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孝孺为什么那么恨朱棣?因为他几十年布局被毁,朱允炆压不住他

心海微澜集 2025-03-20 11:58:43

【引言】方孝孺是明朝初期非常有分量的儒家学者之一,在中国历史上那可是相当重要。他不光是个大学问家,心里还装着满满的政治理想。但可惜,那时候,理想和权力总是冲突得很厉害。说到方孝孺,他和朱棣之间的那点事儿,那简直是政治斗争里的重头戏,俩人的矛盾大得能写成一出政治大戏。朱棣这家伙,靠着靖难之变这把双刃剑,坐上了皇帝的宝座,稳固了大明的江山,却也一脚踢翻了方孝孺几十年如一日为国付出的心血。那时候的方孝孺,简直是拼了命地效忠国家,全身心都扑在了上面。不过,朱棣的上台把他的政治计划全给打乱了,连同他死忠的主子建文帝朱允炆的那些美好想法,也都被埋进了土里。方孝孺为啥那么恨朱棣?是因为他辛苦经营了几十年的政治蓝图,一下子全泡汤了,还是说朱允炆没能把方孝孺这颗“理想小火苗”给压下去?这背后,全都是复杂的权力斗争和个人之间的恩怨情仇。

【方孝孺有自己的想法】聊起方孝孺,咱得先聊聊他这辈子追求的是啥。方孝孺这人,可不是那种光想着给自己捞好处的人。他的抱负,跟他那会儿的社会大环境息息相关。明朝刚开始那会儿,特别是建文帝当家的时候,社会上出了好多大问题,政治乱糟糟的,经济也不景气,腐败和不公平的事儿到处都是。看到这些烂摊子,方孝孺这个读书人,心里头那个责任感和社会理想就冒出来了。他下定决心,要搞一场从上到下的大改革。他提倡用“正道”来管理国家,就是说,得靠道德来治国。他觉得,要想国家长久稳定,就得先建个公平、公正、大家都能和睦相处的社会。

他主张要削弱权力过度集中的情况,推动政治环境变得干净清廉,还想通过一连串的政治变革来达成这个愿望。方孝孺的观念,不光是为了提升个人的品德修养,更重要的是,他想着怎么利用自己的学问和政治头脑,给国家的治理出一份力。那时候,建文帝搞的那些改革,跟方孝孺的想法真的挺合拍。建文帝改革的心思很明显,就是想削弱那些大权臣的力量,让中央集权更强,再搞一堆新办法,好让国家重回公平正直的道路上。方孝孺是改革的大力挺进者之一,在建文帝搞改革那会儿,他起了大作用。他不仅给建文帝出了不少治理国家的点子,还亲手参与了那些政策的琢磨和落实。

不过,就在改革和追求理想的道路上,方孝孺和朱棣最终分道扬镳。朱棣发起靖难之役,推翻了建文帝,国家的政治局面因此大变。这样一来,方孝孺的改革愿望就泡汤了。看着自己跟建文帝一起打拼出来的成果,一夜之间全没了,他怎么可能不生气、不怨恨?【朱棣篡位】朱棣能当上皇帝,可不是一下子就能办到的事。他花了很长时间才攒够了政治势力、兵马和人心,这才发起了靖难之役。而在这一路上,方孝孺始终是他最死硬的对手。早在靖难之役还没开打前,方孝孺就已经明确表态,坚决反对朱棣这么做。朱棣为了抢皇位,在背后搞了不少阴谋诡计。可方孝孺一直站得很稳,他坚定地认为建文帝才是真命天子,朱棣这么做就是抢位子,严重践踏了国家的道义和规矩。

靖难之战打响前,朱棣想尽办法想让方孝孺站到自己这边,但方孝孺就是不买账。朱棣跟方孝孺说,要是支持他,那就是帮国家稳住大局,往前发展。可方孝孺觉得,这种所谓的“稳住”根本不对劲,是建立在歪门邪道上的,根本没法给国家带来真正的安宁和昌盛。方孝孺死守自己的原则,权力诱惑他不动心,理想更是他绝不放弃的,结果他就成了朱棣前进路上的一块大石头。方孝孺不光是个大官,还是个特别有学问的人。也正因如此,他看待事情,不光是按照自己的政治口味来,更多时候,他是在为国家的以后打算。在他看来,建个理想的国家,得把道德和政治结合得刚刚好。可朱棣抢皇位这事儿,明显跟这理念不对付。

朱棣打赢那场大战,坐上皇位后,他心里明白得很,方孝孺这个人,绝对不能轻易饶了他。方孝孺不光是读书读得多,更是个难缠的政治上的对头。要是让方孝孺继续活下去,朱棣的皇位可就坐不稳了。为了保住自己的位置,朱棣对方孝孺下了狠手,手段残忍得很。【要折断这根“硬骨头”】从权力的角度看,朱棣对方孝孺下狠手,明显是为了他自己的政治好处。不过,要是从私人矛盾这方面说,朱棣对方孝孺的火气也挺大。在靖难之役还没打的时候,朱棣就老派人去劝方孝孺归顺他,但方孝孺就是不买账,死心塌地地站在建文帝那边。这事儿让朱棣觉得特别生气,脸上也挂不住。朱棣对方孝孺,不只是因为政治上的对立想要报复,他心里其实还憋着对方拒绝投降的那口恶气。这种被羞辱的感觉,让朱棣当上皇帝后,对方孝孺的态度变得更加凶狠。最后,他决定要把这个“顽固分子”彻底解决掉。他打算搞定方孝孺这个政治上的大麻烦,而且还想通过给方孝孺点“颜色”瞧瞧,来释放自己心里的不爽和难堪。

方孝孺被抓后,朱棣没急着杀他,而是用了特别狠的手段折磨他。据说,朱棣让人把方孝孺的嘴给割开,再用刀子从他脸蛋划到耳朵边上,想让他服软。但方孝孺硬气得很,就是不肯给朱棣写登基的文书。那时候,方孝孺亲眼看着自家的亲戚和弟子一个个悲惨地离去,可他心里头一点没动摇,还是坚守着自己的信念和忠心。在过去,方孝孺的牺牲被人们铭记为“硬骨头文人”的惨烈收尾。他虽然遭遇了不幸,但他那份执着和坚守,却成了后来者敬佩的对象。

方孝孺的能耐不光看他在文人堆里有多受尊敬,更重要的是他那股子为理想死磕到底的倔脾气。朱棣就算当上了皇上,心里也明白,方孝孺的学问和那一套政治想法,肯定会是他坐稳皇位路上的大绊脚石。方孝孺这人,骨头硬得很,他的忠心耿耿和那股执着劲儿,迟早得跟朱棣抢皇位这事儿对上。朱棣坐稳了皇位后,就动手收拾那些可能撼动他地位的人了。方孝孺,建文帝那时候的得力助手,自然而然就成了朱棣最提防的“对手”。朱棣觉得,方孝孺这事儿不光是个政治上的大麻烦,更是个道德上的大难题。为了把这隐患彻底除掉,朱棣下了狠手,结果方孝孺就落得了个很惨的下场。

15 阅读:10306
评论列表
  • 2025-03-21 13:22

    宋濂和方孝孺想制造傀儡皇帝,然后一个被朱元璋赶走,一个被朱棣弄死,可惜没有清理干净

    金丹老怪 回复:
    事实证明方孝孺是对的,明朝的皇帝太肆意妄为,在其位不思其责,百姓在他们眼中如草芥,天下终归是汉人的天下,不是他叫花子的家天下。
  • 2025-03-23 20:59

    腐儒鼓吹的明君,无为垂拱,任用贤能。啥意思呢?就是皇帝你留当个吉祥物,权利都给贤能之士。谁是贤能呢?腐儒:“我以及我认可的人!”

    vKIYOv 回复:
    比如对文人好的赵构,一个把北方汉人百姓送给金人的皇帝在他们眼里不就是明君吗?在他们眼里老百姓算人吗?
    vKIYOv 回复:
    在他们眼里对文人好的就是明君
  • PigOne 31
    2025-03-21 12:46

    一介腐儒误国

  • 2025-03-24 20:47

    士人阶级制造规则困住皇帝,方便自已,天下大乱把皇帝祭天,自己还是土皇帝,为祸一方

  • 2025-03-27 03:45

    一个靠举荐的棒槌 从井田制就看的出来 朱允文个棒槌都觉得不靠谱 南方世家打算架空皇权 费多大功夫才把朱允文推上去 结果靖难了 这心情能好的了吗 明朝这帮子世家真是无法无天 只要不合他心意的皇帝他就会事先物色一个人选潜移默化的影响他 然后在位的就挂了 顺理成章的把合他心意的推上去 一次两次就算了 结果次次都这样

  • 2025-03-22 01:48

    谈不上恨。就是腐儒喜欢建文帝好忽悠。朱棣一代天骄雄主他出不了头

  • 2025-03-23 16:31

    如果是人写的就建议小编去读下方孝孺有关的史料,一个连科举都考不上的恶心之人却靠伪装当了帝师,4年时间安排了800多人占据了六部各个中层岗位,然朱棣用连坐把这800人全杀了,朱棣不是不问清红皂白的人,如果这800人是有才的,他不会杀,所以呢

    心照不宣 回复:
    方孝儒想的是取消科举制,恢复以前举荐制,这种人是绝对该死的,而且死的一点都不冤,包括他举荐的门徒。[笑着哭]
    傻傻滴愚乐着 回复:
    是的,你说得对!方孝孺最大的政治报负就是所谓的“井田制”跟历史上臭名昭著的王莽一样全面复辟,开历史倒车的人都不会有好的下场。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他也算是“求仁得仁”了吧
  • 2025-03-24 22:17

    方孝孺这种腐儒只会让国家没有血性

  • 2025-03-26 09:54

    说到底还是为了一己之私,将自己的所谓理想、道德凌驾国家利益之上,以便更利于自己方便操纵整个国家。

  • 919191 11
    2025-03-24 18:48

    真让他掌权了,大明估计得提早进入文管集团掌权的老路会搞得比宋对外还不如

  • 2025-03-24 18:23

    朱棣能得天下,证明了得民心者得天下。

    重度嗜茶 回复:
    朱棣得民心?从哪里看出来的?
  • 2025-03-22 01:08

    宋濂怎么死的你都没搞清楚

  • 2025-03-31 22:55

    文官们好不容易把朱雄英。马皇后用天花搞死。让老朱发疯把淮左勋贵杀掉。又让从小洗脑的朱允文上位。再把老朱儿子的兵权收回。就又是士大夫与天子共天下了。

  • 2025-03-26 15:08

    朱棣是我的偶像,明成祖

  • 2025-03-31 23:52

    文官武将之争,淮西武将集团和江浙文官争斗,朱允炆拼命扶持文官集团,想光靠建文三傻守天下根本守不住,殊不知文治治不好又让蕃王活不下去,就有燕王的叛乱,而武将为了自身利益也想扶持另外的君主,自然出工不出力。多种因素综合建文倒了

  • 2025-03-22 16:38

    艹在满遗眼中,中国汉人就TM的没一个好人

  • 2025-03-21 12:23

    十族也算是名留青史了

  • 2025-03-23 23:28

    小娃娃的文章水平

  • 2025-03-28 14:54

    文无一著,武无一功,政无一绩,这种三无废物居然还有人吹捧?这废物就是典型的读死书读成傻缺的代表。

  • 2025-03-29 18:07

    方孝儒就是第一位被灭十族的愚蠢之人

  • 2025-03-27 13:15

    你这屁话说反了吧!

  • 2025-03-27 13:47

    朱棣成就了方孝孺的历史威名[呲牙笑]

  • 2025-03-27 09:34

    什么后期文章。小作文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