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心做人,你简单了,世界也就简单了

鹰瞳的世界 2024-12-19 08:39:13

我历来慨叹做人的艰辛,迄今为止这一看法也不会有多大改变。

因为做人是单方面的事,最易陷入自我陶醉,譬如丑女人偶然做了新娘,在旁人眼中的地位虽不大有所改变,但自感的风光多尤为怡然。做人的自我感觉较之公众认可一般都是背离的,所以想尽一切办法意欲显赫起来的人多不得志,而在人群中生存的空间也会越来越窄,最终不得不对天长叹,天下之大,容身何其艰难。

慨叹做人的艰辛▲

所谓做人不外是有一个好的人际.

象做蜜饯的瓜果,浑身沾满厚厚的糖汁,便是内里暗藏砒霜荼毒,也美滋滋地招人爱慕。或是一剂壮阳的方子,不仅能给真正的患者解除疾痛,也使市井凡俗津津乐道,苦苦寻觅而不计代价。

蜜饯——美滋滋地招人爱慕▲

一个人,是怎样成为人们之中的人呢?

笔者的意思是,我们生而为人,绝非孤独一人,是活于人与人之间,而作为人间之人,我们便要经历社化的过程,却又面对两难:我们如何既在社化之中,又可以活出真我呢?

怎样可以活出真我呢?▲

在此,唐代诗人韦应物给了我们一个想象。

他在《咏玉》一诗写道:“乾坤有精物,至宝无文章。雕琢为世器,真性一朝伤。”诗人赞美玉乃天地之间的灵物,又感叹美玉一经工匠的雕琢,反而失去了原来的灵性,成为了一般世俗的玩物。

若然我们想像一个人的社化过程,像工匠雕刻美玉,那么人的真我便在这过程中慢慢流失了,哪怕最后成为了他人眼中的一块玉,但“真性一朝伤”,便成为了世俗的一员。

唐代诗人韦应物▲

到了现代,德国哲学家尼采也有类似的感悟。

尼采认为,所谓忠于自我,并非要挖掘出一个自以为藏于内心深处的自己,而是要主动创造全新的自己,成为一个自己想成为的自己。

尼采相信,人是真我的创造者。然而,当这种“忠于真实的自己”被推至极端,那就是对社化的全然拒绝,而这样便很可能带来个人与社会的危机。

德国哲学家尼采▲

因此,当代加拿大哲学家查尔斯.泰勒(Charles Taylor)提醒我们:

“生活方式有很多种,你可以创造自我专属的,这也是社会的普遍要求,没人期待你去模仿他人的生活方式”,但“实现自我的过程并非单靠自己一人之力,而是与他人不断进行内在与外在的对话。”

泰勒的提醒教我们联想到,就算人的社化过程,真的如韦应物所言,像工匠雕刻美玉一般,我们也不必害怕自己的真我被雕刻走,因为重点是要找到一位懂得与美玉对话、能够看得见美玉本性的好工匠。

来自外界的善意批评,是好工匠;千篇一律的世俗观点,是坏工匠。两者之间,我们择善固执,乐于“变成”(becoming)的过程,才有机会以他人善意将自己雕塑成赏心悦目的美玉,而不至于成为一块黯淡无光的顽石。

加拿大哲学家查尔斯.泰勒▲

说到这里,感觉做人也要服从“黄金比例”原则。

比例感这个词,笔者曾经在某报纸财经版面看到的。编者的意思是个人理财分配要有合理的比例,类似人们通常所讲的“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意思。其实,我们的生活中,比例感无处不在,适用于方方面面。小到三餐饮食,多少肉蛋奶碳水蔬菜水果搭配,才是健康比例;人的日常生活静态与运动把握多少量度,动静结合,有张有弛……再大一点到我们怎样兼顾家庭与工作,怎样铺排自己的一生……

服从“黄金比例”原则▲

活到现在,感觉年龄上也要有比例。

人生百年,有多少年去打拼奋斗,负重奔跑;有多少年去减速慢行,徐徐观景;有多少年去归巢安歇,静思往事,如在目底。

在精力充沛的年龄,能飞多高飞多高,能跑多远跑多远,去见识世界,去量度脚力,去增益慧心。在能量渐收的年龄,盘点所拥有的底数,丈量曾经达到的最大半径,发现自己已经见过了最好的世界,去过了最好的地方,攀登到了能力所能企及的最高处,经历眼界见识已足够丰盈,此时就到了“习静”的年龄段。“安安静静下来,想一点儿事,读一点儿书,写一点儿文章”,一些故人往事,一些声音、一些颜色、一些语言、一些细节,逐渐在眼前清晰起来、生动起来。无事此静坐,一日似两日。

在精力充沛的年龄能跑多远跑多远,去见识世界▲

心思上也要有比例感。

年轻时打拼,就全心全意琢磨事业,不放过任何一件事,唯好唯美唯善,做出这件事的高度,做出自己的高度。“我们来到这个世界,就应该跟最好的人、最美的事物、最芬芳的灵魂倾心相见,唯有如此,才不负生命一场。”离开江湖时,不留恋高光时刻,要明白花无百日红,人生有涯,精力有局限。

留一些心思给亲人,多跟长辈聊,多陪孩子玩玩,在长辈有生之年、在孩子成长阶段尽可能多保存一些回忆。留一些心思给自己的心情,留一些心思给自己的健康,留一些心思给风花雪月等等与功利无关的物事……

留一些心思给自己▲

笔者喜欢汪曾祺先生所描述的那种样子:“

散步回来之后,我一直坐在这里,坐在这张临窗的藤椅里。”“每天早上泡一杯茶,坐在沙发里,坐一个多小时。虽是端然坐,然而浮想联翩。”“早晨在一瓣一瓣地开放。露水在远处的草上蒙蒙的白,近处的晶莹透澈,空气鲜嫩,发香,好时间,无一点宿气,未遭败坏的时间,不显陈旧的时间。我一直坐在这里,坐在小楼的窗前。树林,小河,蔷薇色的云朵,路上行人轻捷的脚步……”

汪曾祺文集▲

这一年“转战”很多国家,和旧友联系相约,眼下所有的见面,都是心甘情愿满心欢喜去约去见去奔赴去陪伴的人。

能将心愿规划进自己的生活,让每一次相聚相见都充满期待,留下回味。这样的比例感,是件多么令人开心的事!

让每一次相聚相见都充满期待▲

随着年岁渐长,我愈来愈不相信所谓的“来日方长”。

我们这一生会与许多人相遇,然后或者一直相伴,或者告别。某次如常的分别,在那些我们当时尚未意识到的时刻,在那些我们还想着来日方长的时刻,其实已经和很多人见完这辈子最后一面了。

想想有点伤感,但在熙熙攘攘的生活里,我仍然期待遇见更多的美好和感动,哪怕只是后来联系断了、再没见过。这种感觉,让我对于每一个相遇都格外认真,毫不敷衍地对待每一个我所欣赏所感念的人。这样的比例感,虽然零散,但林林总总也占据了生活中的相当部分。

愈来愈不相信所谓的“来日方长”▲

就像史铁生那句话所说,“被你改变的那部分我,代替你永远和我站在一起。”

“我经由光阴,经由山水,

经由乡村和城市,同样我也经由别人,

经由一切他者以及由之引生的思绪和梦想

而走成了我。

那路途中的一切,

有些与我擦肩而过从此天各一方,

有些便永久驻进我的心魂,

雕琢我,塑造我,锤炼我,融入我而成为我。”

作家史铁生▲

做人各有各的做法,本没有一定之规可以俗成。

庸人平平而过,大抵是前有近虑后无远忧,做起人来常左顾右盼,谨小慎微,遇有险阻时唯不敢越雷池半步,待生命走过春寒秋暑,方知平生好友无几,于众人眼中其生命的迹象如此这般而已。

智者远虑在前,忧患余生,唯恐天之苍苍,地不覆载,往往忘却做人的根本,于清高厌世中离亲叛众,人情疏远而孤苦零丁,大智不足而大愚过之,纵有生命的辉煌亦迟早被人潮所遗弃。

风雨人生路,苦乐心自知▲

南朝宋颜延之《陶徽士诔》:“弱不好弄,长实素心。”如此看来,素心做人,古往今来,格外追崇。

人,存一点素心,你简单了,世界也就简单了。

你简单了,世界也就简单了▲

《早行示同舟》赵蕃〔宋代〕

了了晴山见,纷纷宿雾空。樵归妇腰斧,渔罢叟收筒。但取登临适,何须吟啸工。平生钓台路,明日与君同。

0 阅读:0

鹰瞳的世界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