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曾经的辅导霸主新东方又又又上热搜了,原来据媒体报道,新东方将辞退6万名员工,由于辞退人数过多,微博热搜排到第一,以至于经济学人都进行了报道。
2021年新东方遭遇太多的变故,由于疫情、政策和国际局势等原因,公司的市值跌去90%,营业收入减少了80%,员工数减少了6万人,退学费、员工辞退N+1、教学点退租等现金支出接近200亿元。
其实,这不仅仅是新东方一家,也不仅仅是教育一个行业所面临的困难。这只不过是整个社会各行各业的冰山一角而已。
新东方2021“断臂”求生
2021年的7月24对于教育行业来说绝对是个噩梦般的日子,这个日子也被成为教培行业的“黑色星期五”。
双减政策正式出台,全面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培训行为、基本消除学科类校外培训各种乱象、逐步降温校外培训热度。
作为被严厉规范的校外培训机构却无法淡定了,先是在线教育暴雷,纷纷出逃,线下教育也无一幸免,“裁员”两个字仿佛是教育行业的主流。
新东方也陆续开启裁员行动,此外,高途、VIPKID、作业帮等无一幸免。
在过去的一年,新东方决定全面停止 K9 的地面和在线培训,壮士断臂,去做更多为学生全面成长提供服务的项目,素质、素养、研学、营地教育等,同时决定加大在大学生市场和海外市场。
可以看出关于新东方的转型,更像是新的一轮创业,对于教育人来说,符合自己的创业更多的还是在教育领域。
但新东方的转型却是走向了直播电商 + 影视,这个都是与其自身要求的 " 造福他人 " 有着紧密的联系。
新东方曾作为教培的标杆,屹立于行业将近30年,如今年逾60的俞敏洪,仍然奋斗在转型的前线,想来令人心酸。
其实令人心酸的不止是新东方,还有整个教培行业和教培从业者。
艰难存货的新东方
经历了半年的艰难求生,新东方总算是活了下来。
同时,新东方也积极开启了转型之路。
自去年7月开始,新东方已成立89家公司,平均每2天成立一家新公司。
去年,新东方投资了一部电影,讲述了大凉山的彝族少年篮球队,故事基调励志、正能量。俞敏洪表示,将会在励志电影上投入更多。
11月7日,俞敏洪在抖音开启了首次直播,他表示:“新东方计划成立大型农业平台,将和新东方的老师们一起进行助农直播。”
一时间,新东方转型直播带货的声音铺天盖地传播开来,选择全新赛道的新东方成为了舆论的焦点。
以上转变,既有原有业务的延伸,也有新领域的探索。总体而言,新东方的转型路线相对保守,也比较接地气。
新东方转型直播引发了巨大争议,很多看客也抱有一种观望状态看看俞敏洪究竟能不能成功。
大家都知道直播带货很挣钱,此前有创业失败的罗永浩直播带货,一年多就基本还清6亿元债务,可见利润之高。
特别巧的是,罗永浩曾是前新东方老师。
而俞敏洪的直播之路,注定要比罗永浩难,但也许比罗永浩远。
毕竟,老罗都打算重返科技行业了,而农产品领域的直播才刚刚开始。
对于外界的种种质疑,俞敏洪也亲自出面回应。
他表示,虽然辞退了很多员工,但还有5万名员工。
此外,农业公司和地方政府主动找上俞敏洪,希望建立合作关系。
最后,借用俞敏洪的话:“东方甄选刚刚开始,每天的销售额还少得可怜,只有几十万块钱。但有了开始,有了目标,就没有了退路,就有了前进的理由和动力。”
十年以后,教育一定在,新东方一定在,阿里不一定在。 老俞的话犹如昨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