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在我们的历史中也算是一个颇具传奇色彩的国家,本来只是一个被各诸侯欺凌、鄙夷的小王国,但最后还是以一己之力,统一天下。说起秦国的兴盛,改革也是很重要的一环,秦国改革很多人第一时间就会联想到改革的领导者商鞅。
如果把眼光再放远一些,就可以看出,商鞅之所以如此悲惨,与他在改革中冒犯了旧贵族有关。不但是惠文王和公子虔受到了处罚,就连秦国的很多老臣,也在这场改革中受到了极大的影响。为泄心头之愤,维护自身利益,很多大世家联合弹劾商鞅造反,导致他日后悲惨下场。
这还只是表象,如果再往深里想,那就更像是一场战争了。在商鞅的改革下,秦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民众的日子也好过了不少,就连以前被贵族垄断的土地也都被民众所掌握。所以,人们对他都很尊敬,很感激,很喜欢他。
在惠文王这种枭雄眼中,商鞅虽然是个难得的人才,但他的声势实在太过骇人听闻,很容易影响到自己的地位,让自己颜面尽失。惠文王身为一国之君,自然要得到所有人的尊敬和爱戴,他也怕商鞅的名声太大,会影响到秦国的统治。这也是为什么,他会选择除掉商鞅的原因。要知道,与民心所向的商鞅不同,秦惠文王钦点的张仪虽然也很有本事,但在民间并不受欢迎。或许就是因为张仪这种“低调”的性格,才让他在惠文王的统治下,始终深得信任。
说到底,这一切都是因为他自己的原因。首先,他提倡严厉的刑罚,并主张惩罚邪恶才是宣扬正义的最好方式,同时,刑罚也能威慑邪恶。因此,他最后的结局就是没有取消的绞刑架;其次,他对秦国的户籍管理制度进行了严格的控制,导致他在被追杀的时候,连一间客栈都找不到。
总之,商鞅最后落得如此悲惨的结局,是因为他得到了很多人的拥护,惠文王嫉妒了。商鞅的改革触及到了权贵们的利益,而他的严厉也给惠文王和他的老师带来了伤害。所以,商鞅的死从外表上看,似乎是与新君、宠臣、权贵结仇,才会被人所害。其实,商鞅的改革虽具有一定的进步性,但也有一定的限制,使其他在失去权势的情况下很容易被推翻。
好惨
秦惠文王嫉妒商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