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五幸:春风又绿灞河岸——灞浐河一线游侧记
“春风如醇酒,著物物不知。”当轻柔的春风携着蓬勃的生机,再次拂过灞河岸,我怀揣着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踏上了家乡灞桥这片充满诗意的土地,开启了一场探寻春日之美的旅程。
踏入灞桥生态湿地公园,仿佛置身于一幅古老而灵动的诗画之中。新柳宛如从画卷里袅袅走来的仙子,它们扎根于灞河中心,细长的柳枝宛如丝带,在微风中轻盈地舞动。每一片鲜嫩的柳叶,都闪烁着生命的光泽,恰似绿宝石般镶嵌在枝条之上,在波光粼粼的水面投下婀娜多姿的倒影。那繁茂的姿态,让人不禁沉醉于贺知章笔下“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的美妙意境。这些新柳,无疑是灞河春日里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它们用翠绿的色彩唤醒了沉睡一冬的大地,吸引着无数游人的目光,也让整个灞河都焕发出勃勃生机。
沿着灞河岸边悠然漫步,世园会景区内已是游人如织。树荫之下,一个个野炊的家庭构成了一幅温馨动人的画卷。小两口带着孩子,陪着长辈,围坐在一起,尽情分享着美味的食物。孩子们那银铃般的笑声,如同欢快的音符,在空气中肆意飘荡;长辈们慈祥的笑容里,满是对生活的满足与感恩。他们一边大快朵颐,一边沐浴着温暖的阳光,享受着这惬意的时光。这简单而又纯粹的场景,洋溢着浓浓的亲情,让人深刻感受到生活最本真的美好,仿佛所有的烦恼都在这一刻烟消云散。
我静静地伫立在灞河边,“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的诗句涌上心头。灞河,宛如一条灵动的丝带,不仅孕育了优美的自然风光,更为灞桥人民带来了富足的生活。波光潋滟的河水,如同母亲的乳汁,滋养着一方土地。在它的润泽下,当地的建筑拔地而起,城市日益繁荣,这无疑是大自然慷慨的馈赠。河水潺潺流淌,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见证着灞桥的变迁与发展。
随后,我来到了西安的后海区域。河滩之上,放风筝的大人和孩子们组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五彩斑斓的蝴蝶风筝、展翅翱翔的雄鹰风筝在空中翩翩起舞,它们承载着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和无限遐想,仿佛要带着孩子们的梦想飞向遥远的天际。大人们耐心地指导着孩子放风筝,手把手地传递着生活的乐趣与智慧。看着这一幕,我由衷地感叹,如今的孩子们是多么幸福,能在这样美好的春日里,享受到父母温馨的亲子时光,在大自然的怀抱中茁壮成长。
在浐水的桃花潭、御锦城沿岸,我驻足在采摘枸絮的人儿前,见那光秃秃的枝头上冒出的絮,毛茸茸的,娇嫩的可人。小点的树枝人的手扳下就可采摘,而大树就需要攀爬脚蹬方可够得着。俩位看似老俩口的,一个在树上摘,一个在树下接,那个配合的默契度让我羡慕……
春风又绿灞河岸,也轻柔地吹进了我的心间。这片充满诗意与活力的土地,见证了自然之美与人间真情的完美交融。它让我深深感受到,生活中从来不缺少美好,只要我们拥有一颗善于发现的心,就能在平凡的日子里,捕捉到那些触动心灵的瞬间,收获满满的感动与幸福。



作者介绍:高五幸,笔名:高五星,初中文化,西安市灞桥区新筑街道新寺村人。陕西省农民诗歌学会理事、《美篇》文学领域优质作者,灞桥区作协小说委员会委员,灞桥区诗词楹联学会常务理事。出版有《灞上烟火》《灞上人家》《灞上放歌》散文小说诗歌文集三部。《我的祖母高王氏》一稿荣获陕西农村网征文三等奖;《港兴路惊闻喜鹊声》在首届“才子杯”文学作品大赛中荣获一等奖;2019年荣获《新中国成立70周年文学杰出贡献奖》,获《东方散文》“海洋杯”华语散文大赛优秀奖等多项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