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风向!25北师大新传真题和研究方向透露了这些备考重点!

妍芳新传 2024-08-27 20:05:07

马上进入9月的输出期,北师大新传的诸多优势不必多说。院校配置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网络素养、 数字传媒经济与认知神经传播、智能传播与计算传播、数字出版与数字影像传播、风险传播与数字治理5个学术科研团队,足够满足学子对前沿传播的深度学习需求。

北师大新传考研的方向较为简单,一边是学硕方向,一边是专硕方向,分数线逐年上升,平均每年上涨8分左右,实际的竞争压力也是肉眼可见。

因此,师姐狠狠催我给备考北师大的小伙伴们出一篇纯干货稿,文末可领北师大导师论文合集。本期推送涵盖内容如下:

01历年真题分析

02研究方向重点

03近年论文洞察

01

历年真题分析

洞察院校的考察方向,自然少不了历年真题。北师大新传考研真题的特点是:重视科技研究,重实务考察,关注新媒体产业及出版产业,且好处是不考新闻史、题量小。

北师大近三年真题速览:

2022北师大新传考研真题:

2023北师大新传考研真题:

2024北师大新传考研真题:

从往年真题来看,北师大的新传真题一贯注重技术研究和理论深度,如区块链、元宇宙、生成式人工智能等,都在导师们的研究领域中。对于前沿的传播现象如新闻回避、偶然性信息接触等也都有涉及。

同时,大家也要多多关注前沿的广电、出版产业的变化,特别是在媒体融合背景下、新质生产力下的多元发展。

考生们可以熟悉北师新传专硕和学硕的真题,交叉练习,不断提升日常学术积淀,以防不备之需。

02

研究方向重点

了解院校的出题重点,除了历年真题之外,最直观的就是导师的研究方向。因此我也把北师大的导师们的简介与介绍也做了整理!重点可以关注方增泉研究员、喻国明教授、张洪忠教授、李韬教授等的论文。

1、智能传播与计算传播方向代表导师:

张洪忠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北师大新媒体传播研究中心主任,传播学博士。

主要研究方向:传播效果测量、智能传播、传媒公信力

吴晔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北京师范大学计算传播学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市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青年创新人才。

研究方向:计算传播学教学方向:文科编程,数据新闻,大数据

闵勇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计算传播学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计算传播学、大数据分析技术、社交网络分析、复杂系统、人工智能应用。

许小可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计算传播学研究中心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主要从事计算传播学、网络科学、社交机器人、社会计算等方面的研究。

2、数字媒介经济与认知神经传播方向代表导师:

喻国明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传播创新与未来媒体实验室平台主任。

主要研究方向:新媒体研究、舆论学、传媒经济与社会发展、传播学研究方法

丁汉青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领军人才。

主要研究方向:媒介生产、媒介从业者、媒介版权管理、广告

3、风险传播与数字治理方向代表导师:

李韬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互联网发展研究院院长,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院长,中国社会治理研究会副会长,数字治理分会会长,《社会治理》期刊主编。

主要研究方向:数字治理、数字经济与产业政策、网络传播、数字健康等方面的研究。

徐敬宏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中华传播学会(CCA, Chinese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指导委员会成员及大陆负责人,中美富布莱特访问学者。

主要研究方向:新媒体与互联网治理、健康传播与跨文化传播、影视与游戏等。

闫文捷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省之江青年学者。

开设课程:社会科学理论前沿研讨(博士生专业学位课)传播学理论(博士生专业必修课)数字媒体与公共生活(博士生专业选修课)群体传播:理论与实践(中英双语)媒体与人类行为(中英双语)

周敏

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国际传播策略与效果评估研究中心主任。

主要研究方向:国际传播、风险传播、健康传播与新媒体研究等。

4、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网络素养方向代表导师:

方增泉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党委书记,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宋素红

新闻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媒介与性别、传播史、传播伦理法规

5、数字出版与数字影像传播方向代表导师:

秦艳华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

万安伦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学博士。

主要研究方向:

王长潇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新闻学博士。

主要研究方向:电视传播理论与业务、视听新媒体研究

更多师资信息可上院校官网做详细了解:https://sjc.bnu.edu.cn/sztd/jsdw/js/index.html

03

近年论文洞察

些年北师大以方增泉、喻国明、张洪忠等老师为主,发表核心期刊十余篇,内容有深度有高度,论文主要核心为:

一、生成式人工智能发展

二、未来传播学学科构建

三、事实核查的实践创新

四、数字治理的策略进路

五、风险传播下的信息管理

六、社交媒体文化

……

同学们可以围绕以上内容,结合论文阅读完善好自己的新传专题。

同时,近三年发表的重要文章已为大家整理好,文末有论文合集福利,大家别忘了领取哦~

以下是近三年老师们的部分重要论文,如有不准确的地方也欢迎同学们留言指出~

部分期刊论文:

喻国明,郅慧:《理解认知:把握未来传播的竞争重点、内在逻辑与操作路径》,《编辑之友》2023年第3期,第58-65页,CSSCI

喻国明,苏健威,杨雅:《行为传播学:未来传播学学科构型的核心范式》,《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2期,第32-44页,CSSCI

喻国明,刘彧晗:《从信息竞争到认知竞争:策略性传播范式全新转型——基于元传播视角的研究》,《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3年第2期,第128-134页,CSSCI

喻国明,陈雪娇:《认知传播学的范式演进、关键议题与技术逻辑——2012―2022年的10年回顾与未来展望》,《传媒观察》2023年第1期,第24-34页,CSSCI

喻国明,苏健威:《论游戏媒介驱动未来社会结构演化的基本逻辑》,《新闻大学》2023年第1期,第39-50+120页,CSSCI

丁汉青,韩玥:《事件与传播:网络暴力事件传播力影响因素分析——基于49例网络暴力事件的定性比较分析(QCA)》,《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1期,第183-192页,CSSCI

丁汉青:《机制与策略:网络情绪动员何以发生?》,《中州学刊》2022年第12期,第166-172页,CSSCI

李韬,冯贺霞:《数字治理的多维视角、科学内涵与基本要素》,《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22年第1期,第70-79+157-158页,CSSCI

李韬,冯贺霞:《平台经济的市场逻辑、价值逻辑与治理逻辑研究》,《电子政务》2022年第3期,第66-76页,CSSCI

周敏,林苗:《风险感知与自我效能的正和博弈——基于ELM模型的健康类信息搜索行为影响因素研究》,《新闻大学》2020年第9期,第38-55页,CSSCI

周敏,侯颗,王荟萃等:《谁才是风险的“放大镜”?——一项关于不同视觉媒介可视化方式对受众风险感知影响的实验研究》,《新闻与传播研究》2018年第2期,第34-48页,CSSCI

Zhou, M., Wang, M., & Zhang, J. (2017). How are risks generated, developed and amplified? Case study of the crowd collapse at Shanghai Bund on 31 December 2014.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SASTER RISK REDUCTION, 24, 209–215. SSCI

周敏,王阳,何谦:《风险传播图景中的童年:儿童影像的建构、再现政治与传播伦理》,《国际新闻界》2016年第12期,第54-75页,CSSCI

周敏(2014)著:《阐释·流动·想象:风险社会下的信息流动与传播管理》

Jinghong Xu, DifanGuo, Jing Xu & Chang Luo. (2023). How Do Multiple Actors Conduct ScienceCommunication About Omicron on Weibo: A Mixed-Method Study. 11(1), 306-322. SSCI

徐敬宏,张如坤:《未来已来:开放科学与定性研究——对30位中国传播学者的深度访谈》,《现代传播》2022年第4期,第11-18页,CSSCI

徐敬宏,张如坤,郭婧玉,巩见坤:《弹幕与规训:网络直播中的性别凝视——基于斗鱼大数据的分析》,《国际新闻界》2022年第4期,第146-167页,CSSCI

闫文捷,刘于思,周睿鸣:《事实核查:专业新闻生产者可为的创新实践——一项在线实验的启示》,《新闻记者》2023年第2期,第46-59页,CSSCI

闫文捷,李红涛:《汇入治理的数据行动——蔚蓝地图的连结想象与实践》,《新闻与传播研究》2022年第5期,第74-92+127-128页,CSSCI

闫文捷,刘于思,周睿鸣:《从“核查什么”到“谁来核查”:事实核查的边界协商及其规范性愿景》,《全球传媒学刊》2022年第3期,第156-174页,CSSCI

闫文捷,潘忠党,吴红雨:《媒介化治理——电视问政个案的比较分析》,《新闻与传播研究》2020年第11期,第37-56+126-127页,CSSCI

王蕊、常芷若:《信息过载与认知局限性:新冠疫情中真伪科学信息辨别与传播的影响因素研究》,《新闻与传播研究》2023年第1期,第17-33+126页,CSSCI

Wang, R., & Zhang, H., (2023). Who spread COVID-19 (mis)information online? Differential informedness, psychological mechanisms, and intervention strategies,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138, 107486. SSCI

Chin,Yik Chan (2023)”Rights to Data Access in the Digital Era: the Case of China”. in Minna Horowitz & Hannu Nieminen; Katja Lehtisaari; Alessandro D’Arma (eds.) Epistemic Rights in the Era of Digital Disruption, Palgrave-MacMillan: London.

Chin, Yik-Chan, and Jingwu Zhao(2022)Governing Cross-Border Data Flows: International Trade Agreements and Their Limits. Laws, 11: 63. https:// doi.org/10.3390/laws11040063, (ESSCI & Scopus Indexed)

Chin, Yik Chan, Park, Ahran, & Li, Ke (2022). A comparative study on false information governance in Chinese and American social media platforms. Policy& Internet, 14, 263–283.https://doi.org/10.1002/poi3.301. (SSCI Indexed)

Liu, M., Zhu, Y., Gao, H., & Li, J. (2022). “Thank heavens for sparing my life”: Thematic and content analyses of Chinese users’ feedback comments on HIV self-testing kits from e-commerce platforms. Journal of Medical Internet Research, 24(11), Article e38398.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