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赓是我党最有人格魅力的将军,他出身黄埔军校,当过救国校长蒋介石的命,是蒋最想招揽的人才。可他却对送上门的功名利禄䘵不为所动,反而跟着共产党革命一生。
就是这样一个传奇人物,私下却十分不拘小节,因为他与周总理从黄埔军校起,便一起为革命而并肩作战,私下的感情也十分深厚,与邓颖超同志也相处如家人一般。

周总理身边的警卫员们,对这位大将可算是印象深刻,一是经常找周总理汇报工作,劲头儿上来不管不顾,对周总理围追堵截,二是来周总理办公的西花厅如自己家一般。
一次,这位大将又来到西花厅找总理汇报工作,但周总理正与其他同志谈话,邓大姐也忙于自己的工作,陈赓只能自己坐在会客厅等待,等着等着,这位大将可坐不住了。
开始四处张望,翻翻捡捡,好像寻找什么东西。警卫员们面面相觑不知,还没见过谁敢翻周总理的东西,急忙去找邓大姐汇报。邓颖超听说是陈赓,立刻笑了起来。

连忙从自己办公桌边柜里拿了些什么,起身向陈赓所在的屋子走去,刚进门,便发现陈赓正拉开了总理的抽屉翻呢,便笑道,“嗨,翻什么呢,快看,在这儿呢!”
陈赓回头一看,邓大姐笑咪咪的看着他,手里还拿着牛奶和蛋糕,在建国初期,这可都是难得的好东西。陈赓大踏步的走来拿起蛋糕咬了一口,香得眼睛眯成一条缝。
边吃边笑,“还是小超了解我,我就想找点吃的,总理的工作太忙了,等得我都饿了!”周总理刚刚谈完工作,走了出来,正看到陈赓的吃相,不由得笑了起来。

嘱咐邓大姐去帮他请食堂给陈赓做些饭,“光吃点心怎么顶饱呢?还是得吃些正经饭菜。”邓大姐连连点头走出去张罗,陈赓也并不推辞,笑容里带着满满的幸福。
这可并不是陈赓同志第一次来周总理这里找吃的了,在他的心中,周总理夫妇就如自己的亲兄亲嫂一般,累了饿了随时可以跑来,这里永远都会如家人一般待他。
1955年的授衔仪式上,陈赓被授大将衔,多年为党征战,立下了赫赫战功,大将衔于他是实至名归。授衔仪式结束后,陈赓却第一时间直奔西花厅而去。

周总理与邓大姐正在谈工作,这边陈赓便随随便便的进来,边走边嚷饿,要邓大姐拿点心出来,弄得周总理哭笑不得。堂堂一国大将,竟然如小孩子一般来找吃的。
而在周总理的心中,陈赓的地位也非同一般,陈赓救过了可不止蒋介石一个人,在红军长征时,周总理也曾经因陈赓而捡回了一条命,那还是在红军过草地的时候。
当时的队伍处境十分艰难,前有军阀拦路,后有国民党追兵,粮食补给都非常稀缺,因为营养不良加上劳累过度,周总理在路上病倒了,高烧不退,昏迷不醒。

陈赓当时跟在毛主席的身边,收到消息时,总理已经高烧了五天了,他心急如焚,忙向毛主席请示后,跑到周总理身边守着。还带人做了一副担架抬着总理赶路。
总理已经昏迷,队伍里别说药物,连降温的布都没有,陈赓撕下了自己的袖子,却找不到凉的东西,急的团团转。忽然,他抬头看去,竟然在草地的尽头看到座小山。
“我们走到山那儿去,刚刚开春,山顶上也许会有些积雪,可以给总理降温”大家眼睛都亮了,忙抬起担架向小山奔去。陈赓在小山顶里里外外的寻了个遍。

终于在一块大石头背阴的角落找到了一点点残雪,陈赓小心的将雪握在手心,往总理的额头和手心敷着,反反复复不停歇,直忙了一夜,周总理高烧终于退了下来。
周总理睁开眼睛,第一眼便看到因激动而哭得鼻涕眼泪混一脸的陈赓,陈赓便一直抬着周总理的担架,一直到总理康复的那一天。这患难与共的真情,让周总理一生难忘。
新中国成立后,陈赓大将的工作任务更加艰巨,他奉命赴越协助越南抗击法国殖民者的侵略,中越携手打击侵略者,在他的培训协助下,越军如虎添翼,连连大捷。

而毛主席此时已经有了更长远的计划,他想建立一所属于新中国最先进的军事学院,为国家培养最优秀、最强悍的军事人才。能办这件事最合适的人选,无疑是陈赓。
为国育材,这是无比光荣而神圣的事情,陈赓大将感到肩上沉甸甸的,办学校最重要的便是要有名师,可是当时的新中国,军事方面多得是实战人才,理论上却是空缺。
为了寻找优秀的军事领域的人才,陈赓几乎翻遍了新中国的每一个地区,甚至找到了监狱。这个人便是原国民党起义的军官沈毅,法国里昂大学弹道学的高材生。

解放后,沈毅担任了国家民航局财务处长一职,却没有抵抗住贪婪的腐蚀,因为贪污了巨额公款而锒铛入狱,他的罪孽深重无可挽回,已经确定被判处死刑。
关键时刻,陈赓同志找到了毛主席,请求留沈毅一命,让他去新成立的哈工大讲学,用他所学的弹道学知识来戴罪立功,毛主席听完了陈赓的想法,觉得有道理。
便让他去找周总理汇报,周总理若能签字,便可以让法院枪下留人。时间紧迫,陈赓急忙往西花厅,谁知西花厅内来了重要的客人,周总理正陪着客人们谈话。

陈赓同志急得满头大汗,也只能在外边等待,好容易周总理半途去洗手间,陈赓同志一咬牙便冲进洗手间堵人。总理看到陈赓进洗手间找他愣住了,不由得又气又笑。
“陈赓呀陈赓,你堵我竟然堵到厕所来了,你呀你!”陈赓笑嘻嘻的将文件捧到总理面前,“十万火急呀总理,枪下留人吧,这人不死能造福后代呀!”
总理最终也同意了陈赓的请求,让沈毅到哈工大去戴罪立功,陈赓就这样发扬了攻艰克难的革命精神,才创建了中国第一所军事院校,培养出新中国无数的军事人才。

如今的中国,军事力量强大、国际威望显著,这其中都是陈赓大将的心血,是他夯实了军事理论的基础,为新中国建造出最强韧的钢铁长城。
参考文献:
出处:新湖南 • 湖湘名人,时间:2017-05-23 09:46:15,标题 :《陈赓一生鲜为人知的“三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