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吉祥和葛延同是出自滦州的太监一个两次谋反一个忠心为国

代梅说历史 2023-09-10 14:37:00

说起大太监曹吉祥,稍懂点明朝历史的都知道,发动夺门之变,把当朝皇帝明代宗朱祁钰拉下了马,是明英宗复辟成功的第一大功臣,后来又想故伎重演,想把明英宗拉下马,但最终以失败告终。曹吉祥是中国历史上著名太监之一。电影《新龙门客栈》里的曹少钦,人物原型可能就是曹吉祥或者曹吉祥嗣子曹钦。

《新龙门客栈》故事发生在景泰年间,景泰就是明代宗朱祁钰的年号。土木堡之变,明英宗朱祁镇被俘,于谦等人推举明代宗朱祁钰登基,年号就是景泰。同时于谦等人成功组织起历史上著名的北京保卫战,击退了瓦剌大军。

瓦剌大军退回去后,认为明英宗朱祁镇已经没了什么利用价值,就把他放回去了。明英宗回到京城以后蛰伏了一阵子,后来在曹吉祥和石亨的帮助下,发动了夺门之变,帮助朱祁镇重新夺回皇位。

历史上的曹吉祥,有一个嗣子叫曹钦,与曹少钦仅一字之差,而且曹钦确实曾经打算谋反,但是不是在景泰年间,而是在明英宗的天顺年间,最后谋反失败,曹钦投井自尽。不过历史上的曹钦不是太监,而是明朝官员,官至都督同知,封昭武伯。

今天要介绍的是另一位与曹吉祥同一时期,而且是同乡的太监葛延。曹吉祥和葛延都是滦州人,就是现在的河北省唐山市下辖的县级市滦州市。曹吉祥是滦州什么地方的人不太清楚,但是葛延有明确记载就是滦州市榛子镇葛庄村人。

与曹吉祥两次叛乱不同,葛延则是个忠心耿耿,为大明朝立下大功的忠心太监,在北京保卫战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瓦剌发兵围攻北京,首先就要拿下沿途的重要军镇,而非常关键的宣府却迟迟攻不下来,为了拿下宣府,瓦剌头领也先把明英宗朱祁镇带到阵前,让朱祁镇叫开城门,但是守城的将士并没有按照朱祁镇的要求打开城门。也先大怒,命人攻城,但是结果还是以失败告终,没办法,也先只好带着瓦剌军绕过宣府,直接攻打京城。

但是西北重镇宣府还在明军手中,瓦剌军瞻前顾后,兵力受到很大牵制,而且有可能被彻底断了后路,在北京城下战事不利时,不得不草草收兵。所以宣府的存在,对粉碎瓦剌军围攻京城,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而镇守宣府的明朝将领就是罗亨信,与其配合防守宣府的另一支力量就是神机营。

神机营是明代京城禁卫军中三大营之一,是明朝军队中专门掌管火器的特殊部队。神机营担负着“内卫京师,外备征战”的重任,主管操练火器及随驾护卫马队官兵,是皇帝直接指挥的战略机动部队。神机营与明初创编的卫所驻军的编制不同,其最高编制级别为营,营编提督内臣2人、武官2人、掌号头官2人。

而太监葛延,就是当时的神机营统领。根据罗亨信的《滦州葛氏先茔碑铭》记载:“盖公自少入事内庭,服膺列圣之训,忠孝之大闻之有素。逮领神机出镇于斯,余二十年边疆宁谧,政通而人和……。”

葛延与曹吉祥都是在明英宗时期和明代宗时期做太监,而且都是滦州人,两个人应该熟识,但两人走向了完全不同的两条路,曹吉祥把明代宗拉下马,帮助明英宗复辟,后来又想用同样的手段把明英宗拉下马,结果计划失败,身败名裂。而葛延带领神机营镇守边关重镇二十余年,为大明江山稳固呕心沥血。

葛延老家在滦州市葛庄村,他在外多年,但是心系家人,他请罗亨信撰写了《滦州葛氏先茔碑铭》,并在家乡建造了一座高塔。

在当地流传着一个传说,每天晚上,葛家人都会在塔顶点上灯笼,葛延也会每晚在京城登上万寿山遥望家乡。但家乡滦州榛子镇葛庄村,距离京城170多公里,根本不可能看见塔顶的灯笼。

望乡塔在文革中被拆掉了,连塔基都被挖开了,什么都没有找到。葛氏先茔碑铭也被后人砸烂掩埋了。连碑文的全文都没人记得了。还好经过多番努力,在罗亨信留下的《绝非集》里找到了这篇碑铭。这篇碑铭不但对挖掘葛氏一族的历史渊源有很大帮助,对当地的地方史研究也有很大帮助。此前,《滦县地名志》记载,葛庄是明洪武年间建村,但是通过这篇碑铭可以了解到,葛庄早在辽金时代应该就建村了,葛延的祖籍是中山人,他是葛氏迁居到葛庄的第十一代,葛延的六世祖曾在元代至元年间做过石城令,所以葛庄建村,最晚也是在金朝中早期。

0 阅读: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