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生育率低下的问题,可以说是困扰中国的一个大难题,因此为了解决这个人口出生问题,可以说是很多专家纷纷献策,但似乎都解决不了问题。
因为这些专家提出的解决方法,往往就像教师出题考试一样出的都是偏题怪题,这不是来考试的,而是来为难学生的。所以这些专家提出来的方法也是治标不治本。
那么怎么解决我国出生率低下这个问题呢?曾经听到温铁军教授也说过这个问题,他说目前中国的出生率低下,已经转移到了农村,这就表示非常严重了。

那么说来说去,问题的关键是,现在的年轻人在什么都不愿结婚和生孩子,答案说来很简单,看看我们毛主席时代,为什么会家家都生四五个,就知道原因了。
无意间看到一个访谈,当时作为社会管理学家的汪中求在接受采访时说过这样一段话:
…我认为现在不生育,努力的目的是为了生活更幸福,你为什么站在劳动力的角度思考人类的增长呢?因为我们现在讲来讲去,是讲人口红利没有了,所以才鼓励大家生育,你这个出发点本身就是错的。你别搞错了,你是为了大家幸福吗?你根本不是,如果他认为生下一个孩子是一个很大的幸福,你这么去劝他生孩子是对的。你如果站在人力资源上觉得后继无人的角度去考虑这个问题,你根本就不是帮年轻人考虑,那他们当然无法接受…
从这一段不难看出,汪中求可以说是深刻的说出了这个问题的本质。

我们的人口出生率降低,为什么不生孩子,作为我们的专家首先考虑的是人力资源问题,把生孩子与劳动力挂钩,这样考虑问题无疑是偏的。
所以这也是我们很多专家出偏办法的原因,他们不会从生孩子的人口红利上考虑问题。
随后汪中求又说:看看现在很多年轻人都不愿意结婚,三大压力,第一大压力就是对自己的前途未知,就好比你要翻一座大山,这个山翻的过去翻不过去都不知道,而且他们还背着100斤的东西,怎么可能有希望翻过去。我们过去一代人,当时是没有这个概念的。因为他们的工资都是固定的,不管工资多少很踏实,都可以知道三年之后可以买个电视,四年之后可以买个摩托车。这是很确定的事情。不比现在,哪怕身上有30万都不敢动,因为谁也不知道明天怎么活,说不定就躺着什么都干不了,所以大家有了这个包袱还还敢上山。
这一段内容深度有点大,说明了很多问题,就比如两个时代的感受,现在我们不是很多人都经常讨论为什么毛主席时代生四五个都不担心,反而现在生一两个就担心了呢?

原因就在这话里面,这就是制度问题,有没有发现世界上不是中国才生育率低下,而是很多国家的生育率都普遍低下,这就是制度改变了生育率。
为什么以前生几个都不慌,汪中求的话中就说明了,因为那个时候能看得到未来会怎么过,因为是集体公有制,可以有计划,可以感觉到保障,所以不担心。
反而到了现在,当初我们不是讲丹干说了一个前提,那就是“自负盈亏”,这就表示挣了亏了都是自己的,后面没人为你负责,这就相当于附带了危险系数。
所以这就是心态,这让我们生活着有了心理负担,所以汪中求在话中又说了,因为担心明天万一出了什么意外养不活,那又怎么办。

当然,这只是一方面,还有另一个方面,就是现在的年轻人可能比较看的透彻,他们更贵追求自己的幸福,因为他们首先确定自己是不是幸福的,是不是这样过是幸福的。确定了之后才会去考虑一些人生追求,就比如生孩子。
如果连自己的幸福都没有保障,他们又怎么会有心思去考虑另一个追求——生孩子。
因为谁都知道现在养一个孩子的成本有多大,所以一旦超越了自己的幸福度,他还怎么敢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