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反腐,不应该而且不可能仅仅是一场风波,更是一次深化医疗改革,重塑医生形象,修复医患关系的机遇。
8月以来最受关注的可能是医疗反腐。风暴来袭,全行业感知森森凉意。各类学术会议迟迟不开,很多医院都开始怂恿医生积极退赃,资本市场被波及.
还有忧虑之声。
8月10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孙宁玲教授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坚决拥护医疗反腐,但别打击一大片,“似乎医生们都失去了医疗道德,给患者开好药,用进口的设备进行检查和治疗是为了拿回扣,事事都在侵害群众利益。”“使得医疗行业人人自危,形成患者对医生不信任感增加。”
图/网
纷纷扰扰之中,社会当是在倾听这些看似“不中听”之声,或果决或谨慎,于时忧长。在医疗反腐中,自应除恶务尽的同时,还应注意不能一刀切地激化医患对立。
01
为什么是院长
近两日,两则院长贪腐消息屡遭征引。
首先是云南省普洱市人民医院前党委副书记兼院长杨文俊不顾其他领导的反对,用3520万元买了一台进口价1500万元医疗器械,杨文俊吃了1600万元回扣。
再如中山市坦洲人民医院前党总支书记兼院长罗勇接受患者红包和医药代表的回扣以及设备代理商的高额回扣等,涉案金额达2980余万元。据不完全统计,罗勇被抓后,今年1-5月,中山市坦洲人民医院人均医疗费用下降1400多元。
考虑到截至8月12日,全国已有176名院长被查,举一隅而三隅反,可知此一腐败之恶、反腐效果之显,触目惊心背后,就是“早该如此”。
▲杨文俊(图/网络)
然而综观这几位落马的院长书记们的行为,虽然他们贪腐的范围是医、是药、是装备,但是基本特征仍然是滥权。
为什么会这样?
一是在目前医院收支,分配体系下,院长,书记有较大决策权和自由裁量权。其中不少人自然还是顶天立地的专家教授,有可能参与到手术或者医学研究中去,只是角色定位与官员更为贴近。所犯罪行大多是职务侵占,权钱交易和利益输送,和普通滥权官员没有什么两样。
二是医院院长书记同时具有给单位弄钱的地位,这也加重了滥权的程度。当前我国公立医院走上了一条“以药养医”的“市场化”发展道路。公立医院政府投资约10%,90%的收益由医院自行创收,国家对医院投入经营与分配基本不关心。其中有相当大的比例属于院长书记。
笼统地说,每个院长书记出了事,都跟权力的监督不到位有关系。打掉一群院长,医护人员都很欢迎,从理论上讲情况会比较好。
02
为什么是医生
然而未必如此。
由于搞创收需要“以药养医”.医院对每个科室,每个医生都下了指标,开什么药,查什么病,医疗活动关系到创收的多少,关系到业绩的分配。但是分配的时候普通医护通常没有多少话语权。
武汉大学健康研究院孙菊副院长曾经指出,即使发达城市医院医务人员薪酬支出仅占支出总额的30%(国外占到了60%)左右,医务人员待遇水平一般偏低。
不但如此,由于医护人员直接和病患打交道,所以经常要受到最为直接的胁迫。
这被许多分析家所注意到,正是由于收入较低,医生们追逐药品、耗材回扣、红包等等灰色收入的现象频频出现。可现实一看,这几年红包形势好多了,留下的药品耗材回扣中,多数实际上还是归医院创收大池所有,是为了权力之手。
这么说并不是为了维护医生,只是掰开江湖这件事说出来。
而且就大环境而言,医生的知识技术和收入回报之间,是不相称的。
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到,一名医学大学生必须通过规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等)和住院医生阶段,一步步才能够晋升主治医生,副主任医师和主任医师,有医生说硕士规培是最底层的人,做着最烦琐的事情,也许每月到手的薪水才1600元。
中日友好医院和其他机构的作者2020年对《中国公立医院医生薪酬收入的现状与趋势分析》所做的一项研究表明,全国三级公立医院主要医生的实际年收入平均由2016年的9.57万元上升到2019年的12.22万元。2016~2019年的四年中,全国各大三级公立医院的医生的实际年收入虽然略有上升,但是整体上没有太大的变化。
▲研究论文《中国公立医院医生薪酬收入的现状与趋势分析》(图/《中国研究型医院》2020年第1期)
医学是实践科学,要不断操作才不至于手生,还要继续学习,追踪最新的技术。国内有医生发文称,“医务人员是最苦最累又最受气的一群人,工作量和风险比起外国同行而言只高不低,而薪水却远远低于后者。”
实际情况是,目前医疗反腐若不变革基层医生薪酬体系、不谋求破解政治、学术权力过度集中问题,非但难以改变医生境遇,而且恐怕难以真正增进普通民众福祉。
其实,已经有人说过通过这次反腐来“可能由于各项改革造成医生工作量拉升、用药品种缩窄、权限减少。”而这一切的成本归根到底都是老百姓的责任。
03
关键是制度
一场声势浩大的反腐行动一旦引起人们对“洪洞县人没有好东西”的看法,加重医患间的撕扯,无疑是非常麻烦的,是不符合人民群众意愿和该社会公共利益的。
作为知识浓度,实践技术“双高”人群,医护人员重要性不必多言,怎样既能根除脓疮,泼尽脏水,又能保留鲜活血肉,照顾好医生元气显然是目前亟待解决的课题。
它要求,既有破局又有立局,既要拔眼中钉、破解恶性个案,又要立足于长远、着眼于常态化的制度建设。
打破医疗机构“一把手”或者关键岗位权力过分集中,打破医药采购和设备引进暗箱操作;推动公立医院预决算公开、药品、医疗器械大范围集采、信息透明拓展。
应减少同业务量相联系的奖金所占比例,乃至取消此类奖金;改善医务人员基础薪酬待遇、彰显医术价值、让医师多点从业、让合格一线医药从业者从事药品研发和领取薪酬。对各种假学术名义下的利益输送行为应加以治理,同时对参加学术活动、药品推广交流活动等行为应加以明确规制,而非一刀切。
对涉及利益输送和贿赂的“医药代表”应依法予以查处,同时还应区别正常商业推销情况对设备,药品和耗材交易进行合理销售费用评估。
图片/图虫创意
制度迫使人们做坏事,制度又引导人们行善。其间关键是科学公平的决策和公共取向的利益。
话小例,网友表示,很多医院都是高干病房装修配套做得很好,但一般人都是一床难求。也有个别官员可能不需要住院治疗,但仍然占用公共资源,总之不需要花一分钱。这算“医疗腐败”吗?
不管怎么说,医疗反腐不应该而且不可能仅仅是一场风波,更是一次深化医疗改革,重塑医生形象和修复医患关系的机遇。
惟有解决好药品设备采购、医疗保险监管、公立医院补偿、医务人员薪酬待遇激励等一系列问题,从制度、机制层面上完善监督、服务、保障体系,才能把事情办好。
循着这一规律,使医院及医护人员都能有一份阳光而有尊严的收益,使医疗还医者仁心,还救死扶伤之本色与初心,才能真正惠及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