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痛”听起来好像是孩子长高的标志,但实际上,目前的证据告诉我们这两者之间并没有直接的联系。你是否好奇,如果生长痛并不预示着长高,那么它到底是什么?孩子长高的认知误区又有哪些?今天就来一次讲清楚,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儿童时期,生长痛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主要表现为孩子的膝关节周围或小腿前侧感到疼痛,有时踝关节或足部也会受到影响。如果没有明显的外伤史,经检查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性后,一般都可以判断为生长痛。生长痛在3至12岁的孩子中最为常见,男孩和女孩都有可能出现,研究显示,大约10%-20%的学龄儿童受到这个问题的困扰。
生长痛有哪些特点?生长痛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其特征有以下几点:
疼痛往往在夜间出现,呈现间歇性,并且容易频繁发生;痛感通常表现为深部的钝痛或痉挛痛,剧烈程度因人而异,有的儿童可能只感到轻微的不适,而有的则可能会因为疼痛而哭闹,甚至在夜间被痛醒;疼痛位置通常发生在腿部,但具体位置不固定,表现出一种游走性,可能在不同时间影响不同部位。值得注意的是,生长痛的确切原因尚不清楚,尽管目前许多专家学者认为生长痛的主要原因为孩子生长发育期间骨骼生长速度,与局部肌肉,肌腱的生长速度不相协调,从而导致了生理性牵拉性的疼痛,但遗传因素、活动量过大、维生素D缺乏、情绪因素等也有可能导致生长痛。
孩子长高的认知误区许多家长由于对儿童生长发育的知识不够了解,容易受到网络上不准确信息的影响,这可能导致他们对孩子的生长发育产生误解,有时甚至可能无意中对孩子造成伤害。那么,孩子身高发育还有哪些误区呢?
1、月经来后不再长高。女孩一般在青春期的某个时刻经历月经初潮,这通常发生在大约11至13岁。月经的到来是女性生殖系统成熟的标志,同时也意味着骨骼生长板开始逐渐闭合,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身高的增长速度。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月经的来临仅是青春期发育的一个部分,并不是直接导致身高停止增长的原因。
2、物理疗法。市面上一些所谓的“增高器”或牵引装置,它们声称可以通过施加机械力来拉伸骨骼,从而增加身高。然而,这些装置缺乏科学依据,并没有经过严格的临床验证来证明其效果。而且,错误的使用这些装置还可能带来严重的风险,比如损伤脊柱和关节。
3、滥用增高药物。一些家长为了促进孩子的身高增长,可能会考虑使用含有生长激素的药物。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生长激素需在正规医院儿科医生的必要性评估和指导下使用,否则可能导致内分泌失调,引发一系列副作用,带来健康风险。
4、不合理的饮食。不均衡的饮食习惯,例如过量摄入高糖和高脂肪食品,而缺乏足够的蛋白质和维生素等必需营养素,会对孩子的正常生长和发育产生不利影响。
如何科学促进儿童身高增长?担心孩子不长个或长得慢,可以从以下三点入手:
1、饮食。均衡、充足的营养是生长发育的基础,应保证一日三餐、定时定量、饮食规律,能量和营养素摄入充足。做到食物多样,每餐的膳食应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畜禽鱼蛋、奶和大豆等食物中的3类及以上;每天食物种类达到12种以上,每周达到25种以上。
2、睡眠。充足的睡眠是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和生长发育的重要保证。2~5岁儿童每天睡眠时长应为10~13小时,其中包括1~2小时午睡时间;6~12岁儿童每天睡眠时长应为 9~12 小时,13~17 岁儿童青少年应为8~10小时。
3、运动。适宜的身体活动可促进骨骼和肌肉的生长发育,有助于身高增长。建议2~5岁儿童每天身体活动总时间应达到3小时,每天户外活动至少2小时,其中中等及以上强度身体活动时间累计不少于1小时。6~17岁儿童青少年每天累计进行不少于1小时的中高强度身体活动,对于生长迟缓的儿童青少年,每周还应有3天强化肌肉力量或骨健康的运动(如拔河、跳远等)。
此外,对于长期生长发育不理想、改善效果不明显或疾病原因导致生长迟缓的孩子,家长应及时带其到医院就诊。
通过今天的分享,家长们有没有对孩子的长高有了一个更清晰的认识呢?如果家长希望孩子健康长高,应该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避免因追求身高而忽视了对孩子整体健康的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