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年军旅生涯,31年是正军级。有人说他浪费了10个将军的晋升机会

含含的过去 2025-03-24 21:30:52

任晨,在51年的军旅生涯中,有31年是正军级。抗战时期,他的右腿四次负伤,从没有离开战场。新中国成立后,他扎根新疆,带领部队开矿垦荒。虽然“错过”了10次晋升将军的机会,但他岿然不动,默默无闻地耕耘国防事业。

任晨,1916年3月在河南出生。1937年6月参加革命,同年入党。1955年被授予上校军衔,曾获八一奖章、三级独立自由勋章等荣誉。1988年4月离休,2008年11月13日在乌鲁木齐逝世,享年92岁。任晨21岁投身抗日,生命中更多时间都在守护边疆,他有“新疆老兵”、“儒将”的美名。

动荡年代,在抗日与齐家的选择上,他选择了抗日。6岁开蒙时,私塾先生就给他讲了男儿的高远志向。突然,日军的炮声打破了他和母亲的宁静生活。

任晨就读的学校,有共产党的地下组织和地下党员。在地下党的教育引导下,他参加了学生抗日爱国活动,成为地下党组织重点培养的骨干。

1936年,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转折年,也是任晨人生道路上的转折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抗日的新局面正在形成。这时的任晨,已是阌乡县音乐课与美术课的教师。可他很清楚:“不能老拿着教鞭在学校里喊口号,而应当拿起刀枪在战场上杀日寇”。

报国心切的任晨,辞去教师工作,开始做好上前线的各种准备。可他要顺利踏上抗日道路并不容易。因为任晨是任家的独苗,母亲24岁守寡,他成为母亲养老送终的唯一依托。母亲能舍得让他上战场吗?况且他还有通情达理的媳妇和一岁半的女儿。

现在自己投身抗日,生死难卜,媳妇和女儿怎么办?此外,任晨家境相对殷实,他想疏财济贫,但又如何实施?这些成为他日夜焦虑的难题。

1937年6月初,任晨明白,犹豫不决必然坐失良机。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母亲和媳妇,恳请母亲疏财行义,恳请媳妇改门另嫁。母亲和媳妇听后哭晕过去。

安顿好家人后,任晨进入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军政干部训练班,接受奔赴抗日战场前的训练。不幸的是,他在训练中受伤了。

在征战与养伤的选择上,他选择了征战。1937年9月中旬,任晨被派往前线,在牺盟雁北工委和牺盟雁北抗日游击司令部工作。战争用流血牺牲考验任晨,他以血肉之躯回应战争。任晨的骨头很硬,一条腿四次负伤。四次负伤都没有让他从行军打仗的行列中消失。

两次大腿贯穿伤虽然失血很多,但他最终没有在战场上倒下。40年后的任晨将军说:“一个人如果把生死置之度外,真能做出连自己都想不到的事情。”

他讲述了在359旅广为流传的“刮骨疗毒”的故事。1939年5月31日的上下细腰涧战斗中,任晨右大腿被日军子弹击中,又被石片嵌入右腿。他被紧急抬到战地救护所动手术时,听到只剩下一支麻药,断然谢绝医生的劝说,坚持不用麻药,只要求给自己嘴里塞一块毛巾。

医生从他右大腿的肌肉里,深深浅浅地抠出了56块石头碎片。手术结束时,护士从任晨嘴里掏出来的毛巾,已经咬成了被血湿透的棉泥团。可他却用“谢谢各位男女华佗”的玩笑话,化解了医护人员的担心。

缺医少药,加上天气炎热,部队还要行军打仗,任晨腿伤恢复得并不顺利。领导考虑任晨重伤未愈,劝他在当地老百姓家里安心养伤。

任晨是个倔脾气,他说:“要回延安了,你们想把我撇下?我要怕死,就不来打日本!我要养伤,就不来大部队!别说我还能架着拐杖走,就是爬,我也要爬到绥德去;爬不回去,我让自己脑袋开花,决不连累部队!”

他说服了领导,经过28天的磨难,两千多里的跋涉,当夜幕中的绥德城轮廓出现在眼前时,任晨的伤腿像扎进了一把锥子,他一下子痛倒了。任晨右腿第二次受伤发生在南泥湾大生产期间。因右腿使不上劲,夜里爬坡查哨时从悬崖上掉下去,右腿再次受伤。

后来虽然有朱总司令的亲自关心,在野战医院取出了碎骨,但走路时仍然一瘸一拐。“任拐子”的绰号不胫而走。已经是副营长的任晨,见自己既不能垦荒种地,又不能参加训练,便主动请缨,到延长县开办生产合作社赚钱,为团里解决经费短缺的问题。

不到半年时间,600元起家的合作社,居然净赚了二十多万元,好几个单位请任晨给他们传授生意经。任晨右腿的功能也逐渐恢复,但快步走路仍然瘸瘸拐拐。

1944年10月,中央命令359旅撤出南泥湾,挑选精兵强将,组成南下支队第一梯队,由王震、王首道统领,远征湘粤桂边,开辟五岭抗日根据地。任晨文武兼备,有勇有谋。当他得知部队要南下,而自己却还有生产的生意时,内心十分焦急。

王震考虑到任晨腿伤未愈,让他慎重考虑去留。任晨毫不犹豫地表示要随军南下。

南下支队自1944年11月9日从延安出发,至1946年9月2日返回陕甘宁边区,历时663天,转战八省。任晨在战斗中英勇无畏,端着轻机枪,冲在队伍最前头,带领战士炸毁敌碉堡,为大部队突出重围杀出一条血路,王震赞他为“拼命三郎”。

可敌人似乎对任晨的右腿格外“关注”,不管是日本鬼子还是蒋介石的兵,都拿他的右腿当靶子。1946年8月20日,南下支队北返到陕西时,再次遭到胡宗南部队的包围。任晨带领仅有22人的719团二连掩护主力部队突围,自己却被机枪子弹打中右大腿,伤势严重,走路需架拐杖。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10月18日,359旅整编的步兵第五师指战员西出酒泉,开进新疆。任晨被任命为步兵第四师副参谋长,负责先遣团开进阿克苏的任务。

在新疆,任晨的工作岗位多次变动,但他始终兢兢业业。他为部队的生产建设倾注心血,带领部队开矿做工、垦荒种田,使五师的农副业生产连年跃升。1953年初,他带领部队修渠垦荒,将荒原变为绿洲。

1955年2月,任晨被调往南京军事学院学习,毕业后谢绝留校,毅然选择回到新疆。1957年8月,他被破格重用,由正师职晋升为正军职,担任新疆军区副参谋长。

虽然当时将衔待授,但已跨进名副其实的将军行列。就是在这个岗位上,任晨历经51个春夏秋冬,捧着战士的忠心与赤胆,应对一次接一次不同寻常的挑战,经受一次接一次突如其来的考验。

他深入研究中俄历次不平等条约,实地勘察中苏边境,为新疆的边境安全、边防设施和相关政策建言献策,其成果融入了戍边历史。

后来他遭受了不公平待遇。可即便在隔离审查期间,仍有干部为他传递消息,战士为他请医送药,领导为他奔走呼吁。1972年解除隔离后,任晨虽无工作,但仍关注社会稳定、边防斗争与战备工作,建言献策,甚至犯颜直谏。

任晨的一生,从战火中走来,在垦荒中前行,他用坚定的信念与不懈的努力,为国家的建设与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全部力量。

文献来源:

2015年9月 来源:屈全绳《西陲将星》

0 阅读: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