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战打到头了?中国摊牌:你的牌打完了我不跟了,后面会如何走?
中国将关税由84%提高至125%。鉴于在目前关税水平下,美国输华商品已无市场接受可能性,如果美方后续对中国输美商品继续加征关税,中方将不予理会。
如何理解中方的这段对外信息呢?
首先,关税数字再高也没有意义了,那只是对着空气放空炮而已。
所谓已无市场接受可能性,就是说原本老美卖的100块钱的牛仔裤,加税后就变成225块了,没人愿意买了转而选择又好又便宜的国产品了。
所以这么看加税其实也等于没加。但问题重点并不在于实际伤害性,而更多的关注在于传递的态度,就如你要打我奉陪到底,但以后大爷不陪你玩了。
有时候,关税数字求大的原因只是出于一种魔幻心态,在心理上需要占据一种威慑幻觉。特朗普现在看起来就是这样的状态。
事到现在,中国除了让白宫想不到之外,也真是恼了。而北京却更清醒了,等于也明确告诉了他们:你们也就只能这样了,你们的牌也打完了。
瓦解美国的关税施压其实是逼美国认清现实,告诉他们贸易战的招数失效了。
现在北京不会再纠缠于关税了,而是要腾出手做更重要的事。
关税战从另一种意义上来说其实也是给国内产业升级在清场,在利用美进口加税补贴国产品,譬如在电动车上变相帮助中国新势力如比亚迪、蔚来等抢市场。
当然,不陪着玩关税数字并不是说不会再谈了,但要好好谈需要满足三个条件。
第一是美国觉得疼的受不了。
比如美国农场主因为大豆卖不掉破产,特斯拉因为销量大减股价暴跌等,这样的情况复杂了,美国企业就会逼政府让步,白宫就不得不软。
但是目前大幕算刚拉开,美国通胀数据还不是太糟糕,就业数据也还行,所以并不是疼的时候。
对于中国来说,事情已经架到这个份上了,所以也不急着谈关税了,而可能更在意华为、TikTok被制裁或禁止这些事。所以,美国若愿意在芯片等科技封锁上松口,中国才能谈,这是其二,但这应该算是关税战外的非关税筹码。
你或许要问,都不谈了这事就这样了吗?当然不是,国际间不乏和事佬,拉上WTO做和事佬可能更符合博弈过程,毕竟都会认为直接认怂太丢脸,最后结果就是包装成了共同胜利。
关税战不等于两国生死战,外交上的交往都存在,一些共同的全球事务还是要继续,所以当突然有一天发现关税降了不必惊讶,那时加征的关税可能换了个名字,譬如叫“气候合作特别税”,等等,这样大家的关税压力会降低。
中美不会彻底撕破脸,其实就算如现在这样剑拔弩张,也可能在柴米油盐方面偷偷交易。譬如能源芯片这些大概率会变成家里留个小门,偶尔探个头递根烟,只是不再公开称兄道弟攀交情。
关税战可以说目前落停了,再高的数字也没啥意义了,但背后的博弈还在继续。
如果未来双方找到了新战场,譬如AI和太空,那么关税矛盾会被转移和消解。但现在,短期内不指望能和好,所以最后只能看某些契机,或者是看谁先熬不住。你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