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保毛主席进京,58年被连降10级,9年后给毛主席留绝命信吞枪

南书房 2025-04-08 21:52:30

1949年2月,北平和平解放,党中央决定进驻北平,并指示热河省公安厅做好准备工作,尤其是要布置好警卫力量。

时任热河省公安厅副厅长的王范接到任务以后,立即组织人手深入基层调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清除了大量敌特分子,同时布置了全面的警卫系统,还为中央机关选好了临时驻地。

党中央领导人进城那天,王范亲自乘坐吉普车为毛主席和其他领导人开路,整个过程井然有序,没有发生一丝意外。

作为我党内部的红色“包打听”,王范长期在白区从事地下工作,具有丰富的对敌斗争经验,曾在延安负责边区保卫工作。

早在1937年时,王范就在延安揪出了大量敌特分子,被授予“锄奸模范”的称号,毛主席一直记着这位革命功臣。

北平城内秩序稳定以后,王范又被派往华东局工作,协助陈毅一起接管上海,清除上海城内的敌特势力。

王范自然不会辜负组织上的期望,初到上海就抓获了大部分“反共救国军”的头目,为华东局顺利接管上海奠定了基础。

然而,王范顺利走过了革命战争的腥风血雨,却倒在了和平建设时期的“大跃进”运动中,最终落得一个吞枪自杀的结局。

1958年时,王范大胆上书,直陈“大跃进”运动的错误,被批为“右派分子”,上海市委将其下放到市郊的公社任副书记。

从上海市委委员变成公社副书记,王范职务级别连降十级,后来还是毛主席亲自过问,王范才被上海市委重新启用。

王范坚持真理,敢于直言的行为,感动了著名诗人郭沫若,郭沫若亲自跑到王范家中,挥笔为王范写了一首诗。

令二人没有想到的是,虽然王范顺利躲过了反“右”倾运动,但是还有一场更大的政治运动正在酝酿之中。

1966年,王范看着身边的同志都被打倒,心情非常沉重,并预感到动乱会给中国的发展事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为了防止动乱规模进一步扩大,王范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可惜这封信没有被送到毛主席手中,而是被别有用心之人利用。

没过多久,“造反派”冲入王范的家中,将王范劫持到学校内进行批斗,63岁的王范遭受了各种各样的折磨。

作为一位从革命战争中走过来的“硬骨头”,王范不甘受辱,回到家中就萌生了自杀的想法,下定决心以后,王范一口气写了两封遗书,其中一封遗书写给毛主席的自证信。

在这封信中,王范用共产党人最后的气节解释说:

“我问心无愧,从未对不起党和组织,是坏人在利用错误的极端路线,我只能洒尽最后的热血,为党尽忠。”

写完两封遗书之后,王范在家中的椅子上整整坐了一夜,直到第二天中午,在“造反派”即将上门时,王范吞枪自尽。

为了捍卫真理,不惜以命抗争,王范就这样含冤离开了人世,此后整整十年时间里,王范一直背着畏罪自杀的指责。

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党中央为历史冤案平反,王范才恢复了名誉,江苏省委给王范一生作了评价:

“胸怀坦荡,光明磊落,刚正不阿,无私无畏。”

3 阅读: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