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非洲大陆的心脏地带,刚果(金)的东部地区长期处于动荡之中,而 “M23 运动” 则是这片动荡土地上的关键角色。M23 运动,全称 “3 月 23 日运动”(March 23 Movement) ,是刚果民主共和国反政府武装,其成员大部分由图西族组成。该组织以 2009 年 3 月 23 日达成的一项和平协议命名,他们指责政府违反了这项协议,其诉求涵盖了释放政治犯、调查所谓的针对性杀戮、解散全国选举委员会以及审查选举结果等多方面。
自 2012 年成立以来,M23 运动在刚果(金)东部频繁活动,给当地带来了极大的不稳定。他们与政府军多次发生激烈冲突,造成大量平民伤亡和流离失所。在 2012 年 11 月,M23 运动一度控制了北基伍省省会戈马,这座拥有百万人口的城市陷入混乱。尽管后来在各方斡旋下,M23 运动撤出戈马,但他们在该地区的影响力并未消散。此后,M23 运动与刚果(金)政府的关系时紧时松,停火协议多次被打破,冲突不断反复。
进入 2025 年,M23 运动再次成为国际焦点。1 月以来,他们在北基伍地区发起新的强大攻势,与政府军的交火愈发激烈。当地时间 2 月 5 日,M23 运动抢占了南基伍省矿产小镇尼亚比布韦,而在此前的 2 月 3 日,其所属的政治军事联盟 “刚果河联盟” 还曾单方面发表声明,称出于人道主义原因将于 2 月 4 日起停火,然而实际行动却与之相悖,这使得局势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冲突不仅造成大量人员伤亡,还引发了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大量平民被迫逃离家园,基本生活物资和医疗救助极度匮乏。
在 M23 运动的一系列行动背后,卢旺达的身影若隐若现,这也引发了国际社会对卢旺达与 M23 运动关系的高度关注,那么,卢旺达与 M23 运动之间究竟有着怎样千丝万缕的联系呢?
历史溯源:M23 运动的诞生M23 运动的诞生绝非偶然,其背后有着错综复杂的历史脉络。时间回溯到 1994 年,卢旺达那场惨绝人寰的大屠杀,犹如一颗重磅炸弹,打破了非洲大湖地区的平静。由卢旺达胡图族人建立的民兵组织 “解放卢旺达民主力量”,在参与针对图西族人的大屠杀后,大规模逃往刚果(金)东部。这一迁徙行为,使得刚果(金)政府军中的图西族士兵深感威胁,他们本就自认长期被边缘化,如今更是人人自危,民族矛盾一触即发。
在这样紧张的局势下,2004 年,刚果(金)政府军中的图西族士兵发动兵变,成立了反政府武装 “保卫人民国民大会”。此后,“保卫人民国民大会” 与政府军展开了长达五年的内战,双方冲突不断,当地百姓苦不堪言。终于,在 2009 年 3 月 23 日,双方签署了和平协议,“保卫人民国民大会” 选择加入政府军,人们本以为和平的曙光就此降临,然而,这只是短暂的平静。
仅仅三年后的 2012 年,部分忠于原 “保卫人民国民大会” 的官兵再次发动兵变,“M23 运动” 正式登上历史舞台。他们以 2009 年签署和平协议的日期命名,声称政府没有有效履行和平协议,要求政府履行承诺,保护刚果(金)图西族人的权益 。就这样,M23 运动在复杂的民族矛盾和政治背景下诞生,从此开启了其在刚果(金)东部地区长达数年的武装活动,给当地带来了无尽的动荡与苦难。
卢旺达与 M23:千丝万缕的联系尽管刚果(金)东部的冲突局势依然严峻,但只要冲突各方有和平的意愿,国际社会共同努力,通过和平谈判、政治外交手段、经济援助和人道主义支持等多种方式,就一定能够实现刚果(金)的和平与稳定,让这片饱经战火的土地重归安宁,让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