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水浒传》生动描绘了108位性格鲜明的好汉,其中以“及时雨”宋江、“智多星”吴用、“豹子头”林冲等为代表,而鲁智深在这群英雄中独具耀眼之光。
鲁智深以“倒把垂杨柳”和“拳打镇关西”的英勇事迹广受称赞,然在书中,他的形象似乎被描绘成莽撞而缺乏头脑的角色,类似于李逵。
然而实际上,鲁智深虽然性格豪放,偶尔冲动,但他确实是一个富有智慧的人。与李逵相比,他胆大却心细,这是两者之间最显著的差异。
在征讨方腊之后,他率先意识到梁山的内部问题,认为不宜久留。尽管他以能够拯救一个就是一个的心态劝说兄弟们早日离开宋江,但只有6人真正理解并采纳了他的建议。
那么,为什么鲁智深会提出这样的建议呢?他与一直追随的宋江之间发生了什么矛盾?这六位听从他劝告的人又是谁呢?
“花和尚”原本是一位与尚无关的地方官,虽然官职不高,但日子过得逍遥自在。然而,他被迫流亡并遁入空门,原因是与一个自称“镇关西”的人有关。
鲁智深拥有强大的蛮力,曾在酒醉时生生拔出比人还粗的柳树。然而,他从未滥用自己的武力和官职来欺凌弱小,反而四处为正义而斗争,毫不畏惧。
有一天,他与新交的好友史进一起在酒楼用餐,正欢快地聊着,突然被一阵噪音打断了。鲁智深对服务员生气地表示,要求制止哭声,以免打扰其他客人。然而,尽管服务员多次劝解,哭声依然没有停下来。鲁智深愤怒地拍桌起身,准备找店家理论。
然而,这一拍桌引发了一对父女凄惨故事。女子因貌美被当地一名自称“镇关西”的屠夫强行夺娶为小妾。后来,屠夫的正妻不容忍她,将她赶出家门,女子只能流落街头。由于无法支付客栈的住宿费,又没有收到“镇关西”答应的彩礼,女子才如此伤心地哭泣。鲁智深对此感到愤怒,既是为了为这位弱女子讨公道,又因为这个屠夫竟然越过他自己自称的“镇关西”,觉得有必要教训他如何做人。
在气血上冲昏头脑的情况下,鲁智深放下了酒杯,不再与朋友作伴,径直走向那位屠夫。他来到郑屠的摊位,刻意找茬,一会儿要求纯瘦肉,一会儿要求纯肥肉,把郑屠弄得很烦。最终,他挥动拳头与肉沫混合,将郑屠一拳击飞。
鲁智深本意只是想给郑屠一个教训,然而在酒劲的作用下,他的动作变得毫不留情,仅用三拳就结束了郑屠的性命。这一战使鲁智深声名大噪,也让他失去了官职,只能舍弃一切前尘,逃离追捕。为了躲避朝廷的追捕,他索性剃光头发,成为和尚,江湖上的“花和尚”由此诞生。 尽管鲁智深痛恨邪恶,行事冲动,但他并非缺乏头脑。在他漫游江湖的经历中,这一点表露无遗。
在招揽劲敌方面,鲁智深有一套独到的方法。当他负责管理菜园时,总会有一群流氓来找他的麻烦,偷他的菜。他首先用武力制服对方,然后用良言相劝。
“我本不愿理会这些琐事,但长老让我来这个地方,我就来了。你们只是偷了几颗菜,我不会跟你们计较的。以后日子不好过了,随时可以来取点应急,我认你们做兄弟。”
他并没有单纯依靠武力威慑,反而放下了过去的恩怨,与一群流氓称兄道弟,瞬间赢得了人心。正是因为与这些人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他才能在后来高俅的阴谋中凭借他们的提前报信成功逃脱。
如果不是早前埋下的伏笔,被一场大火烧死在菜园子里可能会成为他的结局,那时也就没有后来继续行侠仗义的“花和尚”了。
正是由于具备这样的头脑,他才能成为一段时间的寨主,让手下众多好汉都心服口服跟随他。这样的他,能够看透宋江内心深处的复杂,这一点并不奇怪。
在梁山讨论“招安”问题争论不休时,鲁智深是坚定的反对者。他一生行侠仗义,对外部的虚名毫不在意,宋江等人眼中的“朝廷庇护”在他看来毫无分量。
他甚至一直认为,朝廷招安的行动只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明面上是为了与梁山好汉们化解矛盾,实际上是不想与他们交战,为双方留下一条退路。
这样一来,招安后命运完全掌握在朝廷手中,兄弟们再也没有过上好日子的可能性。
在辩论的过程中,鲁智深与宋江的矛盾越来越多,他逐渐认识到,宋江并不是一个值得兄弟们盲目追随的好领导。
他有私心,绝对的死心。兄弟们为他效命,而他却只为自己谋取私利。今天是服从招安,明天会不会出卖兄弟?跟随宋江,恐怕只会白白牺牲一条性命。
因此,他开始不时在兄弟们面前表达自己的担忧,认为宋江可能不是可靠之人。然而,在梁山上,对宋江马首是瞻的人太多,鲁智深的话并没有引起太多关注。
只有六个人理解了他的言辞,逐渐疏离了宋江,最终善终。这六人分别是武松、林冲、燕青、李俊、童威和童猛。
巧得善终的六位好汉
武松、林冲和鲁智深之间结下了深厚的交情。
武松在落草为寇时首次加入了鲁智深的寨子,成为了鲁智深的手下。而林冲更是因为鲁智深曾为他救过命,导致与高俅结怨,最终选择留在梁山。
这两位英雄在征讨方腊之后,醒悟到了鲁智深当初的警告:“不可深信宋江”的深刻含义,于是选择留在当地,远离宋江和朝廷的纷争。
林冲在与病魔抗争数月后匆匆离世,而武松则活到了八十多岁,寿终正寝。尽管一个死一个伤,但至少他们避开了后来的朝堂纷争,过上了清净的生活。
剩下的几位好汉,如李俊在回军途中与童氏兄弟商议,认为鲁智深当初的话别有深意:“宋江不可信,不如就此别过。朝廷的封赏没什么稀罕,我们何不继续快意江湖去?”于是,他们选择了回朝的借口,以病状脱身。
李俊诈称得了风疾,告别宋江,留下童家兄弟照看,待痊愈后再赶来。宋江急于回朝,未多加追问,匆匆安慰几句就离去。据说他们在水路上造了船,航向海外的小岛,过上了潇洒自在的生活。
最后一位燕青,一直喜欢浪迹天涯,朝廷的封赏对他来说只是束缚。在与养父卢俊义争论良久后,他最终选择挑着一点赏金,自己回归江湖。
燕青认为朝廷的声明对于他这样喜欢自由的人来说只是一种约束。经过征讨方腊的战役,他看清了养父与宋江的相似之处,两者都渴望正名,追逐金钱和权力,但这并非他所追求的。他只想过上逍遥快活的生活,以战场上的拼命还了宋卢两人的恩情,如今是时候解脱束缚,回归自己的生活了。
这几位好汉中,除了匆匆离世的林冲,其他人都有了美好的归宿。而当初揭示了宋江真实面目的鲁智深,又迎来了怎样的结局呢?
据说他在回军途中的一座寺庙中,听着寺庙外钱塘江的潮声,突然想起师父智真送给他的偈语:“逢夏而擒,遇腊而执,听潮而圆,见信而寂。”原来一切因果已逐渐应验,他们的队伍确实生擒了夏侯成和方腊,看来如今已经到了他自我圆寂的时候。他沐浴更衣,进行了此生最虔诚的一次诵读打坐,最终就地圆寂,归于正常状态。他的自由快活一生也在兄弟反目、朝堂厮杀之前,得到了自己期望中的善终。
而宋江在战场上失去一个又一个昔日的兄弟,抱着对朝廷的期望回朝,最终却遭受排挤,被一杯毒酒了却性命。想要靠朝廷,最终却为朝廷所误;想要别人艳羡人生,却遭遇众叛亲离。相比之下,及早醒悟的兄弟们过上了潇洒快活的生活,没有太多的悔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