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原副总参谋长何其宗中将回忆对越作战:我奉行领导靠前指挥
从警卫员到将军的戎马生涯
1979年2月,在对越自卫反击战的金坪战场上,时任11军93团副团长兼参谋长的何其宗正带领部队向1108高地发起进攻。面对敌741团64营的重兵把守,他凭借着多年的作战经验,采用"奇袭加强攻"的战术方案,带领突击部队悄无声息地靠近敌军前沿。为了避免暴露行踪,他甚至想出了用"吹气暗号"的独特方法来规避敌军的通信监听。这场战斗中,何其宗坚持"领导靠前指挥"的原则,在关键时刻亲临一线调度战局,最终仅用9分钟就拿下第一个高地,全歼守敌174人,创下了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最早突破并占领敌人阵地的战绩。这位从17岁就参军入伍的将军,究竟是如何在残酷的战场上,用智慧和勇气赢得这场关键战役的胜利?让我们走进他的故事,一起回顾那段峥嵘岁月。
长年征战铸就军旅传奇
1956年,四川成都体育学院的一名17岁少年告别校园,带着满腔热血走进了军营。这个年轻人就是何其宗,他被分配到了54军130师,开启了他传奇的军旅生涯。
在54军,何其宗遇到了两位改变他命运的军事长官。一位是军长、开国少将丁盛,另一位是师长董占林。新兵训练结束后,何其宗被选拔到师部警卫连,成为了董师长的警卫员。
1962年的中印边境形势骤然紧张,54军130师接到进军西藏的命令。10月21日,部队从雅安出发,开始了漫长的进军之路。在这段时间里,何其宗跟随董师长频繁往返于前沿阵地,勘察地形,研究战术。
董师长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指挥官,他带着何其宗实地考察每一处战略要地,详细分析地形特点,制定作战方案。在这个过程中,年轻的何其宗如饥似渴地学习着实战经验,为日后成为一名优秀的指挥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中印自卫反击战成为何其宗军旅生涯的重要转折点。这场战争让他真正领悟到实战与演习的巨大差异,明白了指挥员在战场上的职责和使命。战争结束后,他开始系统总结经验,思考如何在和平时期培养部队的实战能力。
董师长给何其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他"靠前指挥"的作战风格。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候,董师长会把指挥所设在离前沿不到500米的地方,这种做法极大地鼓舞了士气。何其宗将这种精神铭记于心,并在日后的军旅生涯中始终坚持这一原则。
在随后的军旅生涯中,何其宗逐步晋升,从基层军官到团级干部。这期间,他始终保持着对军事技能的钻研和对实战经验的积累。无论是在训练场上还是在作战室里,他都在不断探索更有效的训练方法和作战策略。
1979年,已经成为11军93团副团长兼参谋长的何其宗迎来了他军旅生涯中最重要的一战。这一年,中越边境战事紧张,何其宗临危受命,担负起重要的作战任务。
(文章结束)
兵贵神速智取金坪高地
1979年初春,11军93团接到了进攻金坪方向1108高地的作战任务。这个由越军741团64营把守的高地,不仅地形险要,还部署了13个重机枪阵地、两个60迫击炮阵地和一个82炮阵地。
何其宗接到任务后立即组织营连排干部开展地形侦查。连续多日,他带领部队骨干反复勘察地形,分析敌情,制定了一套独特的作战方案。
这套方案的核心是采用奇袭与强攻相结合的战术。何其宗决定集中主力从两个制高点突破,得手后立即展开包抄,对另外两个阵地形成合围之势。
师部最初对这个方案并不认可,提出了不同的作战计划。何其宗带领团部多次与师部进行沟通,详细阐述方案的可行性,最终获得了乔师长的支持。
为了确保突袭的效果,何其宗制定了一个精密的行军计划。他将一千多人的主力部队分成三段,采用独特的通信方式规避敌军监听。
具体做法是在预定路线的三个关键点设置暗号。部队到达第一个点位时,在步话机上轻轻吹一口气;到达第二个点位时吹两口气;到达第三个点位时吹三口气。
战斗准备阶段,何其宗特别重视部队的训练。他将全团排级以上干部集中起来,亲自指导战术动作和指挥协同。
2月17日凌晨,93团开始向预定位置挺进。经过近三个小时的潜行,突击部队悄无声息地通过了河段,来到了离敌军阵地仅30米的位置。
战斗在清晨6点55分突然打响。4连抢先开火,打了越军一个措手不及。经过仅仅9分钟的激战,93团就成功拿下了第一个高地。
虽然越军很快组织了反击,但93团早已对各种情况进行了充分预演。突击部队按照预定方案迅速展开,对其他高地形成了多向突破的态势。
这场战斗的胜利源于何其宗在作战筹划阶段的精心准备。他不仅正确选择了突破点,还根据地形特点制定了详细的战术方案。
战后统计显示,这场战斗共歼敌174人,俘虏20人,缴获了大量武器装备和军事文件。93团也因此成为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最早突破并占领敌人阵地的部队,受到了总部的通报嘉奖。
在整个金坪战役中,何其宗始终坚持靠前指挥的原则。他率领通讯员穿梭在各个作战单位之间,及时掌握战场态势,随机应变调整战术。
(文章结束)
指挥官亲临前沿破困局
战斗打响后不久,一个紧急战况报告传到了何其宗的指挥所。二营来电报告预备队已经全部投入战斗,部队陷入了进攻停滞的状态。
师长接到报告后立即下令何其宗前往二营一线查看情况。带着通讯员,何其宗火速赶往前线阵地,亲自勘察战场形势。
到达现场后,眼前的情况与电报中所说的大不相同。预备队并非全部投入战斗,而是被大量抽调去执行伤员转运任务。每转运一名伤员就要抽调四名战士,这导致了战斗力的严重分散。
面对这种局面,何其宗立即做出了一系列调整决策。他打破了原有的建制体系,重新调配人员,确保前线作战力量的集中统一。
为了解决指挥混乱的问题,何其宗果断任命六连长为前线总指挥。当时前线有三个连长同时在场,各自为战的局面严重影响了作战效率。
重组后的部队采取了更加合理的人员分配方案。何其宗将人员分成三个梯队:一线作战部队、预备队和伤员转运队,每个梯队都有明确的任务分工。
这种临机决断的指挥方式迅速扭转了战场局势。重整后的部队再次发起猛烈攻势,很快就突破了敌军的防线。
在战斗进入尾声阶段,何其宗又开始着手准备部队的后撤工作。他从其他战区的教训中吸取经验,制定了一套严密的撤退方案。
撤退时采用了交叉掩护的方式,部队梯次后撤,互相掩护。何其宗特别强调要与邻近部队保持密切联系,确保撤退过程的安全有序。
这种科学的撤退方案取得了显著效果。在长达15天的战斗结束后,93团实现了"不失一兵一卒,不掉一枪一弹"的完美撤退。
部队撤回国内后,军部专门派出汽车将93团送回驻地休整。这支在何其宗指挥下作战的部队,再次受到了上级的通报表扬。
何其宗在这场战役中展现出的指挥才能,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坚持"靠前指挥"的原则。他始终认为,只有亲临前线,才能准确把握战场态势,及时做出正确决策。
这种亲临一线的指挥作风,不仅帮助他赢得了战斗的胜利,也为他日后的军事生涯积累了宝贵的实战经验。从一名基层军官成长为军队高层指挥员,何其宗始终保持着这种务实的工作作风。
(文章结束)
建设强军铸剑卫我国防
1984年,何其宗以11军副军长的身份再次来到中越边境。这一次,他带领军作战组协助31师执行防御任务,一待就是四个月。
这段时期的边境形势与79年相比有了很大变化。何其宗指挥部队接替了14军的防御任务,在边境地区展开了一系列军事部署。
防御作战期间,何其宗继续发扬他"靠前指挥"的作战风格。他深入各个防御阵地,实地考察地形特点,针对性地调整防御部署。
1985年,何其宗被任命为副总参谋长,工作重心转向了武器装备研制生产领域。从战场指挥员到装备建设者,他为部队现代化建设开启了新的篇章。
在分管武器装备研制工作期间,何其宗大力推进自主创新。他坚持走自力更生的装备发展道路,同时积极推动军工技术与民用技术的融合发展。
改革开放为军队装备建设带来了新的机遇。何其宗抓住这个历史机遇,推动军工企业引进先进技术,提升装备研制水平。
回顾这段戎马生涯,何其宗深有感触地谈到了战争的残酷与艰苦。在79年的对越作战中,部队的备战伙食补助每人每天只有六毛钱,作战时也只增加到八毛。
当时的部队条件十分艰苦,烈士抚恤金仅有500元。许多战士在高强度的战斗压力下,不得不靠抽烟来缓解压力。
尽管条件艰苦,这场边境自卫反击战还是为部队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历练机会。通过实战检验,一大批优秀的中高层指挥员脱颖而出。
何其宗始终强调:"仗可以十年不打,但兵不可一日不练。"这句话体现了他对军队建设的深刻思考。即使在和平时期,部队也要始终保持高度的战备状态。
在装备发展方面,何其宗积极推动军民融合。他认为,只有把军工企业的技术优势与民用产业的市场活力结合起来,才能建立起强大的国防工业体系。
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为军队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何其宗对国防力量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他相信通过自主创新和改革开放,中国的国防实力必将不断增强。
何其宗的军旅生涯见证了中国军队从艰苦作战到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从17岁参军入伍的青年,到统筹全军装备建设的将领,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军人的使命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