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大会堂吉林厅的“镇厅之宝”长白野山参王,是如何被发现的?

云霄纪史吖 2024-12-16 10:30:47

神秘长白山,挖参之旅开启

在那满神秘的长白山上,一直流传着各种关于挖参的传说。1981 年 7 月 30 日,参农王忠全、王忠华兄弟和巩立新,这三位经验丰富的挖参人,已经准备好踏上那片山林,去探寻珍贵的人参。他们的行囊里装着各种挖参工具,满心期待着能满载而归。

就在他们即将出发的时候,一个二十岁的毛头小子董德双冒了出来。这董德双可没什么挖参经验,而且原本三人的队伍要是加上他就变成四人了,这在当地挖参习俗里是不吉利的,因为都说组团挖参人数得是单数。王忠全他们一开始那是坚决不同意董德双跟着,可这董德双就像个小膏药似的,软磨硬泡,怎么都甩不掉。再加上他那“德双”的名字和“得双”谐音,好像带着那么点好运气的意思,毕竟那时候大家思想也比以前开放了些,最后就勉强同意让他加入了。就这样,这个不太寻常的四人挖参小队向着长白山深处进发了。

这四人在长白山里一待就是八天,这八天可不容易,每天在山林里穿梭,眼睛瞪得大大的,就盼着能发现一棵大参。可是这八天下来,收获的都是些小不点儿,根本没有那种能让人兴奋得跳起来的大货。大家心里都有点失落,但谁也不甘心就这么空手回去。到了第九天,他们依旧在那又潮湿又闷热的林子里苦苦寻找。突然,王忠全像是被什么定住了一样,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前方。原来,他发现了一棵人参植株,那可不得了,将近一米高,叶子大得快赶上雨伞了,在七月人参开花的季节,顶部还顶着个红红的花苞,就像一个戴着小红帽的精灵在草丛里躲猫猫。这可把整个团队都激动坏了,他们知道,可能大收获要来了。

就在他们兴奋得不行,准备动手挖参的时候,龚立新认出这是四匹叶。可就在这时候,长白山的天空电闪雷鸣,紧接着就下起了倾盆大雨。那雨下得,就跟天上的银河决堤了似的,瞬间就把他们的挖参计划给打乱了。这雨一直下到第二天才停,四人把湿漉漉的衣服稍微晾了晾,就赶紧接着挖。这棵参可不好挖啊,它的根就像一张巨大的蜘蛛网,千丝万缕、盘根错节地扎在土里。四个人小心翼翼地,你一锹我一铲,配合得那叫一个紧密,生怕把这宝贝参给挖坏了。经过好一番折腾,终于把这棵长白山野山参完整地挖了出来。这时候的他们,心里那叫一个美,就像中了大奖一样。

四人兴高采烈地用红布把这好不容易得来的参王包好,就往山下冲,直奔长白山当地的收购站。他们想着,这么大的参,肯定能卖个好价钱。可谁知道,到了收购站,工作人员看了一眼就直摇头,说这参长得像个菜疙瘩,根本不是人参,拒绝收购。这可把他们给急坏了,好不容易挖到的宝贝,难道就这么被否定了?就在他们一筹莫展的时候,突然想到了一个人——冷西存。这冷西存老家山东,1975 年跑到东北来谋生。

那时候东北山里野山参多,政府鼓励大家挖参搞养殖,他就跟着干,时间长了,对野山参可有研究了。冷西存一看这参,眼睛就亮了,他断定这是罕见的三胎四匹叶野山参。不过因为这参价格太高,又少见,当地收购站的人不敢收。没办法,冷西存就带着他们去了县供销社的收购站。县供销社的负责人刘燕那也是个有眼力见儿的,经过仔细鉴定,确定这是真的长白山老山参,最后以 1600 元的价格收购了。这 1600 元在当时可不得了啊,那时候普通人一个月工资才十几块或者三十几块钱,这简直就是一笔巨款。后来省政府还补给四人采参小队 300 元,冷西存因为鉴定有功,拿了 1200 元奖励。

这棵 285g 的野山参在长白山被挖出来的消息,就像长了翅膀一样,迅速传开了。省里的专家们都坐不住了,纷纷跑来鉴定。经过多次鉴定,确定这就是货真价实的长白山野山参后,这棵参就被送到了北京,最后成了人民大会堂吉林厅的镇厅之宝。这参王的故事还没完,在它被放在县供销社库房的时候,发生了一件特别奇怪的事儿。晚上值班的人发现,总有一群黄鼠狼围坐在这棵野山参周围,这种现象连着好几天都有。这事儿传出去后,成了大家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话题。

董德双打破习俗加入挖参小队,到在山林里苦苦寻觅后的意外发现,再到挖参时的恶劣天气阻碍,以及收购过程中的重重困难,最后成为镇厅之宝,每一个环节都紧紧相扣。这让我想到,生活有时候也是这样,充满了不确定性。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不符合常规的事情,但也许这就是命运给我们的一个小惊喜。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