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姿百态的奇观异景——千峰石林

以柳看旅游 2023-06-27 00:34:07

千姿百态的奇观异景集中在我国西南,尤其是在石灰岩广泛分布的地区,既有峰芽叠嶂的地表景观,又有洞穴交错的地下系统。当石灰岩表面布满裂缝,雨水等乘虚而入时,塑造像云南石林、桂林山水、三峡风光这样壮丽景观的工程就开始了……

这里的石头生得奇形怪状,巍然耸立的石峰酷似莽莽苍苍的黑森林一般,所以人们形象地将她称为“石林”。没有到过石林的人想象不出石林是个什么样子,不相信世界上会有万石成林胜似仙境的地方,然而大自然无奇不有,神州大地就有几座石峰成林并叫“石林”的地方。但云南石林以其面积广、岩柱高、小尺度造型及一定范围内景点集中的特点而独占鳌头。据说,每100名到云南旅游的人,就有90名到过石林,每100名知道云南的人,就有70位知道石林。早在20世纪30年代,“云南王”龙云就建立了石林管理机构,进行初步规划,并拨专款开发石林的旅游。在“大石林”一处石峰上,他题写的“石林”两个大字成了一处著名景观。

石林奇景

石林位于云南省会昆明东南郊80千米处的路南。石林的主要景观区,旧称李子箐石林,面积约12平方千米,包括大、小石林。石林中有的石柱高达40~50米,乍一看,如一首佚名的打油诗所云:“远看大石头,近看石头大。石头果然大,果然大石头。”但这里的石头与众不同。只见座座石头拔地而起,一派波浪翻滚的景象。有的石峰巍然高耸、刺破青天,有的嵯峨嶙峋,有的摇摇欲坠,令人心荡神摇。

它们又是有灵性和生命的,有双鸟渡食、孔雀梳翅、凤凰灵仪、象踞石台、犀牛望月等肖物石,又有唐僧石、悟空石、八戒石、沙僧石、观音石、将军石、士兵俑、诗人行吟、阿诗玛等无数像生石,还有许多酷似植物,如雨后春笋、莲花蘑菇、玉簪花等,均栩栩如生、惟妙惟肖,令人叹为观止。另有一处“钟石”,能敲出许多种不同的音调。在比目潭附近,有一座高约10米,上粗下细的奇特的危崖石峰,人称万年灵芝,或称蘑菇云。从远处望去,状如原子弹爆炸后形成的蘑菇状烟云,十分独特。

石林成因?

面对气势磅礴、逶迤连绵的石海,人们会情不自禁地问,这些鬼斧神工的石林是从哪里来的啊?当地的老百姓说:石林是一位大力神用神鞭像赶着羊群一样从遥远的地方赶来的,本来要赶它们去阻挡肆虐的洪水,不知是神鞭失灵,还是这群有灵性的石头恋上了这方水土、这方人,行色匆匆的石群竟戛然止步,无悔无怨地在这里安了“家”。科学家们解释说,2、3亿年前这里是一片汪洋大海,经过漫长的地质运动和物质进化,才使昔日的茫茫沧海变成了今日的莽莽石林。可是,石林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呢?

石林与喀斯特岩溶地貌

说到石林,不能不提到喀斯特岩溶地貌。1893年,南斯拉夫学者斯维奇在欧洲巴尔干半岛一个名叫喀斯特的地方,首次详细研究了因石灰岩的溶蚀形成的各种奇特地形。后来,科学家们便使用“喀斯特”一词来称呼因岩石的化学溶解而引起的一系列地质作用和地貌现象,中国学者又把“喀斯特”称为“岩溶”。中国是世界上石灰岩分布面积最广的国家,石灰岩及其他碳酸盐岩石的出露面积达到125万平方千米,约占国土面积的13%,而且地跨各种气候带,形成了极为丰富多样的喀斯特地貌,可谓集地球上喀斯特景观之大成。石林、天坑,这些喀斯特的专用术语都首创于中国。外国学者是在对云南石林独具特色的喀斯特景观进行描述时,才首次使用了石林这一术语。

喀斯特地貌形成条件是:一、地表有节理裂隙发育的石灰岩(碳酸钙等);二、这一地区要有丰富的降雨量和较高的温度;三、地下水循环通畅。石灰岩很容易被富含二氧化碳的水溶解,例如雨水。雨水沿水平和垂直的裂缝渗透,将石灰岩喀斯特溶解,并以溶液的形式带走,使裂缝加宽、加深、加大,最终形成了石骨嶙峋的地形。当雨水沿地下的裂缝流动时,也不断地使裂缝加宽、加深,直到形成地下的洞穴系统和河道。既然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先决条件是先有布满裂缝的石灰岩,那么石灰岩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石灰岩大多是在海洋中形成的,是一种沉积岩。亿万年前的海洋中生长着难以计数的各类海洋生物,这些生物生生死死,它们的骨骼,加上入海河流带来的泥沙以及含钙的各类碎屑,一起沉积下来,随着百万年、千万年的时间累积,不断地压实、石化,终于在海洋的底部,生成了石灰岩。其后海陆变迁,原来是大海的地方成了陆地,这样大片的石灰岩就呈现出来了。同样,在湖泊中也可以生成石灰岩。不过,云南路南石林的分布面积如此之广,只有大海才有这么大的力量和气魄造成如此宏大的石灰岩地区。石林地区盛产石灰岩“大理石”,这种大理石就是亿万年前大海里的沉积岩,因此里面埋藏了许多海洋生物化石。当把大理石抛光后,就会看到里面有许许多多化石。

最常见的一种就是有一个弯弯的、尖尖的像鹰嘴一样的尖端的黑色化石,人们称之为“云南鹰嘴贝”。石灰岩在富含二氧化碳的水的作用下,表面被溶蚀得嵯峨嶙峋,凸起的部分称为石芽,凹下的部分称为溶沟,而云南石林就以石芽的规模宏大、类型繁多而著称。在这里,不同特征的石芽地貌类型就有100多种,堪称岩溶造型艺术的天然博物馆,其总体风格又可以“瘦、皱、漏、透”来形容。而它最具代表性的招牌景观类型,便是高大的如刀山矛丛的剑状刃脊石林,又被称为“剑峰石林”,其剑状体高度可达45米,可算是石芽发育的极端形式。而且,它和塔状、柱状、蘑菇状、锥状、古堡状等许多形式的石芽一起,构成了层次丰富的造型组合,这在世界上许多著名的石林景观区是少见的。有阿诗玛传说故事的云南石林,是我国首个被列为世界地质公园的喀斯特类型的地质公园。

石林与玄武岩

石林并非大自然的一块蛮荒之地,在石林的一处处空隙中,你经常会看到点缀其中的一块块红土地。土地的边缘,散落着一些零落的黑色石块。这些红土地,是玄武岩风化后形成的。我们知道,玄武岩是火山爆发后熔岩冷凝形成的,那么石林里怎么会有玄武岩呢?原来,在石林地区从大海中升起成为陆地后不久,发生了玄武岩喷溢,灼热的岩浆涌出地面,将地表上刚刚发育的像笋一样的石芽、石柱、石灰岩体的裂隙全部覆盖。

石林的发育似乎停止了。但由于玄武岩在冷却过程中形成了垂直的裂隙,雨水就会沿着裂隙往下渗流,对石灰岩进行溶蚀,在水多的地方,溶蚀量多,裂隙扩展快,在水流少的地方,溶蚀慢,溶蚀量少。这种不均匀的溶蚀作用,使玄武岩下又发育了石芽和石林。后来,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又将覆盖石灰岩的那层玄武岩去掉了,我们才看到今天的石林。当然,去掉覆盖在石灰岩上的那层玄武岩,绝不会像掀掉一床被子那么简单。那是一个极其缓慢,一点一滴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风化。

大自然通过热胀冷缩和风雨过程,造成玄武岩表面开裂、崩解、剥落,然后再通过流水将其带走。就这样,玄武岩被一点一点地蚕食、消解,虽然每一次都是极其微小,但是,大自然用时间将微小变成了壮举。终于,这层覆盖在石灰岩上的玄武岩被搬走了,重见天日的石灰岩又开始了新的溶解和发育的过程。我们今天在石林中看到的红土地,就是玄武岩被风化剥离后残留的一块土地。

石林与低等生物

生物对石灰岩喀斯特地貌的溶蚀也会产生影响。生物,譬如附在岩石表面的藻类与苔藓,可以改变石林的颜色。如果分别在冬季和夏季来到石林,就会注意到石林的颜色大不一样。原来,当雨季来临时,附在岩石表面的藻类和苔藓,由于水分充足,生长旺盛,呈现一种墨绿色,使整个石林远看去像一幅水墨画一般;冬季寒冷无雨时,石头上的藻类与苔藓干枯了,石林便呈现出一种灰白色。又由于石灰岩表面分布着一条条溶痕,凹凸不平,藻类与苔藓的分布也就相应不同,因此即使就单一的石灰岩来看,颜色也仿佛“墨分五彩”般具有丰富的层次。生物还影响了石灰岩的溶蚀速度。附在石灰岩表面的藻类和苔藓吸收和蓄存了水分,分泌的有机酸和释放出的二氧化碳加快了石灰岩的溶解速度,而没有附着藻类和苔藓的部分溶解的速度慢。这快与慢的不同,对石灰岩的形态改变发挥了作用。

地下溶洞

石林的地下有许多神奇的溶洞,例如芝云洞和奇风洞。芝云洞位于石林西北约3千米处,是岩溶地貌的地下奇观之一。洞内有洞,大者可容千人,四壁布满石钟乳,击之有钟鼓声。另有石床、石田、石浪、石秤等物,谓之“仙迹”。洞顶岩溶滴落,历经亿万年,或如仙翁拄杖而立,或如玉笋、宝塔,或如青蛙跃然欲行,莫不惟妙惟肖。

奇风洞位于大小石林东北5千米处,由间歇喷风洞、虹吸泉和暗河三部分组成。每年8至11月,会时有大风从大小数十厘米的喷风洞喷出,安静的大地顿时呼呼作响,尘土飞扬,并伴有隆隆的流水声。2、3分钟后,一切复原,数十分钟后又再次喷风。原来,虹吸泉所在地是奇风洞地区的最低点,与喷风洞相通。地下河水流淌数米后,进入暗河的一个落水洞,当水位升高1~2米后会猛然跌落,伴着雷鸣般的排水声,把空气排压出洞外,奇风洞的奇异景观便产生了。

在喀斯特地貌地区,溶洞很常见。石林的发育,离不开地下水道系统的支持。完善的地下水道系统,能不停息地将溶解了石灰岩的水溶液冲走,保证溶蚀过程持续不断地进行下去,最终塑造出像石林这种规模辽阔、造型千姿百态的地貌奇观。而地下水道自身也被不断地溶解,由此出现了地下溶洞,而随着地壳的变动,地下水又不断改道,就形了错综复杂的溶洞。科学家还在石林诗玛龙宫的溶洞中发现了盲鱼。盲鱼是一种特殊的鱼类,由于终年生活在洞穴中,见不到阳光,鱼的眼睛已经退化了。盲鱼的许多方面,都与洞外的鱼不同,因此,盲鱼对于研究动物进化很有科学价值。

亿万年的风磨水洗为我们留下了一片1100多平方千米的稀世奇观。踏进云南,如果不去石林,那将是人生遗憾;等去了石林,才知道这里藏着天地之秘,岂一个“奇”字可以道明。

喜欢的小伙伴可以关注我,了解更多地理文化领域的知识。欢迎大家点赞、评论,在留言区留言讨论。

0 阅读:127
评论列表
  • asd 4
    2023-09-15 14:57

    世界第三理论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