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这天,贵州原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孙绍雪被"双开"的消息,像块热年糕似的在街头巷尾传开了。这位78年生的女干部,从乡镇小职员到副厅级官员,22年间换了11个岗位,平均两年升一级,这速度够快的。
1998年刚参加工作时,她只是永温乡党政办的小文员。可转眼2001年就成了副乡长,2008年当上乡党委书记时才30岁。2016年后更是连跳三级,42岁就坐到了市委常委的位置。
关于她的发迹史,坊间流传着各种版本。有人说她早年结识过某位落马高官,有人翻出她与2009年因受贿被判刑的黄瑶是同乡。这些传言就像早春的雾气,看得见却摸不着。不过通报里"搞政治攀附"四个字,倒像是给这些猜测开了道门缝。
当年黄瑶的案子确实轰动一时。那位从小学教师做到省政协主席的官员,最终因受贿千万、包养情妇栽了跟头。他那些"干女儿"的故事,至今还是茶余饭后的谈资。但要说孙绍雪和黄瑶真有瓜葛,目前也就是捕风捉影的事。
翻看孙绍雪的公开履历,确实称得上"年轻有为"。主政清镇市期间,在媒体前总是一副干练模样,可谁能想到,说着透明执政的人,自己却走进了阴影。
通报里"道德败坏、品行不端"的评语,与往日形象形成刺眼对比。她肯定是常出入高档会所,穿戴都是奢侈品牌,真倒是应了那句老话,穿金戴银的,未必是清官。
值得玩味的是,她在云岩区当副区长时分管过招商引资,在清镇市当过三年市长,这些可都是实权岗位。通报特别提到"在党的十八大后不收敛、不收手",说明反腐利剑早就悬在头顶,可有人偏要往剑刃上撞。
如今回看这位女厅官的坠落轨迹,倒像面照妖镜,映出些值得深思的东西。她曾今的政绩光环却没能挡住贪欲,就像再好的胭脂也盖不住溃烂的疮疤。
笔者认为她刚当乡长的时候估计也是经常走村串户,只是后来官越做越大,轿车玻璃却越贴越黑,估计连去菜市场调研都要清场。
孙绍雪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落马官员。如今在贵州,新任干部上任要先参观反腐展,手机里装着"廉政云课堂",连村干部都要报备婚丧嫁娶。这些变化像春雨般细密,虽不能立竿见影,但终究在浸润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孙绍雪的结局,给所有为官者敲了记警钟。从乡镇文书到市委常委的路,她走了22年;而从巅峰跌落,只在一纸通报之间。这其中的得失账,不知有多少人真正算得明白?
老百姓常说"当官要当得踏实,睡觉才睡得安稳"。这话朴素,却道出了为官的真谛。反腐不会停止的,那些还在搞"小圈子"、打"擦边球"的人该醒醒了,今日你看他人高楼塌,莫忘自己也是楼中人。
女人坏起来,男人根本不是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