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类真题速递
谈谈短视频如何讲好中国故事
真题出处
1
题目来源:实务题(中央民族大学广电840)
2
答题思路:关键词为“短视频”和“讲好中国故事”,从短视频的特点出发谈论如何中国故事,言之有理即可。
参考答案
第5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92亿人,较2022年12月新增网民2480万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7.5%。在短视频已成为人们日常文化消费形式和重要网络文艺形态的当下,如何借助短视频反映时代精神、讲好中国故事成为需要讨论的重要课题。
一、 平民化视角策划选题
在社交空间中,人们更关注与自身生活、工作相关的内容。相较于宏大叙事,平民化叙事更容易产生“爆款”。所以,以平民化视角策划短视频的选题更能产生传播力。所谓平民化视角,就是更多地关注社会生活和个体,反映普通人生活和社会普遍情感,以“小切口”反映“大主题”,在润物细无声中实现价值引领。比如,近些年来不少聚焦新时代奋斗者的短视频通过截取真实、鲜活的人物片段,讲述坚守本职工作的普通人的故事,以此折射中国式现代化历程,都取得不错的传播效果。其原因就在于,大时代中小人物的平凡与不平凡之处都更容易引发受众的广泛认同,从而更容易产生共鸣和共情。
二、建立与受众的情感连接
在社交媒体环境中,情感不仅是视听内容吸引用户注意力的核心方式,也是影响用户的核心要素。如果没有“引人入胜”的内容和具有感染力的表达,视听作品就很难在社交媒体上拥有传播力。而传播力是影响力的前提。这要求短视频的创作要加强情感表达,赋予作品沉浸式体验和互动性观感,与受众建立情感连接。《逃出大英博物馆》便是建立与受众之间的情感连接典型案例。该剧从“没有一个中国人能笑着从大英博物馆里走出来”的社会心理出发,将流失海外的文物拟人化,通过一封封家书传递流失海外文物的思乡之情,实现了与观众的情感共鸣。而该剧的发布时间又选在“大英博物馆失窃案”发生之后公众普遍关心中国文物的时间点上,更能够引起观众的普遍关注。
在短视频成为网络用户重要内容消费形式的当下,通过有意思、有意义的短视频传播中华文化、中国精神、中国价值是做好国际传播的重要路径。在此背景下,短视频创作者应提高内容制作标准、赋予短视频深刻文化内涵、强化与用户的情感连接,用有正能量、有感染力的作品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示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新传考研##胡师姐新传考研##新闻传播##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