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3月,吕正操奉命前往美国夏威夷看望张学良,昔日故人再度相见,张学良心情大好,与吕正操谈论颇多。
提及西安事变时,张学良向吕正操透露了一个秘密:
“西安事变的主角是杨虎城,是他策划的,不是我。”
说完,张学良反问吕正操为什么加入共产党,吕正操给出答复以后,张学良微微点了点头,之后就再没说一句话。
这次会谈的内容略显奇怪,张学良为何要说出两句不相干的话呢?更奇怪的是后来张学良与杨虎城后人的会面。
1998年,杨虎城之孙杨瀚抵达美国,见到张学良时,张学良表现得十分平静,甚至不愿与杨瀚进一步交流。
面对张学良的冷漠,杨瀚十分不解,于是在回国后开始研究背后的原因,最后竟然发现了杨虎城死亡的真相。
西安事变发生后,杨虎城前往欧洲视察,蒋介石先是不允许杨虎城回国,可是很快又改变了主意,并设下了诱捕计划。
1938年初,杨虎城携夫人回国,自此被蒋介石软禁,蒋介石让一个排的宪兵队看守杨虎城,不给杨虎城逃跑的机会。
抗日胜利时,全国上下都沉浸在喜庆的额气氛中,蒋介石对杨虎城的怨恨减少了几分,对杨虎城的软禁标准也宽松了不少。
可惜好景不长,在1946年的政治协商会议上,中国共产党代表要求释放张学良和杨虎城,结果触动了蒋介石的神经。
蒋介石担心发生意外,就将张学良转移到了台湾,将杨虎城转移到重庆的秘密看守所,杨虎城彻底失去了自由的希望。
三大战役结束后,蒋介石被迫下野,李宗仁成为代总统,准备与中国共产党和谈,并打算按照要求释放张、杨二人。
蒋介石收到消息,立即让军统的毛人凤派人暗杀杨虎城,这次暗杀行动同样采取了诱骗的方式,杨虎城又一次上当。
1949年9月1日,军统人员将杨虎城带到重庆,当晚杨虎城就被杀害了,事后,蒋介石奖励了毛人凤一万大洋。
这次暗杀行动十分隐秘,负责执行暗杀任务的特务都不知道杨虎城的身份,以至于杨虎城死后很长时间,国共两党的干部才知道其中的真相,蒋介石为何要大费周章地处死杨虎城呢?
杨虎城之孙杨瀚长时间的研究,最终认为有三点原因:
一是蒋介石了解西安事变的整个过程,知道杨虎城是西安事变的策划者,因而坚持处死杨虎城,而没有暗杀张学良。
二是杨虎城与中国共产党交往密切,还曾提出过入党的请求,蒋介石认为两者“勾结”,最终导致自己兵败如山倒。
张学良与吕正操交谈时,之所以要说两句不相干的话,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毕竟蒋介石一直将中国共产党视为“心腹大患”。
三是蒋介石想通过暗杀杨虎城的方式,破坏李宗仁主导的国共和谈,让李宗仁下野,然后重新夺回国民党军政大权。
其实,蒋介石在下达暗杀命令时,还特意叮嘱毛人凤要做好善后工作,将现场伪装成共产党人杀害杨虎城的样子,意图栽赃嫁祸。
不难看出,蒋介石不仅心胸狭隘,记恨私仇,而且还包藏祸心,极具狠辣的手段,杨虎城根本不是其对手。
蒋光头就是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