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的江东集团为什么存在感不强?被骂作江东鼠辈,皆是种因得果

采蓝说历史 2024-01-14 14:16:14

演员张世在电视剧《神话》中有一段演出,被写进北电教材,他那一句句“因为我无权无势,因为我残破,就被人欺负……我要一步一步一步地走到最高!”、“我要做一个最高的赵高,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赵高”,直击无数观众的心弦,被视为封神场面。

但咱今天讨论的并不是张世的表演水平问题,而是这一段台词背后涵义和逻辑问题。我深知,这段台词曾经引起了无数人的共鸣,或者是直接说出了无数人的心声。

是的!我无权无势,被周围的人看不起,我不惜一切地往上爬,要做人上人,我错了吗?

朋友们,其实这样的执念还真的错了,还大错特错!第一、逻辑上错了,一部分人对你的不友好不是你对其他人不友好的理由;第二、道德上错了,因为不甘就不择手段的人往往是没啥道德底线的;第三、因果上错了,你最终能取得的成就其实跟你不择手段没啥必然关系,而是取决于你的能力、机遇等,而且你不择手段得到东西最终往往也得不到大家的认可,很难守得住。

咱就不用现实案例来解释个中道理了,说说汉末存在感极低的东吴吧,看看他们为什么一直被人蔑视为“江东鼠辈”,很多正史都不带提他们一笔的?

说起东吴的建立,那就必须从孙权他爹孙坚说起。

孙坚字文台,吴郡富春人。史载其孤微发迹,也就是没啥家庭背景的意思。通俗点,就跟我们现在的平头百姓差不多。

实话实说,作为一个普通阶层,在当时的社会,确实是没有太多出人头地的机会的。孙坚显然是看到了这一点,也为此而苦恼过,所以孙坚长大成人之后,性格特别生猛,跟现在的街头小混混差不多,只要是他看中的东西,他就拿命跟你搏,你怕了、输了,他就赢了。

最典型的事情有很多,这里挑两件跟大家说一说。第一件事便是他17岁那年在渡口碰到了强盗,然后孤身一人冲了上去,假冒官兵,成功把一伙强盗给吓跑了。最后,因此被被当地政府召署为假尉,也就是今天的协警之类。第二件事便是他相中了一个吴姓大家闺秀,想娶人家小姑娘为妻,结果人家家人没看上他,他就威胁人家,不把女儿嫁给我,你们全家都没好日子过,最后是这样娶了后来的吴国太的。

吴氏亲戚嫌坚轻狡,将拒焉。夫人谓亲戚曰:何爱一女以取祸乎?如有不,命也。于是遂许为婚

所以说,孙坚其实就是吴国太家人所说的“轻狡之人”,也就是轻浮、暴躁、狡诈之人。

孙坚靠着敢打敢杀的作风,慢慢在仕途站稳了脚跟。因为东汉末年,乱象已生,基层官员和机构也需要一部分孙坚这样的猛男。与此同时,孙坚原本是混黑社会的,慢慢也把自己洗白了,并利用自己获取的社会资源反哺、壮大了自身实力。

到了公元189年的时候,董卓乱政,名声臭大街了,人人得而诛之,身在长沙的孙坚也觉得这是一个不错的机会,于是便挥师北伐了。

但是,孙坚这次北伐真的就是为了清君侧,是为了讨伐董卓吗?其实不是,他的本质目的是为了扩充势力、吞并地盘。

这货北上的第一个大工作就是骗杀了荆州刺史王睿。原因就是王睿曾经轻慢过他,还跟武陵太守曹寅也合不来。就因为这点事,孙坚和曹寅一拍即合就要把这个朝廷命官、顶头上司给干掉。关键是,王睿出身琅琊王家,是当时有名的士族大佬,孙坚这种无法无天的行为把他背后和董卓类似的面孔给暴露出来了。

孙坚杀完王睿之后,又赶到了南阳,以同样的欺骗方式又杀了南阳太守张咨。

与此同时,刘表只身入宜城接管了无主之荆州,袁术财到人不知当上了新任南阳太守。到处乱拱的孙坚北有袁术挡路,南有刘表断后,无奈之下,便向袁术投诚了。关键是,袁术这家伙头脑一发热,还真接受了暴乱分子孙坚,他表孙坚为豫州刺史,让孙坚去攻打豫州,这才有了《三国演义》中孙坚痛扁董卓部下的那些故事。

孙坚炮轰一切的时间,其实并没有持续很长,公元192年便死在了曾经被他祸祸得不成样子的荆州。

按理说,随着孙坚身死,老孙家辛辛苦苦打杀几十年,又得回到解放前了。因为你孙坚打下来的地盘和部队在名义上都是袁术的,你的两个儿子孙策和孙坚没法从你这里继承任何东西,况且他们当时的年龄都还较小。但还是那句话,他们老孙家的运气还没尽。

孙坚的大儿子孙策是一个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狠角色,他在守孝归来后,先是想去士族大佬陶谦的徐州广陵郡江都找机会,但是陶谦不爱搭理他,觉得他们老孙家的人太让人恶心了。

然后他又主动找名士张纮指点迷津,人家张纮也不待见他这样的暴力分子,后来是受不了他的软磨硬泡,才开口说了下面这一段话:

若投丹杨,收兵吴会,则荆、扬可一,雠敌可报。据长江,奋威德,诛除群秽,匡辅汉室,功业侔於桓、文,岂徒外藩而已哉?

意思是要他去江东发展,拿下江东,据长江静观时变,可有所作为。

但孙策没有完全听明白这话,直接跑去袁术那里借兵去了。

另外,在临行之际,张纮还劝了孙策一句话,孙策也没听进去,这句话便是“方今世乱多难,若功成事立,当与同好俱南济也”,就是要孙策以后行事不要跟他爹一样炮轰一切,要与人为善。

孙策跑到袁术那里借兵能借得到吗?想都不要想嘛,袁术先是派他到丹阳郡去招兵,导致他差点死在山贼之手。后是想借刀杀人,让他帮忙打下庐江郡,才从他爹的老部下中拨了一千多人给他。

但孙策确实能打,就凭那一千多人,再加上他舅舅吴景和堂兄孙贲的兵力,真帮袁术打下了庐江郡,陆逊的全族就是这次,基本上全死在孙策手里了。

可是,前有孙坚,后有孙策,扬州刺史刘繇对他们孙家人可算是瑟瑟发抖了,干脆先下手为强,把孙策的舅舅吴景和堂兄孙贲在丹阳郡的势力全给清除出去了。

孙策一家人瞬间连块落脚的地方都没有了,又只好投靠袁术,然后帮袁术继续进攻江东。袁术虽然感觉孙策这小子在忽悠他,但他觉得刘繇已经占据丹阳、王朗占据会稽,孙策这小子也不一定能翻天,便答应了。

结果,孙策在好兄弟周瑜出卖家族的情况下顺利偷渡过江,从而血洗江东。

再来看孙策拿下江东的全过程:拿下庐江,血洗庐江士族大佬陆康全族;攻打丹阳,赶跑了士族大佬刘繇(兖州刺史刘岱的兄弟);攻打吴郡,灭了吴郡太守许贡(后来要他命的便是许贡的门客),还把曾收留许贡的山贼严白虎当玩偶给杀害了;攻打会稽,会稽王朗走海路投降曹操也不愿意降他,会稽周家血战到底……清一色的武力开路、镇压到底。

还有,孙策还杀了前合浦太守王晟(跟他爹是故交)一家,最后是他妈出面求情,他才留下王老头一人,其余人全杀了,灭族。

乃舍之,馀咸族诛

孙策这种谁不服就揍谁的作风,导致外界对他的一致评价是什么呢?这小子太豪横了,迟早有一天会不知道自己怎么死的。所以,官渡之战前,曹操听说孙策要趁机攻打他,担忧得不得了,而“神棍”郭嘉则大胆预测,孙策那小子不要担心,他迟早会被人弄死的。

那么,孙坚和孙策父子这种暴力发家的行为背后有啥后遗症呢?大家一起来看看孙策去世、孙权继位时的情况就知道了。

策亡之后,术不肯事权,而多纳其亡叛。权移书求索,术报曰:“有德见归,无德见叛,不应复还。

庐江太守李术就率先不认你们老孙家了,还公开指责你们老孙家缺德。有毛病没?想想你们老孙家在庐江干过的事,就知道别人为什么这么骂你了!

辅恐权不能保守江东,因权出行东冶,乃遣人赍书呼曹公

同时,自家人庐陵太守孙辅也不自信了,不认为你们孙家父子的江山能做得稳,主动通敌曹操了。

策薨,权统事。定武中郎将暠,策之从兄也,屯乌程,整帅吏士,欲取会稽

这还不算完,除了通敌的自家人,还有要搞分裂的自家人,孙权的从兄孙暠企图夺权而攻打了会稽。

当时孙家手握会稽、吴郡、丹杨、豫章、庐陵五郡之地,瞬间就有三郡要跟孙家分道扬镳了,大家能说孙家在江东的统治根基有多深?

如果这还不够,我们再来看下面一段话:

然深险之地犹未尽从,而天下英豪布在州郡,宾旅寄寓之士以安危去就为意,未有君臣之固

啥意思?江东的很多偏远地区根本就没有归附孙家,很多英雄豪杰避世不出也不愿意归附孙家,那些从北方逃难到江东的士族也就是貌合神离地跟孙家混日子过,跟孙家根本就没啥君臣之谊。

总而言之,孙家在江东的基业一直都是不稳固的,也是不可能稳固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孙家的得来方式不对路,孙坚、孙策父子那种创业方式太霸王硬上弓了,生米煮成熟饭,你不是我的人也是我的人了。讲白了,就是在QJ。

可是,你得到了别人的人却永远都得不到别人的心,怎么办?这就是我们老说孙权比他爹和他哥水平都要高的原因所在,这小子硬生生地把一盆注定是夹生饭的大杂烩给煮熟了。

孙权这小子,人如其名,一辈子就深耕于“权谋”这两个字了。他一方面依托于父兄留下了的嫡系武装搞震慑,一方面与江东的本土士族大佬如张昭等人搞妥协和安抚,另一方面积极招揽有想法、有能力的寄寓之士作为第三方平衡势力,硬是慢慢地把危如累卵的江东局面给慢慢稳定下来了。

可是,那又如何呢?江东终究是一锅大杂烩,先天性的缺陷就摆在那里,它的发展制约几乎就没法去突破了。

随便举几个例子,看看孙权有多么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第一、赤壁之战前夕,为什么张昭那种托孤老臣都一边倒地劝孙权投降?因为人家自始至终就没有认可过你们老孙家,没人愿意跟你生死与共,你被曹操吞并和击败对他们来说是一回事,他们随时可以换个老板,只要不跟着你们老孙家捆绑在一起就行了。

第二、孙权在彻底想通要打赤壁之战后,周瑜问他要全部的5万兵权,孙权为什么只敢给周瑜三万精兵?敌强我弱的情况下,他为什么还要留近两万的兵力?因为他不留点兵力在身边防身,他都不敢肯定他身边的张昭等人会不会变成曹操身边的陈宫、张邈等人。

第三、孙策杀了陆逊全族,孙权后来为什么又要重用陆逊?用了之后,为什么又要边用边防?你哥杀了人家全家,你以为嫁个侄女给他,就能一笑泯恩怨了?你不用他,你又没有人用,用了他,鉴于以往的恩怨,你又没法做到真正的放心。

第四、孙权为什么会重用甘宁、诸葛恪这样的外来鹰派人物?不还是因为江东不曾真正归心于你们孙家,人家很多时候都是出工不出力的,不会真正替你们老孙家卖命的。只有甘宁、诸葛恪这种外来户与你们孙家既没有太多恩怨,又为了追求个人的飞黄腾达,才会使劲地给你出力。

第五、江东为什么一直外战外行、内战内行?你外来政权攻打江东,江东的本土派、寄寓派还有老孙家的嫡系,所有人的利益都会受损,所以才会众志成城地往一处使劲。但要说到打外战,对不起,咱就是一个天选打工人,没那么大的野心和欲望,为你们老孙家那点面子去拼死拼活,犯不着。再说,我们这些打工人还不是一路人,只要我不是打主攻任务的,就绝不会拼命配合别人。石亭之战中,朱桓想要分兵去截断曹休的归路,陆逊怎么不同意?就是怕你小子抢了首功呗。

第六、江东的行事风格为什么一直比较阴狠?背刺荆州、白衣渡江、策反偷袭、诈降背盟,这些都是江东集团的一贯作风。为啥呢?团队的基因就是这呗!团队内部都互相不信任,你指望他去信任盟友,你指望他去正大光明与人决战?怎么对自己有利怎么来呗!看刘备发展好了,马上跟刘备翻脸;看关羽威震华夏了,立马背刺荆州了;看曹魏策马南下,立马跪舔;看魏蜀都称帝了,又舔着脸跟蜀汉和好,强行给自己找称帝资格……这帮人,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一直没个正形。

总而言之,孙权和东吴集团,其实一直都是在遮遮掩掩、修修补补,孙权就是那个裱糊匠。何以至此呢?你们老孙家干下的事、欠下的债,都是需要你们老孙家的后代来慢慢承担和偿还的。

所以,大家别看汉末到了中后期,魏、蜀、吴三国鼎立,但是吴国有存在感吗?给人家当背景帝,人家还嫌这嫌那的,因为打心底看不上你们呀。

反观人家蜀国,刘备流浪了大半辈子,一直给人感觉很窝囊的,但是人家再苦再穷,宁愿到处给人当雇佣兵,给人当免费劳动力,也不恃强凌弱,也不强抢强要,半抢半骗弄下一个益州,刘备还愧疚到死,所以,这就是大家偏爱刘皇叔的原因所在。

再看曹操,他也干了很多缺德事,但他至少知道去团结一部分士族,然后凭实力去打倒一部分不配合的士族,也没见像你们老孙家一样,一言不合就激情杀人,搞三光政策吧!人在做,天在看,曹操就因为一时不注意,在徐州屠城了,结果人家徐州宁愿跟着刘备这样的落魄之主和吕布那样的反复小人干,也不愿意轻易投降你曹操,其实就是这个道理。

讲白了,老孙家其实就是四个字——“德不配位”。你还别说,东吴是最终没有一统天下,要真一统天下了,名声比后来的司马家也好不了多少,可能会略微好点,毕竟他们不是直接干掉自己的主子,霸占自己的嫂子和孩子,然后恬不知耻地把门牌号给换了。

把思维拉回到我们现实生活中来,我们确实有很多朋友的人生起点不会比孙坚父子高太多,甚至更差,但是,我还是想跟大家说:我们想摆脱原有困境的想法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一定要注意和控制自己从社会去获取的方式、方法。

咱举个例子,咱从小就比较贫穷,还是穷怕了那一种,谁不想多赚钱?谁不想赚快钱?但是,我们真的可以以此为由而去触碰那些遭人唾弃的行当吗?一个小姑娘家家的,你去碰那些灰色行当试试?不要觉得神不知鬼不觉,你只要做了,你就永远没法直起腰杆子做人。你嫁人了,你的丈夫和周围的人因此打心眼看不起你,你怨得了他们吗?你的孩子羞于提起你、介绍你,你能怪孩子不懂得尊重你吗?若是碰到几个修养更不好的人,直接说几句更难听的话,你还真能反驳得了吗?

咱们现在有很多平民家的孩子,因为没有想透一些社会和生活的问题,其实一直都是被欲望裹挟着在生活和工作的。他们恰恰是因为过于急切地改变自己的原有状态,所以身不由己地掉入了某些陷阱和误区,再也难以走出来了。

不一一举例了,都去想想身边那些误入歧途的案例吧。

请相信,当下几乎所有的套路和陷阱都是针对人性的弱点而设置的。你不满、抱怨,别人就可以怂恿你去滥用暴力;你好色、单身,别人就可以用美色、征婚来勾引你;你贪财、急躁,人家就可以用一本万利或者轻松翻身来吸引你;你吝啬、肤浅,人家就可以用各种小便宜来绑架你……只要你入坑了,你大抵是很难走回头路了。

其实很多穷人家的孩子都最终毁在这一点上,控制不了自己的欲望,更控制不了自己实现欲望的方式。他们更多的是感觉什么能让自己热血沸腾、激情澎湃,就觉得那是真理、那是王道,就勇往直前往那条路上去冲了。

吃穷人家人血馒头的往往穷人家的人,吃完人血馒头之后,最难洗白的还是穷人家的人。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