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七点,金美善对着宿舍里巴掌大的镜子抿了抿口红。这支迪奥999是上个月在罗先特区的免税店用外汇券换的,此刻正与她褪色的校服领口形成微妙对峙。这个平壤外国语大学汉语系大三女生,熟练地把LV Neverfull手袋里的《中朝词典》往深处塞了塞——今天她要去高丽酒店兼职,不能让外宾看见课本边角的磨损。
(图:平壤女大学生清晨对镜梳妆)
暗流涌动的象牙塔在万寿台喷泉广场,我遇见了美善的室友朴慧琳。这个来自南浦的姑娘正用华为手机给中国游客拍照,镜头里她笑靥如花,手机壳上却印着"一心团结"的红色标语。"我们学校每个月要交30斤粮票当学费。"她撩起传统长裙的瞬间,露出若隐若现的香奈儿双C踝链,"但能在平壤读书的,谁家没点门路?"
这话倒不假。美善的父亲是贸易省科员,慧琳的叔叔在元山港海关,就连总穿回力鞋的崔英爱,她母亲也是开城工业园区的缝纫组长。这些天之骄女们白天在教室用朝鲜版微信"光明网"刷题,夜晚却躲在被窝里看《来自星星的你》——平壤电视台信号屏蔽不了的U盘,正在女生宿舍隐秘流通。
(图:朝鲜大学生使用的电子设备)
高跟鞋上的突围战周六的黎明,美善总会提前两小时起床。她轻手轻脚绕过宿管大妈,把Christian Louboutin红底鞋塞进帆布包,踩着配发的黑布鞋溜出校门。在苍光大街的公共卫生间完成换装后,这个素面朝天的学生妹瞬间变身涉外酒店大堂的"门面担当"。
"欢迎来到平壤!"她字正腔圆的普通话常让中国客人愣神。但美善清楚,真正值钱的是藏在制服口袋里的东西——印着电话号码的便签纸。上周,她刚帮某个上海考察团牵线买下五百吨松茸,提成抵得上父亲半年工资。
(图:朝鲜涉外酒店服务员工作场景)
口红经济学在平城百货的化妆品专柜,我见识了朝鲜特色的消费升级。售货员李贞淑正在给主妇们讲解:"春香牌面霜含有人参萃取物,但雪花秀的保湿效果更..."突然响起的手机铃声打断了她,柜台下亮起的屏幕显示着最新款三星折叠屏。
这些穿金戴银的柜姐,清一色都是平壤金日成综合大学的在读生。贞淑偷偷告诉我,她们月薪的60%要上交学校,"但帮客人代购中国面膜的抽成,足够买十支杨树林口红"。说这话时,她手腕上的卡地亚蓝气球手表正在玻璃柜台的反射里幽幽发亮。
(图:朝鲜商场化妆品专柜)
婚恋市场里的硝烟夜幕降临时,美善在纹绣水上乐园的更衣室叹气。闺蜜顺英刚发来消息:人民军某军官儿子看上了她,但要求婚后必须辞去导游工作。"他家在南山洞有分配的三居室,可我就想攒钱去北京读研..."泳池另一端的军官太太们正用审视的目光打量年轻女孩,她们脖子上的金链子比大同江水还沉。
在金星学院的政治经济学课堂上,教授还在强调"先军思想下的家庭伦理"。但女学生们笔记本下压着的,是从丹东走私来的《时尚COSMO》。美善用红色圆珠笔在"独立女性"的标题旁画了颗爱心,笔尖却戳破了杂志内页的香奈儿广告。
(图:平壤现代化住宅区)
两个世界的裂缝当我最后见到美善时,她正站在主体思想塔下给欧洲游客讲解。阳光掠过她耳畔的施华洛世奇水晶耳钉,在讲解词"艰苦奋斗"的尾音里折射出七彩光斑。傍晚收工时,这个会四国语言的姑娘小心翼翼把LV包里的口红换成《金正日选集》,踩着细高跟走向配给站——那里有她本月最后五斤玉米配额。
夜色中的平壤街头,女大学生们的身影在霓虹灯下忽明忽暗。她们脚上的Jimmy Choo在石板路上敲打出时代裂变的节奏,而书包里震动的手机,正收到罗先特区发来的最新潮牌代购信息。这些游走在意识形态与物质诱惑之间的红颜,或许正在用香奈儿粉饼书写着这个国家最真实的改革注脚。
(图:平壤女大学生夜归场景)
朝鲜农村
读者朋友们,你们是否也在旅途中遇见过这样充满张力的青春面孔?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眼中的朝鲜故事。下期我们将揭秘平壤神秘的地下音乐圈,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