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一纸备案通知书,将曹操出行推至港股IPO的聚光灯下。李书福麾下吉利集团,将迎来第10个上市公司。
这场资本盛宴的背后,不仅是李书福从偏僻乡野农村放牛娃,到最大汽车帝国掌舵人的蜕变,也是中国汽车工业从模仿者,到引领者的史诗级跃迁。
4月18日,中国证监会国际合作司发布公告,正式批准曹操出行有限公司(CaoCao Inc.)境外发行上市的备案申请。
这意味着,背靠吉利集团的曹操出行,终于拿到了港股上市的“通行证”,并有望于2025年内完成港股上市,出行江湖迎来重量级新玩家。
2015年,吉利内部孵化了“曹操专车”,成为传统车企布局网约车的一块“试验田”。经过多轮融资之后,李书福旗下的Ugo Investment Limited持股约83.9%,掌握着绝对的控制权。
经过十来年发展,曹操出行早已成为中国最大的网约车平台之一。
网约车产业逻辑中,滴滴代表互联网平台的规模效应,曹操出行则在证明整车制造业基因的深度价值。
它不仅仅只是个打车平台,更像是李书福造车帝国伸向出行服务的一只触手。
枫叶80V和曹操60等量身打造的定制车,以及司机合作社、自动驾驶,这三板斧招招打在行业痛点上,曹操出行未来或能打破滴滴一家独大的垄断竞争格局。
事实上,曹操出行是李书福的第10个IPO,在此之前他已经拥有9个上市公司了,堪称汽车行业“IPO收割机”。
2005年吉利汽车在香港上市,这家李书福亲手创立的公司,让其收获人生首个IPO。
2016年,李书福将上市公司钱江摩托收归旗下。
2020年,他将上市公司华菱星马纳入麾下,并改名为汉马科技。同年,他又入主重庆的力帆汽车,并将之改名为力帆科技。
2021年,李书福11年前“蛇吞象”收购的沃尔沃,成功登陆瑞典资本市场。
2022年,李书福在美国纳斯达克一口气收获两个IPO,一是吉利和沃尔沃合资的极星汽车,二是汽车智能科技公司亿咖通。
2023年,李书福再次获得两个上市公司,分别是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超豪华汽车品牌路特斯,以及在美国纽交所上市的新能源汽车品牌极氪。
叠加即将上市的曹操出行,李书福旗下的上市公司数量将达到10个之多。
曹操出行的赴港IPO,并非标志着李书福的资本棋局就此进入终章,它不过是吉利系资本长卷的又一笔浓墨而已。
事实上,除了箭在弦上的曹操出行之外,李书福还有商用车品牌远程汽车蓄势待发。而未来,李书福还有其他主体公司登陆资本市场。
若从资本市场上市公司数量来看,李书福的吉利系堪称“东方巨无霸”,妥妥的“最大汽车帝国”,业务涵盖涵盖汽车及上下游产业链、智能出行服务、绿色运力、醇氢生态、数字科技等。
李书福早已在资本市场布下“天罗地网”——左手造车,右手资本;脚下是燃油车的基石,头顶是新能源的星空。
除此旗下的10个上市公司之外,李书福这些年,还收购了英国伦敦出租车公司、美国飞行汽车公司Terrafugia,入股了奔驰母公司戴姆勒、阿斯顿马丁、雷诺韩国等公司。
从1997年进入汽车行业以来,李书福在不到30年时间里,构建了一个庞大的“汽车帝国”,旗下汽车子品牌数量约20个,在自主品牌中绝无仅有。
燃油车时代,李书福带领吉利从模仿和学习开始,逐渐与外资和合资品牌抗衡。新能源汽车时代,李书福带领吉利完成电气化、智能化转型的跃迁发展。
2024年吉利控股集团劲增约20%,以334万辆的销量首度跻身全球十大车企行列。
以吉利、比亚迪、奇瑞等为代表的中国车企,以宁德时代为代表的中国汽车产业链,让欧美日韩汽车强国都倍感威胁。
从台州放牛娃到全球汽车巨擘,李书福造车生涯,就是中国汽车由弱变强逆袭史诗的最好注脚。
正事都没干好,就满世界的圈钱,把气车造好了。
现在企业其实都不追求做生意赚钱,最终目的就是融资,上市弄点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