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网络文学对对外讲好中国故事的意义、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

妍芳新传 2024-08-23 19:18:55
新媒体类真题速递 结合相关材料,谈谈网络文学对对外讲好中国故事的意义、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 真题出处 1 题目来源:论述题(北京工商大学专硕334) 2 答题思路:首先需要明白网络文学是什么,它有什么优点?再去谈在讲好中国故事中的意义与存在的问题,三者缺一不可。 参考答案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在于传播者,更在于传播内容。网络文学的海外传播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传播好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了异域亲缘性下的话语体系、数字赋能下的民间传播方案和文化自信下的青年文化认同途径。 一、在讲好中国故事的过程中网络文学的优势 (一)语言创新性 网络文学语言具有鲜活的情景代入感与空间构造力,能够借由文字联通各主体间的情绪意识。《斗罗大陆》《斗破苍穹》《庆余年》等奇幻类网络文学作品即典型代表,作者们自创了一套完整的异世体系,借由主角的冒险成长带给读者沉浸式的阅读体验。 (二)创作互动性 网络文学拥有“即写即销”的生产特点,在作品连载过程中与读者展开即时“互动”。网络文学与其他文学类型相区别的特征之一在于网文文本生产的间断性,读者对于作品更新章节的追更与点评都为网文作者调整撰写计划创新了思路。作者创作内容供给读者阅读,读者借由作品评价反向影响后续的写作内容。网络文学的传播译介及创作间断性特点为文学作品的传播搭建了互动空间,也为立基于此的中华文化扩展了双向交流的平台。 二、网络文学对讲好中国故事的意义 网络文学作为数字时代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 其在海外传播中的文化传递和形象塑造的重要性已日益凸显。 (一) 异域亲缘性下的话语体系 网络文学海外传播的意义在于为建构中国文化形象提供了一种异域亲缘性下的话语体系。网络的开放性、交融性让中国的网络文学受到“美国和日本游戏、动漫以及奇幻文学辐射与刺激”, 具有了西方奇幻小说、日本轻小说等世界性的文化元素, 同时让网络文学在演化与发展过程中“时刻保持着与各种世界流行文艺的连通性”。由是观之,中国网络文学具有更广泛的异域亲缘性。异域亲缘性让网络文学可以更迅速融入海外读者的日常文化消费中, 赋予了网络文学跨越国界、突破文化阻隔、走向世界的话语能力。因此, 借助异域亲缘性下的话语体系, 可以在给海外读者创造独特阅读体验的同时, 实现中国文化形象的隐性输出。 (二) 数字赋能下的民间传播方案 宏观上看, 中国文化有两种传播途径:一种是借助官方力量的“送出去”, 另一种是以外方作为主体的“拿过去”。尽管早期网络文学以实体图书的形式传播到海外, 但中国网络文学的海外传播很大程度上是异国草根读者对蕴含着中国文化的网络文学作品的“拿过去”。网络文学栖息于数字空间, 数字技术将海外的网络草根聚集起来, 赋予了网络文学不容忽视的传播力量。数字技术带来的“比特化”的内容加工和传输方式赋予了海外草根大众传播文学的权利, 降低了文学海外传播的原始成本,使得海外受众在传播作品时无需在文本篇幅、传递效率上锱铢必较。因此, 网络文学不仅身体力行成为中国文化形象输出的工程的直接补充, 还为拓展中国文化的传播途径提供了一套在以往中国文化形象传播的工作中长期被忽略的“民间方案”。 (三) 文化自信下的青年文化认同途径 中国网络文学的海外传播之于讲好中国故事的意义还在于网络文学提供了文化自信下建立世界青年的文化认同的途径。中国网络文学作为站在世界文化舞台前沿的大众文化消费品之一,是中国文化自信的体现。 网络文学以青年共同的文化想象为基础,以共鸣性话题为切入口,符合网络时代世界青年的文化交流的习惯。借助网络文学以青年故事为形式的交流沟通方式,可以更好地实现中国文化与海外青年群体的互动, 因而有助于读者建立关于中国的文化认同。此外,网络文学的海外青年读者具有大众化和平民化的特征, 他们中不少人还处于文化意识和思想观念尚未定型且极易受到外界干扰的发展期,更容易接受网络文学中所蕴含的关于中国文化及国家形象的符号, 网络文学所传导的中国文化及价值观念也更容易在这些青年群体中沉淀下来,成为他们心中的永久文学影像和记忆。 三、网络文学在讲好中国故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网络文学对中国文化形象的误解与误读 网络文学创作者对中国文化、民族形象、国家形象、文化价值观的认知层次不一, 对讲好中国故事的表述能力存在巨大差异。在网络文学创作中, 一些作者为了吸引眼球对中国形象进行过度阴暗性的渲染, 如对暴力、犯罪、道德沦丧进行大书特写, 对中国社会进行脱离实际的贬损、丑化。这无疑会对传播好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带来负面影响。 (二)翻译质量良莠不齐制约网络文学讲好中国故事 中国网络文学出海过程中,翻译质量是影响中华文化“走出去”效果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网络文学的翻译以粉丝或专业团队人工翻译为主,不可避免地存在更新速度慢、翻译内容质量不佳等问题,“文化折扣”效应尤其明显。翻译效率方面,国内网络小说出海长期存在翻译内容滞后问题。翻译质量方面,个人翻译、团队翻译、机器翻译水平良莠不齐,更是直接制约着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效果。例如在玄幻修真类题材的小说中,“真元”“元婴期”等专有名词如何翻译并没有公认的译法。 借助网络文学讲好中国故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只有在尊重网络文学发展及传播规律、尊重他国文化接受习惯及他国数字出版规则的基础上, 整合好政府、市场、写手、学界、译者等多方面力量, 强化网络文学的内功修炼, 打通网络文学的创作、译介、传播、接受等多个环节, 形成一个更畅达的出版和传播体系, 才能更好地借助网络文学的海外传播, 建构好中国文化形象。 参考文献:[1]邓祯.网络文学的海外传播与中国文化形象构建[J].中国编辑,2019(03):8-13. #新传考研##考研##胡师姐新传考研##新闻传播#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