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拿为孩子好,不断的唠叨与说教以及讲道理,全是坑

爱读书的百合 2024-12-14 09:07:20

父母自己情绪不稳定时,千万不要管孩子,一个重要的事是修复自己。

这几天我的状态也不算好,睡眠质量很差,陷入容貌和身材的自我否认,想改变自己,又懒得行动。

看着路上衣袂飘飘,再对照自己的邋遢随意,有点悲戚凄。

不是没衣服,只是懒得换,还有胖了之后穿啥都觉得麻烦,陷入既要又要还要……

又想起娃提醒我是不是该注意下个人形象了?有点自责,想起自己不上班的这些年,朋友全无,社交中断,有点跟社会脱节。

心惶惶然,再加上近段娃状态不稳,我的睡眠就直接出问题了。

我知道自己状态不够好,就完全没管孩子,自己的负情绪对孩子也没影响。

孩子们的状态还算不错,每天按他们自己的方式和计划稳步推进。

退后一步,疗愈和解决自己的问题,不把自己的emo投射给孩子,就是帮助孩子了。

另外,我想自己不能这样了,不能因为不坐班就退行到完全随便。

生活需要仪式感,跟年龄和状态无关,再一次跃迁吧

父母的不安全感,会潜移默化传递给孩子。

我之前也很敏感,脾气很暴躁,我家娃也会敏感。

当时我并不会意识到是自己的问题,也没想过去改变自己,一门心思想为什么孩子会这样?我怎么养了这样一个孩子。

提起成绩和学习,我比孩子更焦虑,更着急上火。

结果是孩子越来越排斥学习和排斥我,我们亲子关系很差。

后来我通过学习明白是自己需要改变了,开始读书,运动和写作。

当我不再想着去纠正孩子,当我的情绪越来越稳定,当我有情绪就向外走。

我的心情平复了,再平常心跟孩子相处时,孩子不知什么时候就没太排斥我,也不像之前那么叛逆和浑身刺了。

我自己慢慢恢复了安全感,去工作,去运动,去丰富自己的生活。

然后我自己改变,多去关爱自己,让自己活的更清醒时,而不是每天瞎担心,一切都变了。

关于肯定中暗含否定,关于共情孩子不说教,是很难做到的。

一大早孩子打电话说自己心情不好,还没调整过来,我下意识说了句是不是很难过和失落?

我说这些时是共情的,可是下意识又说了句:

不用担心,这才两三周,要是觉得担心周末找个一对一补一补。

这句话瞬间惹毛了孩子,他说你以为补课就能解决所有问题?就能什么都会了?然后不耐烦结束了通话。

我立刻意识到自己有焦虑了,我只需要倾听。而不需要提供方案,看似解决问题实际是对孩子暗含的不满和否认。

是我自己情绪没处理好,我自己不够稳,也有心理落差。原本能乘胜追击,结果却飞流直下~

所以即便我们不在一个空间,孩子还是很敏锐捕捉到了信号。

接纳就是真正放下,我没有放下,所以字里行间会责怪。看似安慰,实际是否认。

潜意识和无意识很难察觉,但却又真实存在。

关于对孩子的控制,一定会被反噬。

小学我对孩子控制,打骂和责备,让孩子很自卑胆小。

初中我对孩子事无巨细的包办,给他创造无害关系,切断他所有社交,一心只卷学习。

初三反噬,高中反噬,这次期中考也被反噬。

越控制,越防御,越防患未然,反噬一个也没跑掉。只是时间早晚而已。

完善孩子人格体系,让孩子试错和亲身经历,才是顺势而为。

没有一个孩子能一直活在父母的保护之下,过度保护,过度包办,因为害怕不让孩子经历,坍塌时会更彻底。

让孩子按自己的节奏去经历,必要时插手助力,才是尊重和托举。

第一次听说抱持这个词,是在一次视频课中,当时还不太理解,直到读了糖糖的书。

抱持性的爱,是无论孩子做了什么,有多摆烂,都能做到心平气和的理解和接纳,用一种爱的凝视溶解孩子的不安,焦虑。

大部分时间我能做的心平气和,但也有一些时刻我会绷不住。就像昨天当我看到孩子书包空空如也,再加上这段的焦虑与担心。

所有的情绪一瞬间决堤了,我痛哭是因为眼下孩子往坑里掉的无奈,是明知道孩子犯错又只能止语,是原本的奋发图强被孩子任性的挥霍……

可是,我只能允许,只能尊重。

我对成绩已经放下了,可我放不下孩子拿自己宝贵的时间做错误的选择,这是我的焦虑根源。

我没办法做到不爱孩子,我也没办法做到眼睁睁看着孩子犯错,而无动于衷。

但我明白除了做好我自己,尊重孩子的选择,我别无选择。

于是,我用更多的时间来修复自己,疗愈自己,等待着孩子回头是岸,而我能有能量去稳稳托举。

我允许孩子犯错,也允许自己担心,然后持续做好修复和力所能及的干预和赋能。

0 阅读:39

爱读书的百合

简介:专注于家庭教育父母心理陪跑,孩子厌学休学,沉迷游戏情绪内耗,缺乏自驱力,情绪疏导和疗愈以及女性自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