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拦路虎”两年时间敛财二十几万,没人敢管,凭啥如此无法无天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古井村绰号癞皮狗的赖金三,深谙此理。

他靠着自家住房坐落在全村的交通要塞位置,门口的一条公路四通八达,动不动就坐在路中间拦车,摆明了靠路吃路。
短短两年时间,赖金三空手套白狼,敛财二十几万,就此发家致富。
村民们每每谈论起赖金三的要钱手段,就四个字:不服不行。
因为赖金三身高不到一米六,体重不到一百斤。
若是在古代,他往路中间一站,叉腰喊出“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从此路过,留下买路财。”
恐怕得来的不是钱财,而是拳头。
但今天是二十一世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
许多事情与过去相比,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比如赖金三,明明手无缚鸡之力,却能成为拦路索财的“村霸”。
并且不仅连村委会不敢管,就是派出所也管不着。
古井村的人都知道,赖金三并没有当官的亲戚,也没有过硬的后台。
凭什么这么无法无天?
此事的内幕究竟是怎样的呢?
一
赖金三顾名思义,在家里排行老三。
他父亲赖全福生前是铁路工人,有眼光有见识,在二十世纪80年代就在村里最当道的位置修建了三间石头房子,利用优越的地理位置,开了一间小卖部交给妻子尤淑兰打理。
杂货铺卖的都是香烟盐巴、糖果糕点、肥皂洗衣粉等日常生活必需品,因此一开张生意就很好。
可惜赖全福还不到五十岁就因病去世。
大儿子赖金大就理所当然顶替了父亲的工作,成了铁路工人。
赖金三作为家里最小的儿子,自小就被父母护着,游手好闲惯了,一做庄稼活就偷奸耍滑,不是脑壳疼就是肚子疼,所以得了“癞皮狗”这个绰号。
赖金二作为家里的主劳力,山上地里的活都一个人干完。
他也不是傻瓜,结婚后就和母亲和弟弟分家,自立门户。
如此一来,杂货铺自然就落到了赖金三头上。
赖记杂货铺作为村里唯一的一个杂货铺,早就名声在外。
因此赖金三纵然又懒又奸,想嫁进赖家做三媳妇的姑娘却不少。
赖金三仗着家里有钱,纵然自己长得人模狗样,却一心想娶个漂亮老婆。
他对来相亲的姑娘左挑右挑,总是不满意。

直到三十岁,眼看岁数大后不好选了,赖金三才和一个叫邱美琴的姑娘结了婚。
赖金三结婚后,赖金大就把母亲尤淑兰接到了城里生活。
赖金三成了杂货铺的老板后,耍小聪明,不仅进货时进便宜货,卖货时还坐地涨价。
乡亲们上了一回当,哪会上二回当,宁愿多走路到镇上去买,也不愿意光顾赖记杂货铺。
眼看着杂货铺的生意一落千丈,赖金三这才慌了,只得端正思想,老老实实做生意。
可惜赖记杂货铺的名声已被他毁了。
加上随着打工热在农村的兴起,村民们依靠打工收入,开始慢慢摆脱了贫困。
有条件的村民家都购买了摩托车,三轮车,不仅买东西要买好的,开上车到镇上买也是又快又方便。
特别是村里面又新开了两家麻将馆兼小卖部,大大分散了顾客源。
赖金三也想开麻将馆,但杂货铺面积太小,摆不下麻将桌。
他眼睁睁看着大势已去,依靠杂货铺已难以为生,急得夜不能寐。
邱美琴便提出关掉杂货铺,去城里打工。
赖金三从没有干过苦力活,加上在村里听惯了“赖老板”的称呼,哪肯放下自己的要求去做伙计,自然是一万个不同意。
二
自古道:天无绝人之路。
正在这时,村委会换届选举,赖金三的表叔李全当上了村支书。
赖金三眼珠一转,计上心来。
他提上礼品就去了李全家,拐弯抹角地表达出自己愿意协助支书为村里的发展出一份力。
刚好村里计生专干辞职,李全就顺水推舟,以赖金三常年做生意,熟悉全村家家户户的情况为由,提拔他当上了计生专干。
当时国家正大力实施计划生育政策,只允许村民生一胎。
如果超生了二胎,三胎,就得缴纳计生罚款。
有些超生的村民没钱交计生罚款的,村干部只能采取强硬措施,搬走他家的粮食,牵走牲畜来抵账。
赖金三上任没多久,才知道计生专干这个职务不好干,是个烫手山芋。
村里一旦有村民超生二胎,就是他工作没做好,会被上级领导责备。
一旦因为他的举报导致想生二胎的村民生不了二胎,也会被其骂得狗血淋头。
不过,好处也有。
有的村民为了让赖金三高抬贵手,顺利生下二胎,只能采取巴结奉承的手段。
所以,仗着村干部的身份,赖金三杂货铺的生意也好了不少。
就在这时,结婚多年的邱美琴终于怀孕了。
赖金三喜出望外的同时,难免也忧心忡忡,担心老婆如果生的是女儿,就不好办了。
还好,邱美琴的肚子争气,一举得男。
赖金三因为干计生工作,以往经常被村民骂做了缺德事会断子绝孙。
这下子终于扬眉吐气,用儿子的出生打破了这个咒语。
随着科技发展,时代进步,村民们依靠务工收入,家家户户的生活越来越富裕。
很多村民家都建起了两层楼房,彩电,冰箱和空调等家电更是应有尽有。
赖金三当计生专干的收入不多,邱美琴也不是做庄稼的能手。
夫妻俩依靠杂货铺,只能勉强维持生活。
赖金三家以前在村里数一数二,渐渐变成了最落魄的人家。
赖金三为了儿子的将来,在邱美琴的苦苦哀求下,只得辞去计生专干的工作,去了城里打工。
邱美琴要照顾儿子,便留在家里守杂货铺。
俗话说,狗改不了。
赖金三有着癞皮狗的名声,在外面混得好是老天爷开眼,混不好是理所当然。
所以,每年新年,当赖金三灰头土脸地回村时,村民们都是一副见怪不怪的表情。
赖金三打工挣不了钱,只得回到村里继续守杂货铺。
邱美琴靠着养鸡养鸭卖鸡蛋鸭蛋,勉强维持温饱。
赖金三家的生活本就越过越差,倒霉的事又接踵而来。
三
首先是赖金大发生意外,出车祸去世了。
赖金大一死,母亲尤淑兰就被大媳妇送回了老家。
赖金二全家都在外地打工,他知道弟弟家的情况,三间石头房子已经破旧不堪,就主动把母亲安置在自己家的楼房里。
赖金三没本事赡养母亲,为了不丢面子,反而说起了风凉话,说赖金二抢着照顾母亲,还不是为了让母亲免费给他看家。
尤淑兰在二儿子家居住还不到两年,赖金二就查出患上了食道癌。
赖金二的老婆这下子不干了,提出丈夫治病的钱是个无底洞,婆婆必须由两家共同赡养。
赖金三却耍起了赖皮,说自家没地方给母亲住,要赡养费也没有。
赖金二气得当着乡亲们的面诅咒发誓道:“赖金三,就当妈没生你这个儿子,我没你这个弟弟。从此以后,我们两家断绝来往,各不相干。”
赖金三跳脚回应道:“赖金二,妈能帮你家干活,你别捡了便宜还不知好歹。”
乡亲们早就看清了赖金三的不孝嘴脸,无不嗤之以鼻。

转眼间,赖金三的儿子赖贵已经长大成人。
此时的赖金三家,杂货铺早就倒闭了。不仅家徒四壁,赖贵的相貌更是一言难尽,身高不足一米六,小眼睛蒜头鼻,完美地遗传了父母身上的所有缺点。
赖贵要钱没钱,要貌没貌,加上无车无房,要想结婚自然是千难万难。
事实摆在面前,赖金三没断子,却面临着绝孙的危险。
就在赖金三整天窝着火无处发泄之际,村主任陈家财拿着一块木牌牌到他家来了,“当当当”就用榔头钉起来,挂在了他家门口。
殊不知,就是这块木牌,此后让赖金三咸鱼翻身,尝到了无尽的甜头。
四
赖金三大门口悬挂的木牌上,有三个醒目的大字:贫困户。
赖金三一看这三个字,立刻火冒三丈,对着陈家财破口大骂起来。
“陈主任,我儿子本就因为家里穷娶不上老婆,你还昭告天下,是想整死我吗?”
陈家财立刻呵斥道:“赖金三,你嘴巴放干净点。就是因为村里有你这种好吃懒做的村民,我村才被纳入了贫困村。你有本事,就拿出钱把这破屋子翻建好,我马上把贫困户的牌牌摘掉。”
赖金三哪有钱,只得乖乖闭口。
随着国家扶贫政策的大力实施,贫困户必须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的问题。
两不愁指不愁吃、不愁穿。
三保障就是指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
赖金三家年久失修的石头房子,一看就不安全,必须解决这个问题。
于是,陈家财来到赖金三家,动员他全家搬到村里新修的易地搬迁聚居点居住。
只要他愿意,出很少的钱,就能得到一套三室一厅的新房子。
赖金三人懒,脑瓜子可不笨。
他无意中打听到了村里要新建公路,必须得经过他家门口。
于是眼珠一转,打定了主意:死都不搬。
反正光脚不怕穿鞋,穷要穷到住,国家才有照顾。”
第一书记,村支书和村主任,轮番来到赖家,做赖金三的思想工作,动员他易地搬迁的事。
赖金三理直气壮道:自己再穷也不能把住宅卖了,石头房子坚固得很,再住一百年也不会垮,不搬就是不搬。
第一书记为了实现全村脱贫摘帽的目标,实在没有办法,只得给赖金三家申请了危房改造补助资金,自掏腰包加上帮扶人的捐助,将石头房子拆掉重建。
陈家财趁机要求赖金三,新建的房子在原址上必须退后十米。
然而,赖金三早就打好了小算盘,明确表态,要拆掉石头房子可以,新房子也必须修建在老地址,退一步就会坏了房屋风水,坚决不同意。
事情发展到最后,以赖金三的胜利告终,
他在原址上新建了五间砖瓦房。
接下来,扩建的村道公路经过赖金三门口时,赖金三着实发了一笔横财。
不管是被损坏的庄稼地,还是柑橘树,李子树,赖金三都是漫天要价:要么按照自己的要求赔偿,要么别动我的地盘。
好不容易,三米五宽的村道公路总算建好了。
赖金三立刻把房屋对面公路边自家的两块水田打通,改造为一个鱼塘。
陈家财得知消息后,来问他为何要毁坏秧田建鱼塘。
赖金三振振有词道:“陈主任,你们不是一直宣传贫困户要靠双手增收致富吗?如今公路修通了,南来北往的车子不少,我寻思在鱼塘养殖生态鱼生态鸭,卖给过路的司机,也有一笔收入。”
陈家财满脸堆笑:“做得好。你能有如此想法,也不枉自这些年对你家的帮扶。”
可惜陈家财高兴得太早。
赖金三的鱼塘建好后,果真发财了。
不过不是靠卖鱼发财,而是另辟蹊径。
五
当时,村里招商引资回来一个承包商,建起了一个大型养猪场。
养猪场就建在赖金三家附近,进出的车都要经过赖家门口的公路。
隔三岔五,赖金三就会拦阻养猪场运进饲料或者运出肥猪的大型货车赔偿损失,说车子载重过多,不仅把鱼塘堡坎震裂了,导致漏水,还影响了鱼儿的正常生长。
猪场老板投诉到村委会后,陈家财对赖金三却毫无办法。
赖金三理由充足,证据充分,加上又是贫困户,在全村脱贫摘帽的关键阶段,经济上不能遭受半点损失。
猪场老板何等犀利,自然知道赖金三心里打的什么主意:讹钱。
于是,抱着长痛不如短痛的想法,不仅出钱将赖金三的鱼塘堡坎加固,还一次赔偿了他五万元,同时签订协议,以后鱼塘再有损失,与猪场无关。
赖金三虽然就此又发了一笔横财,但也因此臭名远扬。
村民们都说他想要钱想疯了,简直到了不要脸的地步。
赖贵此时已经三十多岁了。
上梁不正下梁歪。
赖金三如此德行,哪会教出好儿子。
赖贵虽然常年在外地务工,但找工作总是高不成,低不就,没有一家公司能上班超过一年。
并且,抽烟打牌喝酒,样样都有瘾,挣的钱还不够自己一个人花。
赖贵不成才,父亲又是个癞皮狗,就是二婚嫂,也看不上赖家。
赖金三从不认为是家风不正,阻碍了儿子婚事,一心认定是家里穷的缘故。
在他看来,只要赖家有钱,会有排着队的姑娘等着嫁进来。
为此,赖金三绞尽脑汁地想挣钱,但又不想靠辛勤劳动。
因为他认定了一句话:人无横财不富,马无夜草不肥。
时隔不久,赖金三发横财的机会又来了。
邻村经过国家**油田的勘测后,建起了页岩气开采基地。
由于井场选址在与古井村的边界上,赖家门口的公路是井场车辆的必经之路。
井场运送设备的重车,都是好几十吨,从公路上经过时,不仅会发出轰隆隆的声响,就连路面都会颤动。
赖金三怎会轻易放过这送上门的财神爷。
他立刻开始了有计划的拦车行动。
第一次拦车理由:井队的重车经过家门口时声音太响,特别是晚上,就如打雷一般,导致他严重失眠,引发了多种疾病,必须给个说法。
井场运输队的负责人为了不影响生产进度,爽快地给了赖金三两万元。
第二次拦车理由:井场的重车把自家的房子的墙壁震开了一条裂缝,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井队运输队负责人联系村主任上门解决。
陈家财发现赖金三确实不是信口开河,厨房的墙壁上果然有条裂缝。
这下子,赔偿几万元赖金三不答应,赔多了负责人也不愿意。
赖金三拿上一张板凳,大马金刀地在门口公路中间坐下,放出话说:事情不解决,就不准井场的重车过。
此事很快惊动了镇和派出所。
但不管是面对镇领导还是派出所警察的劝说,赖金三岿然不动,直言不给个说法,就坚决不让路。
最后,运输队负责人实在没辙,只得问赖金三建房子花了多少钱,照价赔偿。
赖金三大言不惭道:自家建房子花了十几万,最少赔十万,就算是给领导们一个面子。
村民们都知道,赖金三的这座房子全靠政府扶持才建起来的,他自家花的钱还不到一万元,真是狮子大开口。
就这样,不到两个月时间,赖金三就从井场讹诈了整整十二万元。
就在大家以为赖金三会就此消停的时候。
他又开始了第三次拦路:井队的重车把公路压得坑坑洼洼,他踩电瓶车到镇上买东西时,车子翻了,人也受伤了。
这次的拦路理由比前两次都充分,并且得到了村民们的积极响应。
因为古井村的村道公路确实在井场入驻后,被严重损坏,路面上凹凸不平,存在严重安全隐患。
井场负责人一方面承诺马上修补公路,并在撤场时把公路恢复原貌,一面又赔偿了赖金三的电瓶车维修费,医院治疗费和精神损失费共计五万元。
赖金三靠路吃路,大发横财,成了名副其实的“拦路虎”。
连井场负责人都竖起大拇指说:走遍天下,都没见过这样拦车讹钱的癞皮狗,不服不行。
但明眼人都知道,赖金三越折腾名声越臭,想抱孙子只怕是白日做梦。
都说不义之财不可取。
前不久,赖金三查出患上了肺癌。
果然是人在做,天在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