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游寻野景;
高咏出烟霄。
——邓散木

邓散木(1898~1963),乃是中国现代赫赫有名的篆刻大家。他出生于繁华热闹的上海,其号为粪翁,别号则为純铁。在其人生的晚年时期,又自署一足、藝。
邓散木在书法领域造诣非凡,尤其精于四体书。他的行草书可谓是博采众长,不仅汲取了二王书法的飘逸洒脱、张旭书法的豪放不羁、怀素书法的灵动自由,还在旁参明末清初王覚斯、黃道周两家的书法精髓上,融入了自己独特的理解与创新。
就拿王觉斯(王铎)来说,其书法笔力雄健,气势磅礴,邓散木巧妙地借鉴了其中的力量感与节奏感,使得自己的行草书在笔势上更具冲击力。而黄道周的书法则刚正不阿,结构严谨,邓散木从中领悟到了布局的精妙与笔画的规整,从而为自己的作品增添了几分端庄与稳重。
邓散木的书法成就并非偶然,这既得益于他对历代书法大家作品的深入研究与揣摩,也离不开他自身对书法艺术的热爱与执着追求。在那个时代,他以其独特的书法风格,为中国现代书法艺术的发展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是一对充满诗意与画意的对联。我们可以从内容、意境、用词以及对称性等多个角度对其进行阅读理解。
首先,从内容上看,这对联描述了一种出游并抒发情感的活动。上联“乐游寻野景”描述的是快乐地出游,寻找自然野外的美景;下联“高咏出烟霄”则表达了在出游的过程中,人们高声吟诗,声音甚至穿越云霄,展现了出游者的豪情与才情。
其次,从意境上看,这对联营造了一种超脱世俗、融入自然的氛围。上联的“野景”让人联想到大自然的广袤与原始,下联的“烟霄”则让人感受到高远与空灵。两者相结合,形成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面。
再者,从用词上看,这对联的用词精炼且富有表现力。如“乐游”表达了出游者的愉悦心情,“寻野景”则明确了出游的目的;“高咏”展现了出游者的豪情壮志,“出烟霄”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气势。
最后,从对称性上看,这对联的对仗工整,韵律和谐。上联的“乐游”与下联的“高咏”相对,都是动宾结构;上联的“寻野景”与下联的“出烟霄”相对,都是动补结构。同时,这对联的平仄也相对应,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
综上所述,这对联不仅描绘了一幅出游抒情的画面,还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其用词精炼、意境深远、对仗工整,是一首优秀的对联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