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场鲜为人知的绝密抓捕行动。表面上没有耗费一兵一卒,但暗地里的交锋却是惊心动魄——1971年,主席密令许世友急调两个师入沪,抓捕上海市空军政委王维国……

1
1971年,78岁高龄的毛主席为了加强政治动员,确保中央的政治路线得到贯彻执行,决定亲自“南巡”,以了解国家情况、处理一些他认为重要的事情。
8月15日,毛主席乘坐一号专列从北京出发,途经武汉、长沙、南昌、杭州和上海等地,每到一地都直接找党政要员谈话,向他们传达中央的指示精神,以此加强中央与地方的联系。
另外,通过“南巡”,也可以了解地方政治、经济和社会状况,以及各级领导的工作表现。这些,都对中国当时的政治局势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党的九届二中全会后,随着“批陈整风”运动的进展,毛主席明显察觉到,林彪集团似乎在背着他搞什么阴谋。所以他要在“南巡”过程中,提早和各地负责人打好招呼,以防有什么突发事件发生。
主席说:“陈伯达周游华北,到处游说。我要学他的办法,打草惊蛇,到南方去游说各路诸侯,打打预防针。”
因为此时毛主席与林彪之间的矛盾已经转入公开化,林彪一伙似乎在蠢蠢欲动。为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主席在与各大军区及沿途各省市负责人谈话时,表明了自己的态度,特意点名批评林彪的做法,甚至把他跟陈独秀、王明、张国焘、高岗等人并列。
尽管主席知道在这些谈话的人中,不乏林彪的亲信,但他仍直言不讳:“林彪所犯的错误,全军的高级干部还不知道。他应当做检讨,我已经向政治局建议。他有两难:一是分裂我们党难;二是回头难。”
主席还说:“要反对夫人专政。我一向不赞成自己的老婆党自己工作党委的办公室主任。”
这样说明显是指林彪的老婆叶群。
“还有,二十几岁的人捧为‘超级天才’,这有什么好处?”主席又不指名道姓地提到了林立果。

林立果是林彪与叶群所生的儿子,小名“老虎”。林彪一度对儿子寄予厚望,曾不余遗力地推荐任用。
林彪早就看上了“空军”这支装备现代化的新军种,认为空军机动能力强,更加容易得到全国政权,因此极力把儿子塞进空军中。
这些苗头都引起了主席的注意,隐约察觉这背后 有人在酝酿一场大的阴谋。
为了掌控空军,林彪还亲自写信给空军司令部的领导,提出要让“老虎单独行动,以便锻炼他的独立工作能力。”在林彪的授意下,吴法宪以空军司令员和政治委员的名义,任命林立果为空军司令部办公室副主任兼任作战部副部长(副师级)。
也就是说,吴法宪未经中央军委批准,就私自把空军指挥权和调动权给了林立果。
当然,这一切都是看林彪的面子,要知道此时的林立果才不过24岁,入伍还不到3年。
后来有人吹捧林立果为“全才、帅才、超群之才”,是“第三代接班人”,并把林立果的报告印刷7万多册,广为散发。这才有了主席所说将“二十几岁就被捧为超级天才”的由来。
一时间,林立果风光无两。还有人说,“林立果”三个字念出来就是“另立国”。这一说法自然也让一向关心名字、爱给人改名字的毛主席注意到了。
林彪在遵义会议红军初战失利时,曾给中央写信,建议由彭德怀接替毛泽东的军事指挥权,遭到毛主席的严厉批评,因此心怀不满。
后来在庐山会议后,彭德怀挨整,林彪认为时机成熟,于是杀向前台。不仅接替了彭德怀担任国防部长,还担任了中央军委副主席并主持军委日常工作。同时他勾结陈伯达、江青等人,排斥异己,迫害老干部,并把自己的亲信和走卒安插仅军队要害部门。

2
1971年9月3日,主席由南昌乘坐火车到达杭州,此时他已闯进“龙潭虎穴”。
因为杭州的警卫大权掌握在林彪的死党陈励耘手里。陈是空五军政治委员,时任浙江省革委会副主任,分管公安系统。
毛主席到达杭州后,陈励耘前去探望。由于他心怀鬼胎,在与主席谈话时不是说假话就是避而不答,因此很让主席反感。于是主席厉声喝问他:“陈励耘,你同吴法宪关系如何?吴法宪上庐山搞串联,你们想干什么?”
陈励耘哑然失色,十分尴尬,片刻后才顾左右而言他,举止十分失措。但他回来后依旧不忘给林彪打报告,向林彪报告了主席和他的谈话内容。
得知消息的林彪、叶群一伙大惊失色,惶恐异常。他们认为,是时候该与毛主席摊牌了,于是他们在继续监视打探主席的行踪动向和谈话内容的同时,也暗中加快了政变步伐。
9月8日,林彪下达了杀害毛泽东的手令。
1971年9月10日傍晚,主席的专列抵达上海,停靠在虹桥机场附近的吴家花园。林彪等人估计毛主席要在上海停留几天,认为动手时机到了,于是秘密联络空四军第一政委王维国,让他依计行事。
哪知主席观察到了王维国的细微动作,知道他心怀叵测,于是没有下火车,也没有去已经准备好的住所,而是立即返京,并通知许世友即可赶来。
其实许世友将军为了保护主席的安全,早在列车上安排了大量的警卫人员。按理说这样的阵容是不会出现什么差错的,只是没想到他们中间竟然藏着王维国这个叛徒。
还好王维国表情细微的差异被主席及时察觉,因此在列车到达上海不久,主席果断决定:立刻启程回京!
这样做的结果就是着实打了林彪集团一个措手不及,让他们原定的刺杀计划就此泡汤。
得知主席返京消息的许世友将军急得团团转,他知道以主席的性格,若不是出现什么意外,是不可能提前回京的。
很快,主席安全回京的消息就传到许将军耳中,这让他心里悬着的大石稳稳落地。
可还没等他稍微缓一口气,就收到了一封中央的紧急电报。电报中要求许世友将军即刻进京,并专门叮嘱他要乘坐火车,且不能让任何人知晓。
许将军看过之后脸色大变,他知道主席这趟上海之行绝对发生了什么,才会如此紧急联系他。于是他一刻也不敢耽搁,火急火燎的坐上了北上的火车。
沿途的南巡谈话中,针对林彪等人的种种阴谋活动,毛主席多次强调“要搞马克思主义,不要搞修正主义;要团结,不要分裂;要光明正大,不要搞阴谋诡计”的三项基本原则。
另外主席还批评了林彪主持军委工作以来提出的一些口号和做法,如“一好带三好”、做思想工作要“雷厉风行”、轻视军事训练、“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代表大会”等,批评了林彪让自己的妻子做自己的办公室主任,批评了对林立果的狂热吹捧。
毛泽东这些讲话,是九届二中全会后对林彪集团提出的最为严厉的批评,表明他已不再信任林彪,并已下决心要解决林彪的问题。
本来主席南巡,是为了更好地解决了党内的分歧、统一思想,加强了党中央领导地位。可在那个动荡的年代,政治风云变幻莫测。这次南巡视察,就成为了一场政治斗争的导火索。

3
在列车抵达上海后,主席的直觉告诉他,形势可能比他们预想的更为严峻。他知道,任何犹豫和迟疑都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因此,主席果断作出决定:立刻启程回京,避免在上海停留可能带来的风险,同时紧急召见许世友将军。
毛主席的专列于9月11日中午12点半离开上海。列车呼啸北上,到南京仅停留15分钟;到蚌埠停车5分钟;到济南停车50分钟。
同时,通知北京军区司令员李德生、中共北京市委第一书记吴德、北京军区第二政治委员纪登奎、北京卫戍区司令员吴忠到丰台站候车。
毛主席的不辞而别令上海的王维国大为惊恐,他马上打电话报告给北京的林立果:“毛泽东只在上海停了一天,现在已经过了上海。”
林立果听后犹如五雷轰顶,痛哭流涕道:“完了,全完了,王维国没有完成任务,我怎么跟首长交代呀!他可是把性命都交给我了呀!”
他口中的“首长”自然是指林彪。
此时林立果手下的一个叫周宇驰的人歇斯底里地说:“现在难过也没有用,我还有一个办法,等到国庆节那天,你让首长(林彪)托病不去,我驾驶直升机,直接去撞天安门!”然后他环视四周,问:“直升机要两个人,你们谁敢跟我去?”
良久都没有人答话,等了好一阵,于新野说:“我可以去。”
一旁的李伟信、刘沛丰分别表示也可以去,他们也不愿错过这次表忠心的机会。
只有林立果假作痛惜地说:“不行,这样不行,我不允许这样做。”
再说主席专列离沪一直北上的消息也传到了北戴河莲花石别墅,叶群和林彪也大为震惊,认为错过了机会意味着大势已去,二人抱头痛哭。
9月12日黄昏时分,毛主席的专列安全驶进北京车站,回到中南海。

4
这晚许世友将军见到了毛主席,没有人知道他们二人说了什么。只知道许将军回到南京的第一件事,就是给南京军区副司令肖永银打了个电话。
见面后许将军向肖永明交代了主席布置的任务细节,并让他即刻调走两个师秘密潜入上海,抓捕上海市的空军政委王维国。
王维国,1918年出生,1938年入伍、入党,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也曾立下汗马功劳。
1969年3月,王维国任空军第四军第一政委,曾担任中共第九届中央候补委员。
谁能想到,就是这样一个开国元勋,却积极参与了一起反革命活动……
果然,肖永银听到王维国的名字之后满脸惊讶。他怎么也想不到,这样一个深得主席信任的人居然也会叛变?但同时王维国身份也让他倍感棘手,作为空军政委,王维国在上海可以说是手眼通天,稍微有一点风吹草动便容易打草惊蛇。
许世友和肖永银经过一番商讨后,肖永银决定只带五个人前往上海。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对方的防卫,同时也可以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冲突,避免连续受伤。而其余人则听从许将军的安排,封锁从上海逃往南京、杭州和苏州的必经路线。
这三个地方都距离上海很近,而且都是王维国有可能逃往的地方。
在一切都安排妥当之后,肖永银便坐上了去往上海的火车,开启了这场隐秘的抓捕行动。
火车到达上海后,上海警备区司令员已经在站点等候多时,他们也接到了来自北京的命令,要求配合肖永银的工作,但是关于具体的内容则一概不知。
肖永银当即下令让他们封锁上海机场,彻底堵死了王维国的退路。但考虑到王维国的谨慎程度,肖永银决定给周总理打个电话,希望周总理帮忙让上海革委会副主任出面配合此次行动。
周总理听到后很快答应了这个请求。

肖永银之所以会选择上海革委会副主任,是因为这个副主任平时和王维国的关系还不错,肖永银打算在他的配合下上演一波引蛇出洞,并在锦江饭店周围布下了天罗地网。可以说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5
1971年,原计划去上海视察的毛主席突然启程回京,紧接着许世友将军就收到了一份紧急电报。看到电报内容后,许世友将军脸色大变,赶忙连夜进京。在那一夜里,南京军区两个师的兵力被秘密调动,而这一切仅仅只为抓捕一个人……
行动当天,在肖永银的授意下,上海革委会副主任找到王维国,对其说有一份中央机密文件,需要他看一眼,让他来锦江饭店一叙。
由于两人平时关系不错,王维国也没多想,很快就答应下来。但他生性谨慎,出发前按惯例派人先去打探。得知锦江饭店附近人流繁多,没有任何的可疑情况之后,这才带了四名警卫前往。而且为防万一,王维国还带了手枪。
在到达锦江饭店后,王维国看到一楼宾客爆满,吵吵嚷嚷,一点异样也没有,于是放心地往二楼包间走去。
可在打开包间房门的一瞬间,王维国脑袋一阵眩晕。哪里有什么革委会的副主任,等待他的是稳坐当中的肖永银,还有十几个荷枪实弹的战士。
就在王维国进门的一瞬间,肖永银一声令下,战士们迅速将王维国制服拷住,并带上黑色头套。随后一行人很快从饭店后门离开了,这场有惊无险的抓捕行动就此宣告结束。
那么这个王维国到底做了什么事,才引起主席的警觉呢?
时间还要回到9月10号,在主席的专列上,主席要求面见王维国等人。
王维国是林彪反革命集团的骨干成员,在这之前他接到林彪的密电,要他策划一次刺杀行动。正好主席召见,他觉得这是个机会,便偷偷将两把手枪别在了腰间。
可进了车厢他才发现,情况与他设想的大相径庭,主席车厢门口不但有警卫守着,而且每一个面见主席的人都要清身。再加上车厢位置狭窄,可以说是进无通道,退无出路。
王维国看着离他仅几米远的警卫,心里暗道不妙:如果实施刺杀,有可能自己枪都还没掏出来,就会被制服。因此他一直在摸腰间的手枪,找寻着出手的时机。
上海秋天凉爽,微风拂面,但做贼心虚的王维国却出了一身密密的冷汗。
他的细微动作早就被心细的主席看在眼里,在此次“南巡”之前,主席敏锐地觉察到,自己周围有一群狼子野心的人,正在密谋着夺权计划,也许这个王维国就是他们在上海布置的关键一环。

由于主席察觉到王维国的不对劲,因此他在没有通知任何人的情况下,突然决定启程回京,让这群人的阴谋就此落空。
6
当初林彪一伙极力鼓吹“天才”,高呼“万岁”等阴谋被毛主席识破后,林彪集团意识到靠和平手段夺权已经难以实现,于是决心发动武装政变。
1971年9月8日,林彪下达了杀害毛泽东的手令。
在王国维刺杀阴谋败露后,林彪与妻子叶群、儿子林立果于9月13日驾机出逃,逃跑途中飞机失事,在蒙古人民共和国的温度尔汗地区机毁人亡。(“九一三”事件)
而中央为彻底肃清反革命分子,也开始了有条不紊的后续工作,顺利抓捕到王维国和其他反革命分子。
最终王维国被开除党籍和军籍,并判处监禁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