最紧迫的任务是“先抓吃穿用”。
陈云的讲话和周恩来的指示对全国的经济工作来说,无疑是英明的决策。但对于石油工业的形势,余秋里却有自己的考虑。
大庆石油会战已处于白刃格斗阶段,一鼓作气,则可大获全胜;稍有犹豫,则可能半途而废。筹建炼油厂是与大庆会战同样艰巨的任务,而且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与大庆油田的开发同步进行,不然,大庆的石油再多,也只是一碗生米。
为了打破国际反动势力的封锁和垄断,为了保证国防和国家建设的需要,已落后于大庆油田开发形势的炼油厂,必须立即调动整个石油系统的积极性,集中优势兵力迅速摆开战场决不允许半点动摇和松懈……
正当余秋里为资金问题心急如焚时,北京市市长彭真提醒他:“你去找一下小平同志嘛!”
余秋里不觉茅塞顿开:“是啊,大家赶紧把材料准备一下,我要去向小平同志汇报。”
当邓小平认真听完余秋里的汇报后,爽快地说道:“不就是5000万嘛!全国很多工业项目都在下马,该下的确是要下的!但你们的这个石油工业很有来头,该上的还是要上的!5000万就5000万吧!”
就这样,邓小平大笔一挥,在国家经济形势非常困难的情况下,给余秋里特批了5000万元,使大庆炼油厂一期工程得以兴建,也迎来了中国石油工业的腾飞!
参考资料:《余秋里传》(解放军出版社)、《余秋里回忆录》(解放军出版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