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古代典籍中,《山海经》无疑是一颗最为独特的明珠。这部奇书涵盖了地理、神话、民族、物产等诸多领域,宛如一扇通往远古神秘世界的大门,吸引着无数后人去探索其中的奥秘。而在《山海经》所描绘的奇幻世界里,归墟的存在充满了神秘色彩,犹如一团迷雾,引发了人们无尽的遐想。
归墟,这个名字本身就蕴含着一种深邃而神秘的韵味。从字面意思来看,“归” 有回归、归宿之意,“墟” 则给人一种荒芜、神秘的感觉。它在《山海经》中被描述为一个极为特殊的地方,仿佛是宇宙间的一个神秘节点,连接着现实与未知的世界。
在古代神话体系中,归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被视为万物的归宿之地,就像生命的轮回终点,一切事物最终都将回归到这个神秘的地方。这种观念深深扎根于古人的思想中,反映了他们对世界和生命的独特认知。正如古人云:“万物始于混沌,归于混沌。” 归墟,或许就是那个混沌的终极之地,承载着无尽的奥秘与未知。
古籍中的归墟记载《山海经》作为一部上古奇书,对归墟的记载虽然简短,却蕴含着丰富的信息。在《山海经・大荒东经》中,有这样的描述:“东海之外大壑,少昊之国。少昊孺帝颛顼于此,弃其琴瑟 。” 短短数语,却如同一把钥匙,为我们打开了通往归墟神秘世界的大门。
“东海之外大壑”,明确指出了归墟的大致方位 —— 东海之外,且是一个巨大的沟壑。在古代,人们对海洋的认知有限,东海之外的世界充满了未知和神秘。这个大壑,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存在?它是普通的海洋深渊,还是有着特殊的地理构造和神秘力量?这些疑问,激发着我们的好奇心,促使我们深入探寻。
而 “少昊之国。少昊孺帝颛顼于此,弃其琴瑟” 这部分内容,则为归墟增添了浓厚的神话色彩。少昊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重要人物,他在这里建立了自己的国家,并且抚养颛顼长大。颛顼,这位五帝之一,在归墟留下了自己的琴瑟,这一行为背后又有着怎样的寓意呢?或许,这琴瑟是颛顼成长的见证,是他在归墟度过的时光的象征;又或许,它隐藏着某种关于归墟的神秘信息,等待着后人去解读。
从这段记载中,我们还可以推测出归墟在古代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它不仅是一个地理上的特殊区域,更是一个承载着神话和历史的文化符号。少昊和颛顼的故事在这里发生,使得归墟成为了古代神话体系中的一个关键节点,连接着不同的神话人物和事件。
列子汤问的补充如果说《山海经》对归墟的记载是一幅简略的草图,那么《列子・汤问》中的描述则为这幅草图添上了丰富的色彩和细节。《列子・汤问》中记载:“渤海之东不知几亿万里,有大壑焉,实惟无底之谷,其下无底,名曰归墟。八纮九野之水,天汉之流,莫不注之,而无增无减焉。”
这段记载,首先强调了归墟的位置在渤海之东,距离极其遥远,“不知几亿万里”,这种夸张的表述,更凸显了归墟的神秘和遥远,让人对它充满了敬畏和向往。
“实惟无底之谷,其下无底”,则进一步描述了归墟的形态,它是一个无底的深谷,仿佛是大地的一道裂痕,通往无尽的深渊。这种无底的设定,给归墟赋予了一种深邃、神秘的气质,让人不禁联想到宇宙的奥秘和无尽的未知。
“八纮九野之水,天汉之流,莫不注之,而无增无减焉”,这是《列子・汤问》中对归墟最神奇的描述。天下所有的江河湖海之水,甚至天上银河的水流,都汇聚到归墟之中,然而归墟的水却不会增加也不会减少。这一现象,完全违背了我们对自然规律的常规认知,让人感到不可思议。在现实世界中,水的汇聚必然会导致水量的增加,而归墟却打破了这一常规,它就像一个神秘的平衡器,容纳着无尽的水流,却始终保持着自身的稳定。这种神奇的特性,使得归墟成为了古代神话中一个独特的存在,引发了人们对它的无数猜测和想象。
探寻归墟的现实可能在众多对归墟现实位置的猜测中,马里亚纳海沟是一个备受关注的候选地点。马里亚纳海沟位于太平洋西北部、菲律宾群岛东北角、马里亚纳群岛东侧 ,其中心位置为北纬 15°,东经 147.3° 。它宛如地球表面一道深邃的裂痕,是世界上最深的海沟,全长约 2550 公里,平均宽 69 公里,大部分水深在 8000 米以上,最深处的斐查兹海渊更是深达 11034 米,其深度远超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若将珠穆朗玛峰放入其中,峰顶距离海面仍有 2000 多米。
从古籍对归墟 “无底之谷”“其下无底” 的描述来看,马里亚纳海沟的深邃与之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它仿佛是一个通往地球深处的神秘通道,深不可测,充满了未知和神秘。这种深不见底的特性,让人们很容易将其与归墟联系起来,想象着归墟中的无尽奥秘是否就隐藏在这黑暗的海底深渊之中。
更为神奇的是,马里亚纳海沟存在着吞噬海水的现象。科学家们发现,这条海沟就像一个巨大的无底洞,每年吞噬着数百亿吨的海水。这些被吞噬的海水消失得无影无踪,仿佛进入了一个神秘的空间。这与古籍中记载的归墟 “八纮九野之水,天汉之流,莫不注之,而无增无减焉” 的特性高度契合。归墟作为一个容纳天下之水却永不盈满的神秘之地,马里亚纳海沟的吞水现象似乎为这种传说提供了现实的注脚。人们不禁猜测,归墟是否就是马里亚纳海沟,那些被吞噬的海水是否真的流向了一个神秘的未知世界。
尼莫点的可能性除了马里亚纳海沟,尼莫点也被一些人认为是归墟的可能所在。尼莫点,正式名称为海洋难抵极,位于南太平洋的中央海域,坐标为南纬 48 度 52.6 分,西经 123 度 23.6 分 。它是地球表面距离陆地最远的地方,与最近的陆块相隔 2688 千米之遥,距离它最近的人类是位于 400 千米高空中的国际空间站的宇航员 。
尼莫点的特殊环境与归墟的神秘特质有着独特的呼应。这里远离陆地,处于南太平洋环流海中间地带,避开了南太平洋海洋环流,海洋环境恶劣,营养物质匮乏,生物量稀少,难以观察到海洋生物的活跃踪迹,唯有部分海底细菌可以存活 。这种荒凉、孤寂的环境,与归墟作为万物归宿的神秘、寂静氛围相契合,仿佛是一个被世界遗忘的角落,承载着无尽的神秘和未知。
此外,尼莫点还有着 “航天器墓地” 的别称。自 1971 年以来,众多退役航天器残骸都被引导坠落在这片海域 。这些来自太空的 “访客”,在完成使命后,纷纷汇聚于此,为尼莫点增添了一份神秘的色彩。这让人联想到归墟作为万物归宿之地,无论是天上的星辰还是世间的万物,最终都将回归到这个神秘的地方。或许,在古人的认知中,归墟不仅是地球上万物的归宿,还包括了来自天际的神秘物体,而尼莫点的航天器坠落现象,似乎在某种程度上印证了这种猜想。
其他潜在地点探讨除了马里亚纳海沟和尼莫点,还有一些其他地点也被纳入了关于归墟的探讨范围,其中百慕大三角备受关注。百慕大三角位于大西洋西侧百慕大群岛、佛罗里达州的迈阿密和波多黎各的圣胡安三点连线形成的一个东大西洋三角地带,每边长约 2000 千米 。这里以其神秘的失踪事件而闻名于世,众多船只和飞机在这片海域离奇消失,仿佛被某种神秘力量所吞噬,成为了地球上最神秘的区域之一。
从古籍记载来看,归墟充满了神秘和未知,有着强大而神秘的力量。百慕大三角的神秘失踪现象,让人不禁联想到归墟是否也拥有着类似的神秘力量,能够吞噬一切靠近它的事物。而且,归墟作为一个与海洋紧密相关的神秘之地,百慕大三角的海洋环境同样复杂多变,充满了未知和危险。然而,百慕大三角与古籍中归墟的方位描述并不完全相符,其在大西洋的位置与古籍中归墟位于东海之外或渤海之东的记载存在较大差异 。但这并不妨碍人们对它的猜测和探索,或许在历史的长河中,由于地理认知的局限或其他原因,归墟的真实位置被蒙上了一层厚厚的迷雾,而百慕大三角只是其中一个被猜测的神秘角落。
归墟的永恒谜团归墟,这个古老而神秘的存在,尽管我们尚未能确定它在现实世界中的具体位置,但它在文化和历史研究中的价值却是不可估量的。它是古人智慧的结晶,承载着他们对宇宙、自然和生命的深刻理解;它是神话传说的源泉,为我们的文化宝库增添了无尽的魅力和神秘色彩;它更是连接古今的桥梁,让我们在探索它的过程中,不断领略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
对归墟的探寻,不仅仅是对一个神秘地点的追寻,更是对我们民族文化根源的探索,是对人类好奇心和求知欲的挑战。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断拓展着自己的认知边界,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古人的世界,感受他们的思想和情感。每一次的探索,都像是一次与古人的对话,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的文化传承,也让我们对未来的探索充满了期待。
尽管马里亚纳海沟、尼莫点、百慕大三角等地点都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关于归墟的线索,但这些都只是猜测和推断,归墟的真实面貌仍然隐藏在历史的迷雾之中。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我们对世界认知的不断加深,我们能够揭开归墟的神秘面纱,找到它在现实世界中的准确位置。但在此之前,归墟将继续作为一个神秘的象征,激发着我们的想象力,引领着我们不断探索未知的世界。让我们怀揣着对神秘文化的敬畏和热爱,继续在探索归墟的道路上前行,期待着有一天能够解开这个千古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