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分享国学智慧。聚焦终身成长领域,我是董三自。
有句古话:善恶到头自有报。
现在的人们,对此持有各种不同的看法。
有些人相信眼见为实,因此本能地质疑这句话,认为这只是迷信的说法,毕竟很多结果根本无法见证;
有些心术不正之人更是自欺欺人,编出一套相反的谎言来误导众人,说什么好人命不长,祸害一千年,然后肆无忌惮干坏事;
只有一些智者和过来人,能够相信,并且将它落实到行动中。
这句话到底有什么依据?我们是否应该相信?当遇到被恶人坑害时,我们又该如何应对?
如果你把阳明先生和学生这几句对话听进去,懂得了良知的妙用,就不会再感到困惑。
某天,阳明先生对众学生说:
【人胸中各有个圣人,只自信不及,都自埋倒了。】
说完转头对某学生说:
【尔胸中原是圣人。】
这个学生一听,不免大惊失色。
圣人在古代,可是读书人心目中神圣无比的称呼,现在自己的老师以此来称呼自己,这哪受得起?于是连声称不敢当。
之后众人讨论起良知之事。阳明先生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
【良知在人,随你如何不能泯灭】还说盗贼也一样有良知。
学生跟着说出自己的理解:
【良心在内,自不会失。如云蔽日,日何尝失了?】
这段对话,说了这样几层意思。
1、首先要理解圣人的说法。
什么人称得上圣人?
圣人,不仅道德修养极高,还必定是大智慧之人,内心通达,无所不知。
阳明先生认为,每个人心体皆纯净无染,并且具有无穷的功用。用现代的说法就是每个人具有无穷的潜能。这句话是形容良知的功能强大。
2、良知永远在线,不可欺瞒。
心体即良知。良知不论在我们清醒时,睡着时,都运转不停。
做坏事,民间叫“昧良心”,很形象,用一个成语来形容,就是掩耳盗铃。
现在该知道,有些事,人家知不知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自己的良知知道。
3、为何有良知还会有人做坏事?
学生的话作了补充。因为我们大多数人的良知,都被过多的私心杂念给遮住了。所以有时感觉不到它的存在。
但实际上,有时我们若无心做了错事,某个时候突然想起来,良心会不安,还会疼痛。
常人的良知,如同被普通的雾霾所遮蔽,时隐时现;
恶人的良知,如同处于哀牢山的雾障之中,很难窥见真容。
心理学观点详细解读:
用心理学的观点来看,良知属于人体潜意识的部分,具有自动记忆的能力,据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人脑每天接收的信息大概为8600万条。这么多信息是无法全部处理的,因此绝大部分都进入了潜意识。
重点来了。善恶有报的依据就在于此。
进入潜意识的信息,就像一颗颗种子,一旦条件成熟,就会发芽生长。释家称之为种子识。
各位去想一想,潜意识力量如此之强,会不会单单遗忘你作恶的信息?!
这也是为何蠢与坏不分家的原因。
因为无知,才敢为所欲为。智者都是有所敬畏的。
不过,若真是无心之过,问题不大,我别的文章中写过改过之法,改掉不再犯就对了。
但对于故意的主观作恶,哪怕没有人知道,但人的潜意识知道!那个种子从做坏事起时,已然种下,一旦遇到合适的因缘,就会自动运作起来,结果会以病痛、意外、灾祸等等方式显现。
同理,好事尽管多多地做起来,财富、好运这类也会不经意地到来。悄咪咪地做,此谓阴功,因为没有泄露,能量自会加倍。
所以,下次我们遇到恶人时,若是关系人身安全,自然是要实时反制的;
不过,若只是被人阴了,被人暗中整了,看懂了这篇文章,相信聪明的你知道该如何应对。
交给良知!何必脏了手,污了心?
更多精彩:
国学智慧:修道,是出家人的事?现代人,是时候重新认识它了
国学智慧: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悟透这8字,人生问题迎刃而解
国学智慧: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一句话,讲透因果法则
我是董三自。一切为了提升认知,开启智慧,开启自足、自洽、自在人生。
欢迎关注!诚恳邀请您探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