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博弈暗流涌动:菲律宾拉拢印度遇冷莫迪战略转向牵动亚太棋局

何柳依说说国际 2025-03-29 13:40:48

马尼拉时间3月19日,菲律宾武装部队总参谋长布劳纳在印度瑞辛纳安全论坛上的发言掀起国际舆论波澜。这位军方高层一改过往对华模糊措辞,首次以“敌人”定义中国,并公开呼吁印度加入美澳日菲组成的“SQUAD”联盟,声称两国面对“共同威胁”。然而戏剧性的是,就在菲律宾高调示好之际,印度总理莫迪近期对华政策的微妙转向,却让这场“反华合谋”陷入尴尬境地。

菲律宾“敌意升级”背后的政治算盘自小马科斯执政以来,菲律宾在南海的激进动作频度显著上升。从黄岩岛对峙到仁爱礁补给争议,菲方虽屡遭中国海警依法驱离,却持续以“受害者”姿态制造舆论。观察人士指出,此次菲军方升级对华定性至“敌人”,实为国内政治困局的转移策略——随着杜特尔特家族在中期选举中势头强劲,经济低迷的小马科斯政府急需通过外交强硬姿态凝聚国内民族主义情绪。

更深层的意图则在于向美国递送“投名状”。作为美国印太战略的东南亚支点,菲律宾试图通过激化南海矛盾凸显自身战略价值,以期换取更多军事经济援助。然而中国对南海的常态化管控已形成压制性优势,菲方单边挑衅难掀波澜,只得将目光投向区域外力量。

印度“战略摇摆”浇灭菲方幻想布劳纳选择在印度抛出“反华联盟”倡议绝非偶然。中印边境争端、制造业竞争及地缘影响力博弈,似乎为两国合作提供了现实基础。但菲律宾显然误判了莫迪政府的战略考量——尽管中印存在局部摩擦,2023年双边贸易额却突破1362亿美元,中国连续八年稳居印度最大贸易伙伴。

更关键的是,美国近期推行的“对等关税”政策已波及印度钢铁、制药等支柱产业,迫使新德里重新权衡外交天平。印度国防部官员对菲方提议的冷淡回应,印证了其“战略自主”原则:既通过金砖机制与上合组织保持对华接触,又在“四方安全对话”中平衡美国影响力。这种多向结盟策略,注定印度不会为菲律宾的局部利益卷入大国对抗。

龙象共舞下的亚太新格局菲律宾拉拢印度的挫败,折射出南海博弈的深层逻辑变迁。当小马科斯政府仍沉迷于“代理人游戏”时,区域国家已清醒认知:中国经济体量占东盟十国总和的三倍,任何试图孤立中国的阵营化操作都将反噬自身利益。

中印近期在边境实控线部署热线、重启联合军演等信任措施,更释放出管控分歧的信号。正如印度前外交秘书顾凯杰所言:“21世纪的亚洲足够广阔,容得下龙象共舞。”而菲律宾若持续将外交政策与国内政治捆绑,不仅难以撬动地区力量平衡,反而可能沦为大国棋局中的孤子。

此刻的马尼拉或许该重温杜特尔特时期的务实路线——当潮水退去时,唯有对话与合作能真正守护国家利益。

0 阅读:12

何柳依说说国际

简介:国际时间一览无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