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茶这么甜,是加了糖吗?什么才是判断一款白茶好坏的最优标准?

小陈茶事 2025-01-05 22:30:37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大鱼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去茶博会的时候,一群懂茶的、不懂茶的、半懂茶的、不懂装懂茶的,在一起喝茶。

盲品。

十来张桌子,每张桌子上摆了四五只审评杯。

但凡是愿意参加喝茶答题的,都可以领一只小小的塑料杯子,一桌一桌,一碗一碗去喝,去闻。

每桌的一排茶当中,有一款是品质最佳的,答对了,就算是中了一题。

答中五道题,便可以领到小礼物一枚。

属于半游戏半竞技的性质。

于是桌前围满了人,一时间七手八脚,抢着装汤揭盖闻香者众。

懂茶的想检验一下自己的水平有没有退步,不懂茶的想上去观摩学习,半懂不懂的想精进一下,而不懂装懂的一看人多,高兴坏了,这不又到了本大师显摆自己专业水准的时候了么?

捋了捋胡子,举杯钻进了人群中。

哪儿人多,往哪儿钻。

《2》

村姑陈也去凑了热闹。

理由跟大家略有区别,只是想去看看,闻闻,喝喝别人家的白茶是什么样的。

知道市场上的茶都是什么味道,才知道茶友们平时面对的都是什么样的市场环境,遇到的都是什么样的茶品。

老远看见第一桌,挤满了人。

刚出汤不久,热腾腾的,大家都在抢着给自己舀茶汤,抢着闻审评杯的盖子。

走近一些的时候,听到有几位在评价。

说,这茶好甜,嗯,不错。

另一位附和,对,甜,好喝。

第三位一听这两位的评价,赶紧喝掉自己杯中的余汤,清空了杯子之后,也去舀被评价“很甜”的那一碗汤,迫不及待地喝了一杯。

然后略带激动地表达,确实很甜。

这个小团体站了一会儿,喝过了这一桌的所有茶,并提交了答案,但显然不对,果断撤了,转战下一桌去。

离开的时候还在窃窃私语,你说白茶这么甜,是不是加了糖?

村姑陈也舀了那碗茶汤,少少一点倒在杯中,细细啜着。

还好,不算甜,入口略厚,清鲜度略弱,滋味感较强,毫香几乎没有——忘记说了,这一桌都是白毫银针。

但几乎没有在哪一款茶的盖香上与汤水中,闻到和喝到浓郁的毫香。

都太清,太薄了。

像是炊烟,一吹就散。

《3》

其实有很多从前没有喝过白茶的人,或者刚开始喝白茶但喝得不够多的人,他们对于白茶的认知,有一个固化的标准,那就是,甜与不甜。

好似上山去找井水,找到之后的第一反应就是问,这井水甜么。

仿佛甜,才是山泉水唯一存在的价值与意义。

其它的比如鲜,比如清,比如冽.....都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于白茶而言,其实甜,并不是它唯一的评价标准,甚至,甜,都不是它主要的评价标准,进不了白茶官方评价体系序列的前五前六。

这话有点打击人,甚至打击面比较广。

但事实就是如此,不会屈意逢迎,亦容不得骄饰拒听。

白茶的官方评价标准,总结下来,有四个字:鲜、香、醇、爽。

白茶加工工序简单,不炒不揉轻微发酵,人工干预少,最大程度地保持了茶叶当中全天然的营养成分,称得上一句“原汁原味”。

植物的原汁原味,可不就是鲜,可不就是香,可不就是爽么?

一个植物叶子新鲜采下来,没有用复杂的手法折腾它,只是帮它把水弄干而已,它自然是鲜的,香的,爽口的。

除非你让它沤青,渥堆,加重发酵。发酵成青茶、甚至发酵成红茶的程度。

那些喝起来口感不清爽的,浑浊感强的,快出水而滋味浓郁的,皆是被沤青与渥堆之故。

沤青与渥堆的白茶,若是散茶,气味会较为明显,闻盖香的时候一定能闻得出来。

那是一股下过雨之后又阳光普照时,你走进树林中去,闻到的潮湿霉烂的落叶的气味。

《4》

所以,评价白茶,跟甜没多大事。

我们喝白茶,也不要一上来就问,甜不甜——又不是买桔子。

回甘确实是审评一款茶好坏与否的指标之一,但并非先决条件,也非唯一条件。

回甘的好坏,回甘的速度只是一个辅助的判断指标,而已。

千万别让它喧宾夺了主。

白茶的工艺特征决定了,鲜香是它的气味特征的最基础元素,而爽口是它的口感特征的底层逻辑。

至于香,各种香氛的变化,各种香气的你来我往竞相登场,则是白茶香气绸缎上的一朵朵织锦。

绚丽夺目,彩光流转。

等有了上述指标的达成,我们再来评价一款白茶,入口的感受,这就是初学者总喜欢的,甜——它其实是回甘的一个分支,是汤水与舌上的物质交换之后,所生成的一种叫做“甜”的滋味感。

白茶的回甘好与不好,与它含有的可溶性糖的数量多少有关系,同时与喝茶的人的舌面的结构也有关系,比如味蕾是否敏感,比如喝茶之前有没有吃过影响味觉的东西,比如最近是不是身体湿气重舌苔厚....

白苔多的话,自然喝不懂那些灵敏似蝶的香气来。

但我们在评价一款白茶的时候,还是应该先去辨认它的香气、识别它的滋味感,再来感受它的回甘。

这是有顺序的。

有先有后,有重有轻。

别一上来就辨认甜度。

太辜负好白茶的好工艺了。

《5》

每种茶类的加工工艺不同,加工标准不同,是以,每种茶类成品之后呈现出来的口感与香气,都是迥异的。

唯其如此,茶界方才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白茶与他它不同,它的工艺最是简单不过,它的目标便是远古先民保存食物的基准要求——干。

不施以复杂的人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从这个层面上来理解,白茶的甜,无论是入口的甜,还是咽下后的回甘,都绝对不可能是人工添加了糖分之故。

难道一边日晒,一边给它抖点糖霜进去?抑或一边炭烘一边给它烘点糖浆?

那岂不粘住了厚厚的白毫,变成一串串白毫糖葫芦....

不建议拿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经验与习惯,来衡量专业领域的事物。

请放眼茶树们生活之处,那里有清谷幽岚,奇峰翠翘。

经无数的天气精华与钟灵毓秀所浇灌。

好白茶不加糖,它,自带鲜爽与回甘。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1 阅读: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