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核心知识点!几个和田玉挑选技巧你知道吗,打造你的鉴玉眼力!

桥蕤看文 2025-01-25 13:56:53

年前有很多玉友一上来就问我:“大叔,什么样的玉才是好玉啊?”玉石的细节真聊起来,那可就三天三夜都说不完。 玉这个东西自古以来就不仅仅是块石头,它承载着咱们中华文化的精髓,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你要说它仅仅是透闪石、阳起石这些矿物成分?那也太小瞧它了。

咱们平时说的玉,主要包含软玉和硬玉这两大家子。软玉就是和田玉,无论白玉、青玉、碧玉、黄玉,都是玉石“伐木累”。硬玉翡翠主要来自遥远的缅甸,带着异域的风情。像是钻石、红蓝宝石、玛瑙、水晶这些,虽然也漂亮,但严格意义上来说它们属于单晶体结构的矿物,并不属于玉石的范畴。至于象牙、珊瑚、煤晶这些,那就更偏向于“有机宝石”的范畴了。

无论是软玉还是硬玉,大家对“好玉”的追求其实都差不多:质地要坚硬细腻,结构要致密,颜色要晶莹鲜艳,最好还能带着那么点儿“宝光”,让人一看就喜欢。评判一块玉好不好,通常要看它是否细腻匀润、色彩自然、质地坚韧且化学性能稳定。从这个角度来说,能满足这些条件的玉石,都可以称之为“好玉”,无论是翡翠还是和田玉。两者虽同为玉石,但内部结构和质感有所不同。

辨别和田玉的第一关,或者说能唬住大部分人的材质其实很简单,就是非晶无机非金属材料——玻璃,因此我们必须要先迈过这一关,玻璃该如何判断呢?

雕工粗糙

玻璃质地脆硬,结构疏松,是无法承受高浮雕和圆雕的精细加工。因此,一般的玻璃仿玉制品雕工都较为粗糙,细节经不起推敲,也不会有太好的工艺,基本上不是做镯子就是做一些低端的神佛件来冒充碧玉。

气泡特征

仔细观察玻璃仿玉时,会发现其内部常有大大小小的气泡存在。使用放大镜在光线下查看,如果能找到哪怕一个气泡,就足以证明它是假货,因为和田玉内部是不可能有气泡的。

色泽单薄

玻璃仿玉通过添加化学氧化物来模拟玉的颜色,但无论是染成红玉、蓝玉还是祖母绿,它们的色泽都显得单薄、极不自然,颜色过度均匀,缺乏天然玉石的油润感和浑厚质地。

在玻璃关之后,才是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的几个细节:

一、盲目追求完美净度不可取

很多刚入门的玉友在挑选和田玉时,常抱着“完美主义”的心态,让商家找的玉石必须没有一丝瑕疵。但我们要想想看,天然和田玉经过亿万年的地质变化而形成,其中难免会带有天然的裂纹或包裹体、矿物杂质等。这些“缺陷”确实影响了玉石的美观,但一般对耐久是没影响的,甚至在某些情况下还会增加玉石的独特性。猫眼效应和星光效应的形成,正是因为玉石内部独特排列的天然包裹体所致,前面和玉大叔说了,重要的是理解和田玉的自然属性,而非一味追求“无瑕”。

二、关于“籽料”和“山料”的争论

这几年在互联网上,籽料一直被赋予了极高的地位,许多人甚至认定“玩玉不玩籽料,纯属白忙活”。在大叔看来这种观点未免有些片面。早些年籽料凭借其天然的油润感和稀有性,在市场上风头无两。可是现在挖籽料的难度可比十几年前大了许多倍,普通玩家想要入手一块好的籽料,动辄需要几万甚至数十万,这使得许多人望而却步。最关键的事在成品阶段,山料品质并不完全逊色于籽料。特别是一些高端的山料不仅质地细腻,且性价比更高。因此在我们行业内花钱硬上籽料作品,真心不如买瑕疵很少的山料。

三、不要暴露“新手身份”

由于在网上选购玉石和玉商是不见面的,因此很多新手会下意识地对商家说:“我没买过玉,您帮我挑个好的吧。”这句话看似坦诚,却无疑暴露了自己的身份,让商家有机可乘。玩玉是一场博弈,既要与商家斗智斗勇,又要通过自己的判断来挑选心仪的玉石。

有一些料子比如青海料的新料、广西大化料、罗甸玉,就是专门给小白准备的,进货价低廉,肉质细(广西料)或者白(罗甸玉),实际上这些“优势”是因为某些特殊产地的料子含有其他的杂质导致的,并不是本身透闪石足够精纯,因此产地虽然不是唯一的考量,可小众的产地一定是有问题的,新手不要随意暴露弱点,用合适的预算交给玉商帮忙就行,不要多说无益的话。

小店一定卖假货?大店一定靠谱吗?

很多人刚接触和田玉时,有这样一种心理:“吃饭我挑人多的店,买玉我选广告响的”会选择到商场里的大牌珠宝店购买,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买到真货。诚然,大品牌的珠宝店在材质真伪方面更有保障,金是真金,玉却不一定是好玉,价格肯定更贵,毕竟租金、人工等成本都摊在了商品上。反而是专门出售和田玉的小商家,甚至是专门出售垂直类目的玉商(比如专门卖玉镯的供应商)可能藏有性价比极高的精品,价格至少比大店便宜一半,当然如果您是富婆的话......请立刻联系我!

以上这些技巧都很简单,玩和田玉,不仅仅是对玉石的挑选,了解玉的特性,学习鉴别技巧,培养自己的眼力,最后再加上一点点对人心的理解和揣摩,和玉大叔相信大部分玉友还是可以找到品质不错的玉石,抱得美玉归。

0 阅读:1

桥蕤看文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