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处理,已经成为各地政府的一件心头大事。在这件事上如果处理不好,特别容易引发舆论事件,对政府的公信力造成损害。所以,各地政府在处理秸秆这件事上面,一直是慎之又慎。
而前几天陕西省一位92岁老农焚烧秸秆被罚写检讨的事再次让秸秆处理这件事上了舆论头条。网络上对秸秆到底时采用焚烧处理还是还田处理的意见也呈分化态势,但在对待老农被处罚写检讨这件事上都对当地政府的行为颇有微词。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中国的传统农业讲究的是刀耕火种,记得童年时家里的老人经常焚烧山林开荒种地,除了焚烧秸秆,还专门跑到山里把杂草树苗收集起来焚烧,烧完的草木灰作为肥料。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在农村已基本看不见草木灰这种原始肥料了。但随着国家对环境污染的重视,《大气污染防治法》颁布发行,各地政府相继出台政策,禁止焚烧秸秆,要求秸秆还田。但是在老百姓的心里,焚烧秸秆一来可以增加土壤的自然肥力,二来可以有效杀灭虫卵减轻来年的病虫害,三是直接采用焚烧,省时省事;而采用秸秆还田除了浪费大量时间人力进行处理之外并无明显好处。几千来焚烧秸秆也未见对环境有什么严重的污染,所以人们对于禁止焚烧秸秆的规定多有抵制情绪,在现实中很难杜绝。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们姑且不论到底那种秸秆处理方式更为合理,但是地方政府在处理焚烧秸秆这件事上,不该如此生硬,更不能以罚代管,一罚了之。新政策的施行首先需要持续的宣传,把政策讲清楚说明白,讲到老百姓的心坎上,了解政策受阻的根源并对症下药,只有政策被广大百姓接受了,执行起来才会顺畅;其次,新政在执行过程中,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论证,分析违规者是故意还是无意,这么做有没有严重影响等等,不能完全按照规定生搬硬套,采取杀一儆百做法与手段。
图片来源于网络
陕西省92岁老农焚烧秸秆被罚演变成舆情事件后,当地政府第一时间进行了自我反省纠错,采取了适当的弥补措施,也获得了当事人的谅解,此事也算是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希望以后地方政府在出台制定相关政策的时候,多倾听下老百姓的意见;在颁布新政后,多宣传发动;在执行政策的过程中,能多一点温情,少一点蛮横。最后祝愿我们的祖国山清水秀,国泰民安!
听说日本排放核废水,必定是大型垃圾场,俺收破烂的,想去那捡点核垃圾什么的,换个零花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