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美国凭借美元霸权持续演绎着"左手印钞右手举债"的金融游戏。
当世界各国还在为美联储货币政策调整惴惴不安时,一场悄无声息的美债大转移正在上演。
截至目前,中国以573亿美元的抛售规模引领减持潮流,最终浮出水面的接盘者出乎意料,不是英国,也不是日本。

美国财政部公布的数据犹如一枚深水炸弹:2024年初,美国国债首次突破34万亿美元大关,这个数字在11月就迅速爬升至36万亿,到2025年3月更是达到36.5万亿美元的天文数字。
这相当于每个美国家庭背负着23万美元债务,而全美GDP总量也才29万亿美元。
当外界开始质疑美国偿债能力时,华尔街的投行们却在办公室露出意味深长的微笑。
他们心知肚明,美国政府根本不需要偿还本金,只要保持利息支付,这场击鼓传花的游戏就能永远继续。

这个维持庞氏骗局的关键,正体现在美国政府精确计算的财务账本上。
2024财年政府财政赤字高达1.9万亿美元,与同年财政支出6.8万亿和财政收入4.9万亿的数字相比,美债利息支出1.2万亿美元的占比已接近总收入的四分之一。
更令人心惊的是,随着2025年预算赤字仍维持在1.86万亿美元的高位,这些数字都预示着一个不可逆转的恶性循环:借新债还旧债越频繁,新增利息负担就越重。
就在美国国内上演债务接力赛时,国际市场风云突变。
曾是美债最大持有者的中日两国,在2024年上演了合计1128亿美元的减持大戏。
日本全年抛售555亿美元,中国则以573亿美元的减持量改写着市场格局。

当月数据显示,中日英三国在去年12月集体减持,其中中国单月96亿美元的抛售规模尤为显眼。
这些动作导致海外持有美债比例从巅峰时30%骤降至23%,美债国际化的光环正在逐步褪色。

正当人们猜测谁来填补这个万亿级别的缺口时,答案出人意料地揭晓,美国国内的机构与个人正在默默吞下这些"有毒资产"。
美债的77%实际上已被美国国内消化,这其中包括20%由信托基金、共同基金等金融机构持有,剩下的57%则分散在美国企业、地方政府及普通家庭手中。
全球最大的资管集团贝莱德联合先锋领航、富达资产等巨头,以1.5万亿美元的庞大持仓量,构成了坚不可摧的美债托市联盟。

在美联储持续缩表的背景下,这种"自产自销"的模式显得格外讽刺。
即便美联储每月以到期不续的方式减持600亿美元,华尔街的资本巨鳄仍源源不断吸纳新发美债。
2024年新增的2万多亿美债几乎全被美国本土消化,背后驱动是高利息带来的资本诱惑,这种看似精明的投资选择,实则是将整个国家推向金融钢丝的危险之举。
如今的美债市场已形成诡异闭环:美国政府不断发新债,华尔街将其包装成理财产品,再卖给本国企业和民众。

当中国、日本在不断减持避险时,美国普通家庭却在用退休金账户接盘。这种左手倒右手的把戏虽然维持了眼前的稳定,却在国家资产负债表上积累了致命风险。
就像萨姆·科尔特斯说的:"人们总爱相信银行家的魔术,直到看见他们从帽子里掏出的不是兔子,而是毒蛇。"
当下的美债市场,正游走着这样危险的金融生物。
——THE END——
参考资料:新华财经——「财经分析」官方持有美债规模近5个月首次下降 前三大海外债主减持512亿美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