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最年轻的军长,入伍三年从许世友的警卫员变成了他的直接领导

虞翻聊过去 2024-05-26 07:40:17

梨园口,一个极富诗情画意和甜蜜温馨的名称,它极易把人的思绪带到春风荡漾、梨花似雪的暖春和红烛高悬、置酒高歌的欢快中。但是,历史却往往冰冷无情,偏偏在这貌似温馨的地方,让红军将士洒下了无数的血泪!

梨园堡,三县交汇隘口,临泽西南门户。东挟滔滔黑河,西控肃南榆木,南接祁连峻峰,北枕响山丘峦。祁连山雪融冰消,涧水汇成河流,由西向东从梨园堡南流过。堡北乃祁连山余脉,当地俗称响山。峰峦中豁一窄口,四面环山,逼仄险峻,崎岖蜿蜒抵达临泽腹地,是进出祁连山必经之地。

高台失陷后,西路军为摆脱困境向西突围,决定从倪家营村附近的梨园口向祁连山转移。1937年3月12日凌晨,红西路军6000多人急行军到达梨园口时,马匪骑兵3个旅、步兵2个团近2万人跟踪而至;红9军和妇女独立团2营担任在梨园口掩护总部和大部队向祁连山内转移的任务。此战,是红军西路军最惨烈的战斗之一,战斗中,红9军政委陈海松、红25师政委杨朝礼、红9军政治部敌工部长黄思彦、73团团长孙汉言等先后壮烈牺牲;妇女独立团在战斗中也伤亡惨重。战后,撤退到祁连山深处的康隆寺(今属肃南县)的西路军全军仅剩3000余人。

梨园口战败,众多将领牺牲,尤其是红9军政委陈海松的牺牲,令众人痛惜不已。在后来为西路军牺牲将士举行的隆重的追悼会上,徐向前元帅说“陈海松是九军的核心首长,九军少不了他”;朱老总多年后也追忆:陈海松是四方面军最年轻有为的军级干部,可惜牺牲得太早了,如果他现在活着,一定能发挥更大的作用。现在除过资深军迷,并不为众人所熟知的陈海松到底有何过人之处,令朱老总对他赞赏有加?

说来陈海松还真不一般!在普通人印象中,林彪年轻有为,被许多误以为是红军中最年轻的军级干部,其实这个头衔还真与23岁当上军长林彪没啥关系,非陈海松莫属!

1914年2月13日,陈海松出生在湖北省大悟县李陈洼村,父母靠种地为生。1930年春,大悟县黄站镇李陈洼村建立了苏维埃政权,成立了儿童团,年仅16岁的陈海松担任了儿童团团长,开始投入了革命斗争。随后不久,他就瞒着家人,偷偷加入红军。

到部队不久,陈海松加入了青年团,1931年春由团转党。开始他是许世友的勤务兵,后任营传令班长、战斗连排长。中间因为肃反扩大化,陈海松受到错误批判,从事政治部宣传队长降为普通战士。

陈海松不但打仗勇敢,天资也非常聪颖,拥有超常的记忆力,可以说是过目不忘。给他的一些文件,看过一遍就基本记住了。同时他还注重学习,打仗之余经常抽空学习文化理论知识,研读一些军事书籍,潜心研读过《游击战争要诀》《军事知识研究》等军事理论文章,汲取各家之长,在作战指挥上形成自己的风格。

勇敢、有思想、能指挥,完全具备了一个出色的指挥员的基本素质,更难能可贵的是,他还非常平易近人,他经常到连队和战士们聊天,谈家常,有时还和战士们一起摔跤,比投手榴弹,战士们把他视为他们中的一员。陈海松关心战士。每当行军空隙,都要去连队,和战士们打成一片,对战士生活上、工作上遇到的困难,他都热心出谋划策、帮助解决。这样的首长哪个战士不喜欢?

尽管中间遭遇降职,但是因其出色的军事才能,1933年6月底,加入红军不到三年的陈海松就升任红25师政委,宣汉战役时,有指挥所部以小的代价取的了大的胜利,立下大功,提升为红9军政委。这时,他入伍时的老首长、著名的虎将许世友才担任红9军副军长兼 25师师长,变为自己昔日警卫员的直接下属。

有本事的人,舞台越大,他的表演就越出色!1935年1月31日,陈海松指挥第25师和红4军一个师,歼敌李炜如部三个团。接着挥师西指,强渡涪江,克中坝,与红27师一部会合,包围江油。四川军阀邓锡侯亲率18个团增援江油。陈海松率红27师打援,指挥得当,红军全线反击,俘敌3000余人,邓锡侯几乎被生擒.

1936年10月,陈海松奉命率部西渡黄河,征战在河西走廊。因为一系列原因,红军西路军遭遇到青马的残酷屠杀。梨园口战役,是这位青年军事家的绝唱。他指挥不足千人的红9军和妇女独立团2营,高举大刀和青马精锐骑兵肉搏。在激战中,陈海松带着只剩十几人的警卫排,钉在关键部位,拼死抗击敌人的疯狂进攻,直至身中8弹,壮烈牺牲。年仅23岁!

按照陈海松的能力,如果不牺牲,理应能够取得更大成就,为革命作出更大贡献,可惜英年早逝,使人扼腕叹息!

0 阅读:15

虞翻聊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