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里、亭、乡制度背后的统治逻辑

晓张说 2024-11-06 16:28:28

里亭乡制度源自于秦制,完善于两汉,是我国古代实行了上千年的基层行政制度,有意思的是,自古皇权的任命,到县一级就结束了,县令是皇权任命的地方最低一级行政长官。

那么县级以下的里、亭、乡又是怎样运行的呢?它对于两汉豪强政治又有哪些影响?

上一篇文章中,我们讲过,“里”是最基层的单位,设里长一名,也叫里正,里司,其实也没太多职权,主要工作就是往上边送人头、送钱粮。

里的上级是亭,但严格来说,亭并不是里的完全上级,确切的说,它只是里的上级机构中,专门负责治安以及协助乡和里完成清查户口、征收徭役的一个辅助机构。

十里一亭,设亭长,手底下有亭卒。

这里的是十里,大家不要误解,它其实是个长度单位,而不是上边的一个里(村庄),亭的最早出现是战国时期,设置在距离边境比较近的地方,用来传递敌情以及集结军队,抵御对方入侵所用。

理解为某军事意义的据点,也无可厚非。

秦汉的一里大约是415.8米,十里也就差不多八里地,也就是方圆十里左右设置一个亭,其密度跟今天的乡派出所是差不多的。

秦朝统一以后,边境线推进到外围,所以亭长的职责就变成了守护一方平安,负责据点周围的治安和警戒情况。

遇到战事或者徭役,上边县令摊牌下来各亭需要出的丁壮名额,里长在村里数好人头,各个里的壮丁就由亭长领着去目的地进发。

这点大家都太熟悉了,因为刘邦就是带着壮丁去咸阳服徭役的路上,跑路去砀山打游击的。

不仅如此,进入两汉以后,亭某种意义上还有驿站的味道,有些亭甚至设有馆舍,过路的官、吏、大户人家可以在天黑的时候投宿。

城市中的街道和城门也会设置亭长,东汉洛阳城,二十四条大街,每街一亭,十二门洞,每门一亭。

所以亭并非里的上级管辖机构,亭的功能,其实更像是现在的派出所兼官方驿站,而亭长就是派出所所长。

在亭之上,是乡。

十亭一乡,乡有三老、有秩、啬夫、游徼。

注意,古代的乡是没有乡长,而是各司其职。

这里边有四个称呼,其实是三个岗位,有秩和啬夫是大乡小乡的不同叫法,大乡设置有秩,小乡设置啬夫。

三老,也叫乡老,是负责乡中教化的,一般是年长的有德行的人来担任。《汉书·高帝纪上》:“举民年五十以上,有修行,能帅众为善,置以为三老,乡一人;择乡三老一人为县三老。”

按照刘邦的要求,三老必须年龄在五十岁以上,而且有文化水平,在村民中有威望。每乡设置一名乡老,县中的三老从各乡三老中推举一名。

教化什么呢?封建社会的“教化”,根本上来说,可以概括为两种,一个是宣扬君权,一个是宣扬儒学价值体系。

乡老的存在,就是告诉大家,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为啥不能做,应该怎么做,这种人一般都很有地位,掌握基层舆论话语权,算不上吃官家饭的人,但家产颇丰,图的是个影响力。

正因为如此,即便是已经明确表态要推翻暴秦的陈胜和吴广,在打下陈县以后,也不得不“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因为绕不过去,想要发动群众根本绕不过去这些基层大佬。

有意思的是,平时替封建王朝宣扬君威和礼教的乡老,却是没有啥政治立场的,谁占领,谁说话,我就听谁的。

正因为乡老由地方推举产生,由县中报备,本质上来说,只要他在地方的威望不受影响,那么不管谁做皇帝,都不影响乡老的地位,反倒是县令,因为其的权力来自于皇权的任命,所以在战争年代,反而要为自己的立场负责。

这个默契大家也都懂,所以一般改朝换代,都不会追究这些人的责任。

有秩,有点乡长的意味,负责收税、断案。看这个名字中的“秩”就能判断出来,这岗位是有俸禄的。秩百石。

游徼,负责乡中巡视缉捕盗贼,手里有点人,不多,但比单枪匹马的亭长要好很多了。

村里发生盗窃案件,一般都是亭长带着亭卒去处理,人手不够向乡一级的游徼请求协助,重大案件上报县里,由县中捕快处理。

乡、亭、里,其实严格来说,属于县以下的基层自治机构,在县令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基层工作,执行来自上级的任务。

其机构的人员任命,并非来自上级任命,县令是皇权任命的最后一级管理,而县以下的各级机构,都是通过地方推举来实现的。

那么问题来了,基层自我推举,朝廷就不怕基层失控吗?

自行推举,听起来还是挺不错,似乎人人都有推举的机会,但以农业为根基的封建社会,底层的贫富分化非常严重,富者不事田亩,而贫者连温饱都解决不了。

在几乎整个古代社会,经济地位和地方威望素来是相辅相成的,正是因为这些地方大户们解决了温饱问题,才有更多的时间去繁育后代、教育子弟、甚至考取功名,所以大户不仅是家产大,宗族势力以及文化水品都是当地标杆。

一如阿Q正传中的赵家和钱家。

西汉的匡衡,出身贫穷,岂止是买不起灯油,他连书都买不起,最后一边给人打工换借书,一边在家里凿隔壁墙去偷光。话说回来,这样的贫农,能有几个呢?

所以如果推举亭长或者乡中三老,你是推选一个饭都吃不饱的贫农,还是村中大户呢?

这是不言自明的道理,所以,在某个阶层掌握财富优势的前提下,推举,未必是一件好事。

大户们既然掌握地方的权力基础,反过来就会获得更多的威望和财富,而这种威望和财富会更加巩固大户们的地位。

察举制时代,大户中的一部分人,通过举荐走上仕途,带上家族跨越阶层,成为豪强或者世族,其家族在地方也会越来越强大。

但是这种机会很小,一是举荐人数少(一郡一年一名额),而是门第观念限制。

隋唐以后科举制开始推行,打开了底层通过读书进入仕途的大门,寒门因此有了更多的做官机会,但是大家要知道,这个寒门,原本是指门第比较低的世族,后来泛指小地主。普通人家,可能连个像样的门都没有。

不管怎么说,毕竟还是扩大了基层群众基础的,且不论寒门,还是没门,只要你真的能读出个功名,那至少也是阶层跨越了。

等这些寒门(或没门)子弟,告老还乡回到基层,又转变成了乡绅,尽管没有一官半职,但大小曾经做过官,所以乡中大小事务,都得去人家门口问个态度,才敢拿定注意。

话说回来,正是因为科举制给了底层更多人做官的机会,扩大了皇权的统治基础,才让隋唐以后的王朝变得更加稳固。

权力分享,是将皇权延伸到基层的不二法门。

0 阅读:52
评论列表
  • 2024-11-08 16:54

    县(1~2万人) ~ 乡(1~2千人) ~ 亭(200人~) ~ 里(2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