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不讲透视、时间错乱?不懂别乱说

一笑墨知 2024-10-12 16:38:46

PS:文章略长,近2000字,但干货满满,增长见识,望耐心观看。

如果以普通人的角度来看传统的中国画与西方绘画作品,西方画更能够被理解,更方便欣赏。相比之下,中国画似乎有很多有悖于我们日常看到的情景,例如在中国山水画中,后面的山不会被前面的山挡住;在花鸟画中,不同时节开的花同处一幅画中;人物画中,没有了光影,甚至连形体都没有勾勒完整……这真的是中国画不如西方画吗?

其实不然,这是由中国画独有的观察方法决定的。上一篇一笑讲了中国画家用主观结合客观的观察法,今天一笑就继续讲讲中国画家区别于西方画家的另一种观察法,看完后,你就会对中国画有更深的领悟,真正提高你对传统国画的欣赏水平。

(五代)荆浩《匡庐图》

刘旦宅《李白》

以大观小:山水楼宇的宏观视野

想象一下,你站在山巅,放眼望去,群山连绵,云雾缭绕,是不是感觉自己瞬间渺小了?中国画里的“以大观小”就是这个感觉,但画家们不是真的变小,而是心灵变得无比宽广,仿佛整个宇宙都装进了心里。宋代大画家郭熙就说了:“远望之以取其势,近看以取其质。”意思是要先从远处看,把握整体的气势,再走近了瞧细节。

宋代沈括也说过:“大都山水之法,盖以大观小,如人观假山耳。”

翻译过来就是,画山水时,画家不会死盯着一座山不放,而是把真山当假山看,心里装着整个山水世界,这样才能画出那种气势磅礴、意境深远的感觉。就像苏轼那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跳出小圈子,才能看到大格局。

这种方法,就像是站在泰山之巅,俯瞰脚下的万千景象,将广阔的山水尽收眼底。中国画家们喜欢用这种宏观的视角来捕捉大自然的气势和生命力,他们的画面常常能够展现出超越视觉极限的广阔景象。

最典型的莫过于《清明上河图》。这幅画通过不断的视点移动,展现了汴京的繁华景象,从郊外的宁静到市井的喧嚣,画面上的每一处细节都透露出画家对宏观世界的深刻理解和把握。

(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

以小观大:花鸟草虫的微观洞察

如果说“以大观小”是环顾四方,统揽全局,那“以小观大”就是小处着眼,以管窥豹了。

“以小观大”是中国画观察方法的另一面,它强调的是通过细微之处来体现整体,就像是通过一片树叶来感受整个秋天的气息。

比如在画花卉时,画家会细致入微地描绘每一片花瓣,每一根花蕊,这种对细节的关注,使得画面虽小,却能展现出生命的宏大。

顾恺之画裴楷,连脸上的三根汗毛都不放过;欧阳修那幅牡丹下的猫,通过观察猫眼黑睛的变化,就能判断出这是正午时分的猫。这种“以小观大”,不仅是对细节的极致追求,更是通过微小之物,折射出生命的大智慧、大自然的奥秘。

宋徽宗 工笔画鸟

以短现长:浓缩岁月的精华瞬间

中国画的观察方法不仅体现在“以大观小”上,还表现在对表现对象的长期观察上。

自然界的万物都是在变化之中的,或光怪陆离,瞬间万变,或日积月累,逐步发展,这种自然属性对于绘画来说很不友好——你一个静止的画面如何表现动态的变化呢?

中国画就巧妙的破解了这一难题。

中国画是基于“写意性”的艺术观基础之上的,注重的却是物象的本质与常态之间的关系,并不受时空的限制。山水画家可行万里路,对山水景象常年观察,四季琢磨,分析比较,去粗存精,将山水的典型特征与变化规律,通过概括与综合在画面上表现出来。例如北宋杰出画家、绘画理论家郭熙就在其《林泉高致》中记总结道:“春绿、夏碧、秋青、冬墨”。“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

同样,画花草需要对花卉的整个生命过程有了一个直观的、完整的观察过程,画树木也得从春天的新芽嫩叶,夏天的青翠欲滴秋天的黄叶飘飘,直至观察到寒冬的枝干裸露,从而准确地把握景物的情态与变化规律。通过长期的观察,才能从本质上得心应手地掌握生活物象的典型特征,为其传神。因此,中国画才可以肆无忌惮的将不同季节盛开的花、结出的果画在同一幅画上,将所画对象最美好的瞬间定格在同一作品之中。

明 周之冕 百花图(部分)

中国画的观察方法,无论是“以大观小”、“以小观大”还是“以短现长”,都体现了中国画家对于自然和生命的深刻理解,他们追求的是一种超越形式的精神境界。东西方观察方法的差异,不仅是艺术表现手法的不同,更是中西方哲学思想和世界观的体现。如今,越来越多的画家开始尝试跨文化的融合,有的在西方油画中融入中国画的意境,有的在国画里借鉴西方的光影处理,创造出新的艺术风格。这正如宏观与微观的交织,让艺术的天空更加绚烂多彩。

0 阅读:3

一笑墨知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