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宋词里的风花雪月穿越千年朝我们款款走来,古人的浪漫情调缱绻在读诗人的唇舌之间,回绕于房梁屋脊之上,即连在梦里“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醒来还能依稀见着易安居士的“海棠花未眠”。
古人对花可以用“痴迷”形容,他们赏花赏得细致且文雅,或作诗,或入画,从颜色到香气,由花的姿态品出不同花的韵味……
古人喜欢花的理由大概是花美、钱多(但花耗费不大)、人闲。现在兴起的“赏花经济”浪潮,其实是一种“文艺复古”。古往今来审美不断演变,但蕴含生命本质的东西始终坚定不移地存留于生命本体中,只不过换了种形式出现。
一、一花一世界,赏花赏世界1. 花之色-不是花中偏爱红,此红更有深意在
首先用眼观花色,最直接的印象给人最直接的感官刺激,所以花色要足够“鲜艳”。古人偏爱红,一些口头词里常常出现,像“红妆”、“红颜”、“红尘”……但他们所说的红并不是如今的正红,而是更接近今天的粉红,诸如桃红、梅红、杏红、藕荷这样的颜色。
古人喜欢红喜欢到什么程度?不仅对红色有细致的分类:妃色(即浅红)、胭脂、绯红、朱红等,而且十分擅长向自然“借颜色”:
从红蓝花(泛指红色和蓝色的花)中获得胭脂作为古代女性的化妆品;从赭石、茜草、苏木、胭脂虫红(其实是紫铆虫胶,紫胶虫寄宿在紫铆树上,都能分泌出红色的液体)等矿石和动植物里提取红色染料用来染衣,或者制成颜料用来画画。
古人为何偏爱红色的花?一方面,红色确实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与审美愉悦,并且它属于暖色调,使人由视觉产生感觉上的联想(现代科学称这种现象为“联觉”),比如家里装饰壁纸红橙色调会让人觉得温馨,而蓝绿色调会让人感觉冷。
另一方面,有对火、太阳等自然事物的崇拜,它们所带来的安全感和温暖刻在人们的基因,而且血液作为生命的象征也是红色的。
综合来看,红色联结了有共性的事物,是一种自然的力量成就的,古人对红色的热爱其实蕴含了人们对生命力量的敬畏。
2. 花之香-色暖而香冷
赏花香,比起偏爱红色的暖意和艳丽饱满,古人对香的偏好和追求大多是清冷调的。
首先,古人把香分为九品。五代南唐张翊著书《花经》,按品质高下把花分成九品(就像古代官阶分为九品):一品——也就是极品的香,被称作“天香”,常见花有兰花、牡丹、腊梅等;二品——岩桂、茉莉等;三品——芍药、莲花、丁香……
由此不难看出,古人列为一品香的基本是像兰花、腊梅这种香味淡而清幽且持久的。比如兰花香气清淡冷艳,因此在古代文人心中是绝对无可替代的神圣之花,几乎没有古人把兰花与其他花作比较而兰花落下风的。
从孔子到明清文人都会借兰花生于深山独自芳的天然习性,来喻君子之美好品德。苏东坡的弟弟苏辙有诗《种兰》:“兰生幽谷无人识,客种东轩遗我香。知有清芬能解秽……”
兰花的香气默默发出,正如隐士淡泊名利、不求显达的行事风格,隐居对古人来说是一件非常酷的事情。
说到香气清冷,无花能出梅花右。传颂最广的王安⽯写的《梅》:“遥知不是雪,为有暗⾹来。”还有“不是⼀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
更加凸显梅花韵味的是元代王冕的《墨梅》:“不要人夸好颜色,要留清气满乾坤。”虽然是首题画诗,但也正映照古人嗜好拿花香和现实人生作对比,对香气的偏好意味着对自己人格气质的独特塑造与追求。
与梅兰相比,海棠无香就被张爱玲在《红楼梦魇》中列为人生三大恨事之一:“一恨鲥鱼多刺,二恨海棠无香,三恨红楼未完。”
古人以诗词说花香,不止于单纯说花,还在于花的香气象征着文人雅士心性高洁和气节铮铮。而古人闻花香就像闻人身上的气质一样,追求的是让人舒适的淡雅,如清风过境;追求的是遗世独立的清冷,如仙人超脱世俗。
3.花之姿-花如美人
简单来说,古人赏花姿就跟看美人一样——不能平铺直叙,而要曲折迂回;最好不要笔直地站着,而要婀娜多姿;不光看某一局部美,还注重整体营造的姿势。古人对花姿的欣赏大概分以下几种:
亭亭玉立如荷花,须知亭亭虽然解释说成“直立的样子”,实则在古人赏花时,比如周敦颐所说荷花“亭亭净植”,并不是说花直立就是好看的,而是姿态如美人体形修长挺拔,有风吹过来,也会摇曳生姿的那种。
曲折如梅花,主要看梅树枝干的姿态。北宋诗人林逋的《山园小梅》:“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简直将在黄昏斜阳映照下的梅花,花姿的朦胧意境描写得入骨三分。
4.花之韵-“不清花韵,难入高雅之境”。
花韵指花的风度、特性,也就是花所代表的精神和人想表达的自我,每种花因生长环境、色泽、气味而互有分别,正如每个人气质各异。因此赏花韵,也是赏自己,颇有孤芳自赏的意味。
古人品花韵是得基于一定的审美和文化功底的,要写诗作词。韵不是实在的,要看当下心境,有点类似我们现在养花看花语,要看哪个和自己当下心境相契合,哪个和自己“气质相投”: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梅花,表达陆游百受蹂躏仍不屈服的精神;“来不相知去不留”的兰花,超脱世俗,表达郑板桥卓尔不群的自由情怀;“宜其室家”的桃花,表达人们对爱情、婚姻美满的祝贺;“宁肯枝头抱香死”的菊花,隐逸淡泊,表达陶渊明高风亮节的人格……
二、古人之爱花,现实也浪漫古人对花不仅有各种细致的欣赏门道,还有丰富的活动仪式。除了种花、插花还斗花,举行花会,把花绣在衣服上,制花簪、花钿……
宋代兴起簪花习俗,就连男子也簪花,甚至宋代皇帝都簪花,宋徽宗每次出游必然“御裹小帽,簪花,乘马”。那么古人为何对花如此着迷呢?
1.花美人可爱,花香人自在
看着美的事物心情也会舒畅起来,试问有谁不对美的事物心生爱慕呢?古今如是。花作为美的载体,有些可以成为茶点,如桂花糕。展现人们的美好生活的同时,又有社交功能。
花美人人爱,在古代没有任何电子设备可供游戏玩乐,人们在闲暇时刻或佳节美景中,花可以作为人们的娱乐和社交工具。供自己赏玩和怡情怡性之外,和他人分享也是无尽乐趣。
另外,科举制之后,对于很多出身较低的官员来说,花大概是他们最容易迅速上手的,而且可以达到与上层社会沟通目的的渠道。
香气让人舒适、自在已经是人人皆知的,要不然不会有那么多奢侈品牌靠香水发家。除了对身份地位的标注,花所散发出来的香气分子确实有安抚、沁润的功效,比如橙花、桂花等。
古人早在汉代对《黄帝内经》里香气养生的理论就确立了,在古人看来,香气可以治病,《神农本草经》记载:“香者,气之正,正气盛则除邪辟秽也。”
2.有钱
“有钱”代表物质,花实际上形成了一种文化,与当时的精神文明联系在一起,而精神文明势必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上才能走向繁荣。
现在我们回顾以往的历史,赏花这一雅事大多数研究学者都表明是在唐朝开始兴起,至宋代发展到鼎盛。
原因在于:其一,运河开通之后,乡村和城镇联系增多,促进了商品经济快速发展,花卉市场扩大;其二,唐朝社会环境稳定,疆域辽阔,明君治国,赋税减少,民众大多安居乐业。
宋朝商品经济在政策推动下,获得了比唐朝有过之无不及的发展,比如盐钞法,《梦溪笔谈》记载:“行之既久,盐价时有低昂……”,比如打破“坊市”界限,《东京梦华录》中写道:“正当辇毂之下,太平日久,人物繁阜……集四海之珍奇,皆归市易……”
市民阶层壮大,且日子过的滋润,自然有钱埘花弄草。
3. 有闲
“从前车马很慢,书信很远……”古人“闲”得理所当然:交通、通讯全靠车马,一封信送个千里半个月过去了,再返回又半个月,一切都得慢慢来。
拿现代来对比,通讯如此发达,面对面与相隔天涯的人即时通话,一个微信消息发过来已读不回都觉得罪过,想慢都慢不下来。
所以啊,古人比较闲,怎么个闲法?唐代诗人李涉说:“因过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和僧侣谈谈话,半天过去了。
那么此等闲适的生活当然要懂得享受呀,赏花当之无愧是件能够恰如其分满足身心的好办法。无论什么时期,人们在茶余饭后总能找到消遣时光的好方法。
4.有文化
古代闲人之中,文人士大夫格外突出:他们若身在其位,领国家俸禄,政务繁忙之外的时间大可以在花身上施展闲情逸致。
他们若不得其位也大可以借花来作诗词发发牢骚,多少是一种精神的寄托与慰藉。他们写的诗流传至今,我们仍然受到古人文化的熏陶,被古人的精神面貌感染。
古人对花可以赏,可以妆,可以诗……从认知到敬畏再到利用与开发,人们逐渐将花人格化,完整地体现古时候某一时期下人们的审美心理与追求。
生活在快节奏时代的我们不如效仿古人,闲却不是无所事事,还可以慢慢散步,慢慢看一朵花开,摘几片花叶泡茶,像小猫一样和花打闹,生命与生命之间的互动会给我们不一样的启发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