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爽有多傻?为何司马懿对着洛水发誓,他就放弃兵权回家等死

冷兵器的斗争 2024-01-13 20:07:09

作者|冷研作者团队-明忆

字数:3196,阅读时间:约8分钟

编者按:三国时期,魏国的高平陵之变最终导致了司马家取代曹家。而 “冢虎”司马懿指着洛水为誓,然后再反悔,诛曹爽三族的故事,更是广为流传。那么,那场发生在洛阳的满分政变——高平陵之变,到底是如何发动的,曹爽真是那么笨吗?

首先,在思考发动政变时,有一项重要的事情,是先要对你的敌人有充分的理解和分析。作为此时司马懿的对手,当时的辅政大臣曹爽,可能很多人的印象,都停留在老三国演义电视剧中,桓范锐评的那句“竟如蠢猪笨牛”。

不过吧,历史上的曹爽虽然有着贪财好色,任人唯亲的恶行,但相比在明帝曹叡时期长期在外任职的司马懿,一直长期在朝中任职,又被明帝曹叡器重的曹爽,不仅本身在朝堂根基更深。在曹叡死后,又起用“太和浮华案”中遭到打压的曹魏新生代势力,形成了庞大的曹爽势力,对司马懿完成政治上的挤压和孤立。

除了政治势力外,曹爽一派同样拥有足以压制司马懿的客观军事力量,明帝曹叡在辅政大臣安排上,给予曹爽和司马懿“都督中外诸军事”和“统兵三千”的军事权利,排除前一个有名无实的权利,当时曹爽和司马懿在洛阳城中,真正直接掌握的,便是“统兵三千”所赋予的兵权。但在这之外,曹爽利用派系影响力,将自己的两个弟弟放在了掌握禁军和皇宫宿卫的中领军和武卫将军位置上。

这么一个有权有兵还年富力强的敌人,对比年过六十的司马懿老先生,的确算得上是“优势在我”。那么司马懿为后来的政变做的第一步是什么呢?答案就是装病。

虽然装病这个事听起来有些小儿科,但却是司马懿在高平陵之变前,所作出的最具杀伤力的布局。

究其原因,依然是在曹爽阵营当中,前面说到,曹爽势力的迅速扩张,是因为他吸纳了当初“太和浮华案”被打压的曹魏新生代势力,这些人虽然不乏能力出众的大臣,但他们在经历过明帝时期的打压,翻身后对名利产生了近乎报复性的渴望,让曹爽集团形成了极强的侵略性,比如曹爽阵营中的丁谧、何晏、邓飏三位核心成员,就因飞扬跋扈而被讥讽为“台中有三狗,二狗崖柴不可当,一狗凭默作疽囊。”。

为了满足这些派系成员的欲望,曹爽不得不进一步挤压集团外的老臣势力,尤其是在曹爽伐蜀的兴势之战失败后,声望受损的曹爽,开始放任派系成员的行为以此来维护派系成员对自己的认可。在曹爽集团在曹魏政坛突飞猛进时,被新秀们挤占权利的老臣,虽然他们不敢直接站队司马懿,但却也成为可以拉拢的对象。

不过这些曹魏新生代如果只是贪权敛财也就算了,包括曹爽在内,整个曹爽集团就和职场新人一样,对于政治斗争的残酷性都缺乏清晰的认知。比如在对司马懿集团的压制过程中,虽然曹爽等人不断将司马懿边缘化,但是对他的两个儿子,同样是“太和浮华案”中被打压的司马师、司马昭却因过去的交情,被视为了集团的“自己人”予以重任。

比如司马师就在正始初年,接任前往关中的夏侯玄担任了同样是统领禁军的中护军一职,而曹爽伐蜀的兴势之战中,让司马昭担任征西将军夏侯玄的副将。

所以当正始八年,司马懿在妻子张春华病逝同年,开始了他政治生涯的第二次装病后。曹爽立刻就对司马一族放松了警惕,毕竟老臣当中,地位最高的司马懿已经失去了和自己抗衡的能力,司马家的下一代顶梁柱又是在自己一边,那之后,只要自己能够保证自己对同样手握兵权的弟弟,和其他集团内部成员的控制,那么曹魏的朝堂将来就只会是属于自己的岁月静好。

于是怀揣着这样的心情,曹爽带着自己的弟弟们一起前往了将改变他家族命运,乃至整个中国历史的高平陵。

不过即使如此,司马懿对于这次政变依然做的滴水不漏,在整个谋划过程中,司马懿仅与自己的长子司马师商议,甚至在行动前夜告知司马昭以后,司马懿依然“既而使人觇之”,结合司马师和司马昭与曹爽集团之间的关系,可能到这一刻,司马懿对自己两个亲身骨肉是否会临阵跳反还保持警惕。

但即使如此,由于司马懿此时所控制的兵力依然弱于曹爽,该重点控制那些地方就是整场行动的关键。虽然此时曹爽兄弟都到城外高平陵,但是城内依然留有兵力并留鲁芝守卫将军府。

司马懿的行动结合:《三国志》“宣王部勒兵马,先据武库,遂出屯洛水浮桥”;《汉晋春秋》“司马懿闭四城,遂与太尉蒋济俱屯洛水南浮桥”;《魏略》“及宣王起兵,闭城门”;《晋书》“帝于是奏永宁太后废爽兄弟。时景帝为中护军,将兵屯司马门。帝列阵阙下,经爽门……帝亲帅太尉蒋济等勒兵出迎天子,屯于洛水浮桥” ,“晨会兵司马门,镇静内外,置阵甚整”;《王隐晋书》“悉起营兵及城中馀众,承制发武库仗,开四门,出迎魏帝于洛滨”。

总结一下,首先司马懿先是占据洛阳城中武库(《三国志》、《王隐晋书》),同时司马师代领自己“阴养死士三千”控制通往皇宫的司马门(《晋书》),而后在控制关闭城门的情况下(《汉晋春秋》、《魏略》),司马懿代领支持自己的老臣蒋济屯兵洛水(《三国志》、《汉晋春秋》、《王隐晋书》、《晋书》)。

这一套组合拳的目的,第一时间控制屯放武器的武库和司马门,让司马懿可以保证自身武力和洛阳城的秩序,同时获得来自皇室中同样具有极高效力的太后背书。关闭城门这一点从后来鲁芝和桓范出逃来看,象征意义大于实际,但还是对城内的曹爽势力产生极大心理威慑,导致鲁芝“犯门斩关,出城门赴爽”,曹爽在洛阳城内的府兵陷入群龙无首再无法构成威胁。

最后屯兵洛水浮桥,一是像魏国高层,尤其是厌恶曹爽集团的老臣摆足姿态,表示自己只是为了匡扶魏室,同时也对在高平陵的曹爽集团进行的军事威慑。

到这里,就只剩最后一个问题,司马懿为何会用一个“指洛水为誓”后,曹爽就放下翻盘的可能,选择躺平等死的结局。这里首先要说的是,笔者个人观点,曹爽的头衔与其说是司马懿的“指洛水为誓”起到作用,倒不如说是如《晋书》中司马懿对曹爽“驽马恋栈豆”的评价,他认定曹爽是不会选择利用控制的皇帝和军队进行军事对抗。

原因也很简单,在司马懿已经得到太后盖章的削曹爽军政权的诏命,对于地方的大员来说,就算曹爽代发皇帝命令的权利,选择支持曹爽还是司马懿,也只是一个没有政治负担的纯粹选择题。但这里问题来了,曹爽集团本身过度集中于朝中的曹魏新生代,在地方军队中不能说影响力有限吧,因为曹爽对吴国和蜀汉的战绩,一直是从一个失败走向另一个失败,说他一句人厌狗嫌那是完全没啥问题。

即使是由曹爽集团的夏侯玄控制的关中都不能完全控制,更何况是在司马懿控制洛阳后,蒋济、高柔等极具影响力的老臣倒向司马懿的情况下,许昌一带的防卫吴国的军队,以及临近重要封疆大吏王凌是否会支持曹爽,这些都要打个大大的问号。

这之外还有个问题是,历史上的提出前往许昌的桓范,他自己也并非是曹爽集团的成员,甚至在高平陵之变时,司马懿还试图用中领军的职务来拉拢桓范,只是最终桓范在司马懿和曹爽之间,选择了手握皇帝的曹爽。

从曹爽的视角来看,真要利用外军杀回洛阳,先不说能不能成,就算成功,那么外军的统帅和桓范会不会取代曹爽呢?毕竟外军入京这种事,已经有汉末董卓为我们进行了充分的案例展示,而召外军入京的另一位大将军何进的下场,大概也在曹爽的脑中午夜梦回。

更关键的是,正如前面所说,曹爽集团的新生代官员们,都是在曹魏篡汉后,相对平和的政治氛围中发展起来,这导致他们普遍对政治斗争的残酷性缺乏认知,无论是曹爽的投降,还是何晏的“岂谓晏乎”,都是在幼稚的政治思维下诞生的悲剧。

不过在完成整个高平陵之变,司马懿依然还有不敢掉以轻心,他利用急于自保,又轻信了自己的何晏大肆网罗曹爽一党罪名,最后用曹魏律法将曹爽集团的整个核心夷灭三族。无论前期准备还是作战时的精准布局,乃至之后的收尾,整场高平陵之变都堪称古代政变的巅峰。甚至影响了之后千百年李靖和李善长的命运。

参考文献

《三国志》

《魏略》

《世说》

《汉晋春秋》

《王隐晋书》

《晋书》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明忆,任何媒体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