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嘴脸一直没变,都是致力于榨干老百姓的钱包

胖胖说他不胖 2024-11-08 18:15:55

hi,我是胖胖。

鹌鹑嗉里寻豌豆,鹭鸶腿上劈精肉,蚊子腹内刳脂油。

这几年呢,胖胖看到一个互联网上很有意思的观点,相信大家也经常刷到过,胖胖拎出来扯一扯:

有些企业家的“尽头”是星辰大海,而不少互联网企业家的“尽头”却成了放贷、抢底层老百姓饭碗、割老百姓韭菜。

胖胖看到这些网友的举的例子,看看这些行业,确实有存在这类问题,什么杀毒软件、手机品牌、外卖、网购平台——到最后,确实有放贷的现象。

搞个社区团购,抢一抢小商小贩的生意;

搞个无人驾驶,抢一抢司机的饭碗。

这都是客观存在的现象,对吧?

镰刀和韭菜的关系在骨子里的根深蒂固

胖胖觉得,其实有些公司一直没装,他们从一开始就盯着老百姓的腰包,只是我们没看穿。

不仅看到这些现象在互联网存在,更在各个层级、各个行业里都上演。

像健身房,开会员、收了钱跑路,教育行业某些机构一面喊着“培养未来”,一面用套路割学员的钱继而跑路,这些像胖胖包括估计很多读者朋友在现实中都有遇到过,而这背后反应了什么?

镰刀和韭菜的关系在很多人的骨子里根深蒂固,深深扎根。

当然,也不是所有公司都这样,还是有一些良心企业存在,但比例比较少。

我们可以换个角度想一想,这些热衷于“割韭菜”的公司,到底是从一开始就想着怎么割,还是做到后来发现,不割就活不下去?

无论外卖、网约车,还是手机、短视频平台,好像背后都握着一把镰刀,直指韭菜的根。

相比之下,像网友提到的那些真心向往星辰大海的企业家,特别是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创业者,他们的初心和成果似乎并非以“割韭菜”为导向。

这背后到底反映了什么问题呢?

如果只是在个别公司看到割韭菜现象,或许还只是个例,但如果是从互联网公司到健身房,这种各个层级覆盖、群体性、大规模的“割韭菜”的话,这其实反映出一个更深层的问题:

我们得先分清什么是真正的“创新”,什么是所谓的“创业”。

创新和创业,表面上看是建立新模式或新产品,但它们的核心并不是简单的“创造”,而是一种“破坏”。

为什么说创新的本质是破坏呢?

因为你如果按第一性原理出发,打破旧秩序、挑战原有思维,才有可能实现真正的革新。

不破不立——没有破坏,就没有创新。

否则,那些只在现有框架内做优化的行为,最多叫改良,绝谈不上创新。

比方说,前段时间火遍全网的火箭回收技术,就是一种颠覆性创新。

以前大家认为火箭发射已经是极限了,谁能想到它还能回收再利用?

还可以在空中倒退精确降落到发射架?

这背后靠的就是打破常规思维的第一性原理。

再比如火箭材料,不再是传统的“高精尖”材质,而是用寻常的不锈钢——这种常被当作锅碗瓢盆的“废柴”材料,普通人想都不敢想。

它打破了常规,不按常理出牌实现了一种本质上的突破。

我们可以看到,像我们平时耳熟能详的互联网企业家和知名公司,往往并没有进行真正的“破坏性创新”,而只是不断扩张占领市场。

这种“占领性创业”模式,实际上缺少打破旧有格局的胆识,而破坏性创新,恰恰是推动科技进步和人类文明演进的关键所在——破而后立,才能带来真正的变革。

比如外卖、网购、网约车等等企业,他们的关注点并不是如何打破常规,而是如何在最短时间内占领市场。

这种“占领性思维”的核心是什么呢?

就是通过各种手段拉拢用户,迅速培养用户依赖。

你看早期的外卖、网约车平台,刚开始为了吸引你,用各种补贴让你吃到免费的饭、打上免费的车,30块券、20块券一波波地送,让你觉得不注册就亏了。

一旦你习惯了这种便利,市场被牢牢占据,他们就会慢慢涨价,“甜头”没了,割韭菜的时候到了。

这和胖胖之前从事见过的部分教培机构的套路类似——开业之初做低价促销,先收一波学费现金流,马上拿这些钱去开新店、扩张地盘。

等市场份额牢固了,再开始提价、收割用户利益,变现速度极快。

这是生活中常用的一种套路,包括美容美发,健身房,都有存在过类似这样一种现象。

我们可以发现,这些企业大多都是秉持的是一种“产品经理思维”——目标不是创新,而是如何让利润不断翻倍。

这种思维导致了很多公司追求“大而全”,专注榨取老百姓的钱包,却对产品,技术创新避之不及。

因为在他们眼里,创新不如市场垄断来得直接有效。

所以,这些企业从根本上并非是科技驱动,而是以“占领”和“收割”为目标的产品经理思维,这才是真相。

那如果是技术破坏呢?

技术破坏意味着长时间的研发投入,变现周期长、风险极高,过程中充满各种不确定的失败因素。

这种艰难的创新之路,让不少公司望而却步。

因此,很多公司并不热衷于技术,产品创新,反而更倾向于快速收割利润的模式。

你比如说他们在产品的起步阶段也许确实抱着创新的初衷,带来了一些突破性的改变,但随着项目推进,目标逐渐偏离了最初的设想。

最终,这些公司发现,在当前的商业环境下,坚持破坏性创新根本行不通,反而极易触碰现实的瓶颈和阻力。

于是,不得不走上“割韭菜”的道路——从技术创新转向流量变现,逐步形成了围绕用户“收割”的盈利模式。

即便起初并未打算这样做,但最终的结果,还是和其他竞争者一样,进入了你追我赶的“割韭菜”循环中。

短视频收割大脑意识

短视频平台可以说将“割韭菜”模式推到了新的高度,成为数字时代极具象征意义的存在。

在此之前,我们看到的外卖、网约车、网购这些平台,哪怕带着商业目的,至少还围绕着实体商品或服务展开,你点餐有饭吃、网购有货收、网约车提供出行便利。

这些都是通过实实在在的物质层面来“收割”用户。

但短视频的出现却把焦点转向了对人类精神层面的彻底收割——它收割的不再是物质,而是你的注意力、思想和意识。

他们意识到,其他的互联网公司对大多数普通人的物质层面的掠夺已经达到瓶颈,便开辟了更“高效”的领域:

用人们的时间和精神换取利润。

短视频平台的“创新”,并不是为了推动社会或科技进步,而是为了在精神上更彻底地控制用户。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它不断放大人性的弱点,放大人内心中的劣根性,引导用户沉浸在短暂的愉悦中,通过刷视频、打赏主播等方式,形成一种精神“依赖”,并在此过程中悄无声息地收割用户的每一分注意力和金钱。

这种创新,本质上是一种心智占领性创业,是用精神毒药式的内容牢牢抓住人们的心智。

尤其对尚未形成价值观的小孩来说是特别可怕的,长时间沉迷于短视频带来的即时满足,会对他们的思维、认知和价值观造成深远的影响。

这不仅不利于培养健康的世界观,甚至可能会导致未来知识水平的整体下降。

长此以往,这种坏的创新方式,带来的将是一种精神层面的不可逆损害。

写在最后

我们不妨再想一想,为什么不同的创业者会在思维上存在这么大的差异?

这种差异背后,其实体现了一种深层次的文化属性。

比如对于真正致力于创新的创业者而言,创业是一次向外的突破,是对未知领域的探索,带着改变、推动进步的理想。

而另一类创业者,虽然有利于,方便于我们日常的生活,但是另一方面却也从一开始便设计好了收割的蓝图,产品也好,平台也罢,本质上不过是为了从普通人手中掏钱的工具罢了。

至于用户的觉醒、意识的进步,对他们而言并无意义,只要能让用户乖乖付费,这个系统的目的就达到了。

这背后反映的是一种“对内收割”的文化属性。

很多互联网创业者的模式,实质上并非真正的创新,而是圈定一片“领地”,通过培养用户的依赖性,把消费者牢牢套在自己的规则里。

这种创业表面上是为了服务用户,实际上却是一种深层次的收割行为,追求的并非社会进步,而是对资源的“内部收割化”。

当然,这种文化属性无所谓高低,专注于“对内”或“对外”都是他们的选择。

但如果人类文明要实现真正的进步,仅依靠这种对内的占领式思维,是很难达成对思想的深度启迪和飞跃。

良心是个好东西,但在如今的语境之下,它的“价值”却越来越显得微不足道。

社会责任感在很多场合里也不值钱,尤其是在“镰刀割韭菜”的思维深植人心,甚至成了某种常态。

每个人都想成为那个挥刀者,而不在意自己的行为对他人甚至社会的影响。

这种现象,折射出一种扭曲的异象。

透过这种异象,我们能看到什么?

其实是对文明进步的一种背离,表面光鲜亮丽,实则只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13 阅读:2566
评论列表
  • 2024-11-09 08:29

    我只相信,很多失业的人,都是把心里邪恶的种子,压了又压。

  • 2024-11-10 21:07

    就差导火索了

  • 2024-11-09 07:16

    在中国人的心里都是一夜暴富……

  • 2024-11-09 07:52

    [点赞][点赞][点赞]

  • 2024-11-09 08:53

    文明社会必须有严格的法律保障,对违法犯罪分子必须严厉打击!坏人那都有,还是好人多。

  • 2024-11-10 14:20

    长篇大论、不知道在说啥?

胖胖说他不胖

简介:一个喜欢吃吃喝喝囤肉的大胖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