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个人观点,欢迎批评指正,若有侵权请联系修改或删除。
在部队时候,我总是“叱咤风云”,怎么也是个说一不二的人物;
可退役后,我发现我这个“人物”说白了就是个“人名”。
离开了部队,真实的生活,是这样的。
文|剑客兰山
图|大唐
编辑|剑客XY
五年前,大家叫我“王参谋长”;而如今,人家叫我“老王头”……
说这话的,是已经自主的退役军官老王。服役的时候,他是单位的参谋长,大家见面都是参谋长长参谋长短的叫着,老王也习惯了这种生活方式。
后来,老王转业了,选择了自主择业。因为各种原因,他没有选择继续就业,只是在朋友开的一个小商店里做兼职,做着朝九晚五、没事可干的日子。
生活自然是比较安逸的,但是老王的心里却一直有些不痛快。原来退役后,他经常参加老单位战友组织的聚会。刚开始大家见了他,都尊称他为“王参谋长”或者“首长”,有事也愿意打电话了解咨询,坐的位置也往往都在主宾位置,很是客气。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发现大家对于自己的方式逐渐发生了变化:从“王参谋长”变成了“王老兵”,从“首长”变成了“老哥”直至“老王头”,而打给自己的电话也越来越少,而聚会坐的位置,也逐渐往周边延伸,中间主宾的位置,留给了几个安置到政府部门,有这“长”那“主任”的退役战友……

虽然这变化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但是老王总觉得少了点什么。老王有时也觉得有些世态炎凉,不过后来也想通了。毕竟退役后的战友聚会,不仅仅是一个交流感情、回忆军旅的平台,也是一个大家各取所需、资源交换的机会。自己一个普通的自主择业军转干部,既没有转业战友的平台和职务,也没有那些创业成功战友的实力和财力,说白了没啥利用价值,自然被边缘化也是正常的现象。
一次老王谈起自己的经与,说大家还记得大话西游中,牛夫人的那段话吗?其实就是自己以及很多战友的退役后现实的写照:以前陪人家看月亮的时候,叫人家小甜甜,现在新人换旧人了,就叫人家牛夫人。
“小甜甜”变成了“牛夫人”,这样的表述其实很生动,也很现实。虽然很多战友没想过,也不承认,但是这却是我们很多人真正的退役生活。
比如老刘说,自己之前是单位的一支笔,是单位的笔杆子,单位所有的大材料、大任务都是自己负责的。结果没想到到单位后,虽然他也表达了自己的意向,也展现了自己的实力,但是单位领导却不管不问,安排的人感觉能力都不如自己,让自己有一种“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觉,一种从“捧若上宾”到“视若无睹”的落差,和牛夫人的感觉不是很类似吗?
比如小张说,之前服役的时候,自己出门在外坐车、旅游、住宿等基本都是免费,让人感到很是自豪和幸福。但是退役后,却发现这些待遇基本都没有了,就算有也达不到原来的标准。甚至自己想到一些车站的军人候车室休息,也被工作人员告知自己不属于优待范围,不是军人了。这样的感觉让人有一种“人走茶凉”的感觉,和牛夫人的感觉很类似。

陈老兵说,自己服役时候在艰苦边远,工资福利很高,每个月可以给家里打一笔不菲的收入。这也让自己在家里感觉地位很高,家里人都把自己当作主心骨一样对待。
可是后来自己退役了,也安置到一个事业单位工作。虽然工作稳定,但是工资收入却只有三四千的水平。由于自己的给家庭的贡献少了、力度降了,家里的很多需求自己都无法满足,家人多少都有些怨言。他自己说回来之后感觉自己的家庭地位逐步下降,已经没有了当初服役时候那般的高位,“我像不像牛夫人?之前服役时是家里的白月光,退役后就成了衣服上的白米粒,好现实呀!”
现实不?真现实。这样的落差,也让很多没有思想准备的战友在情感上受不了。一个战友说一次上级工作组检查,来的人竟然是自己曾经的下属。结果人家可不管曾经的关系,该是啥是啥,把自己狠狠“批评”了一阵,“这要是当年,他哪敢给我这样说话?可是现在人家是自己的上级,只能乖乖听着……”
当小甜甜变成了牛夫人,白月光变成了白米粒,首长、领导也变成了老张老刘的时候,作为即将或者已经退役的我们,又该如何呢?既然这小甜甜的身份肯定是保不住了,那又该如何做一个优雅的牛夫人呢?

其实归根结底,还是一个心态问题。这些现象,其实只是现役和退役在职务职级、身份地位、能力实力等方面的一种倒挂,是很多战友没有做好相关准备导致思想认识上的误差和误解。
想想,这又是大不了的事情。之前叫你团长主任,是因为你的职务,是对职务的尊重。而当退役后,职务没了,就只剩自己作为退役军人这个属性,叫你老王才是回归本质,水到渠成而已。
还有自己明明是大拿但是单位却当你是菜鸟的问题。也没啥想不通的,一个新人,一个还没被单位和领到熟悉的人,怎么可能立即把任务交给你,还是交给自己熟悉的人才放心。这里面,既有对能力不熟悉的问题,还有单位工作机制、人情世故等问题。所以没啥大不了,只要你有能力迟早都有发挥的空间。
至于那个战友所说的家庭地位等问题,其实建立的就是你的高工资上。当着基础条件失去的时候,自然附属的哪些待遇也就要消失或者降低。换做是你,你也是如此。
而这些变化,无论你想得通也好,想不通也罢,都是一个军人退役后面临新环境、新情况、新单位后的必然反映和结果。如果现役和退役时一个样,反而不正常了。

有想不通、看不惯的,自然也有无缝连接,乐在其中的。比如逐月的大军,退役后应聘到了一家公司工作,一个普通的岗位。结果上班之后他发现,公司的负责人竟然是老单位的一个军士。这样的反差,大军看得很开。服役时候你是军官他是士兵,因为这是工作;退役后他是老板自己是员工,因为这是生活,“自己的兵干得好,自己也光荣,不挺好的吗?”
笔者知道,一些战友之所以很在乎这样的变化,很希望现役退役没有落差,其实还是军人的这份尊崇太有获得感和幸福感了。当军人的待遇越来越好,工作的获得感越来越足,社会对于军人的尊崇成色越来越到位的情况下,相信大家都会习惯了这种方式和状态,猛然间发现这种生活状态和方式减弱了、取消了,自然就有些习惯不了、准备不足了,也就有了小甜甜变成牛夫人的感觉了。
其实不管是牛夫人还是小甜甜,你还是你,没啥大不了的。也许牛夫人,才是我们退役后应有的状态。再或许,牛夫人,不也是我们本色的身份吗?

当然,笔者还是要给即将或者已经退役的战友提个建议:
一是要端正心态,退役没啥大不了的,就算有变化落差也是合理正常的。如果你服役时候是团首长,不可能你退役后还以首长的属性去要求大家。也许老王、老张这样的普通身份,才是退役后我们的正确位置。
二是要理性对待。就是多从积极、乐观的角度看变化,多看自己的收获,不要总盯着自己失去什么。比如你觉得家庭地位下降了,但是你没发现你可以天天回家、陪伴家人了?比如你觉得社会轻视自己了,其实你没发现只不过换了一个方式和标准去保障了?
三是借力用力。比如国家给大家设置了一些适应期,组织了适应性培训,就是要给大家一个缓冲的过程。一些地方还组织了心理疏导等服务,大家可以借力用力,让自己更好适应退役生活。
四是科学处置。比如转移法,把精力放在其他地方,这种焦虑就少了。再或者找到人生新的发力点,用新的成绩赢得大家的尊重。再或者一些战友觉得得不到重视,其实放一放或许更好,为将来打基础。
金戈铁马入梦来。想那么多,洗洗睡吗。又是老王,小张的,故事里的事,看个笑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