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天堂太远,离俄罗斯和德国太近。
因为是德国和俄罗斯的邻国,波兰成为历史上最悲惨的国家,四次亡国。
一,波兰四次亡国的历史。
在18世纪之前,波兰是中东欧最强大的国家,自从德国和沙俄崛起后,波兰被四次瓜分。
第一次,1772年5月,沙俄、普鲁士王国、奥地利帝国三国在彼得堡会谈,同年8月5日,签署第一次瓜分波兰的条约。据此,波兰丧失了约35%的领土和33%的人口,波兰成为俄、普、奥的保护国。
第二次,1793年1月23日,俄、普在彼得堡签订第二次瓜分波兰的协定,经第二次瓜分,波兰成为仅剩领土20万平方千米,人口400万的小国,成为俄罗斯的傀儡国,波兰国王未经沙皇许可,不得与外国宣战与媾和。
第三次,1795年1月3日,俄、奥签订第三次瓜分波兰的协定,同年10月24日,普鲁士也在协定上签署。根据该协定,波兰领土被全部瓜分。俄罗斯吞并12万平方千米,人口120万。奥地利占领4.75万平方千米,人口150万。普鲁士5.5万平方千米,人口100万。
至此,存在了800多年的波兰国家灭亡,从欧洲地图上消失了123年之久。
在三次瓜分波兰的过程中,俄罗斯夺占的领土约占原波兰领土的62%,共约46万多平方千米,普鲁士夺占约20%,共约14.11万平方千米;奥地利夺占约18%,共约12.18万平方千米。
第四次亡国,一战后的1918年11月11日,波兰再次复国,史称波兰第二共和国。
然而独立的时间极其短暂,1939年苏德联手瓜分波兰,第二共和国政府流亡伦敦。
1944年苏军解放波兰,波兰在苏联的扶植下建立了波兰人民共和国。
波兰再度沦为外部势力的傀儡。直至1989年东欧剧变,波兰的政治体制发生根本性变革。
12月29日,议会通过宪法修正案,将国名改回“波兰共和国”,恢复红底戴王冠的白鹰为国徽;
1990年11月,波兰举行大选,瓦文萨当选总统,从而开启了被称为“波兰第四共和国”的新时代。
值得注意的是,从二战期间起直至1990年底,作为流亡政府的伦敦政权一直被视为继承波兰法统的合法代表。
1990年12月,波兰政府继承的是伦敦流亡政府的法统。
在华沙皇宫举行的新任波兰总统就职仪式上,伦敦流亡政府总统将波兰第一共和国国旗、宪法原件和总统印信交给了莱赫·瓦文萨。
现波兰政府(波兰第四共和国)把1944年至1989年的政权也视为“亡国”阶段。
二,波兰以史为鉴,奠定现波兰政府的对外政策。
1,对俄罗斯高度戒备。
回顾波兰亡国史,俄罗斯是对波兰伤害最大的国家,获得土地也最多。
正是由于这一段段刻骨铭心的历史创伤,波兰对俄罗斯高度戒备,而且试图复仇。
a,在俄乌冲突中坚定地站在乌克兰的一边,对俄罗斯不抱任何幻想,处处硬杠俄罗斯,因为波兰知道绥靖没有用。
在自己整军经武德同时,也倾全力支持乌克兰,把乌克兰当安全屏障与唇齿相依的盟友。
b,引进英美外援,特别是积极寻求与美国建立紧密的战略伙伴关系,甚至以金额美元邀请美国驻军波兰,以寻求美国的保护。
2,随时敲打德国。
虽然二战后德国彻底根除法西斯主义,波兰二战后也从德国获得了1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而1939年被苏联占领的十八万平方公里却一去不回。
由于德国认错和赔偿了领土,波兰1953年宣布放弃对德索赔。
但俄乌冲突爆发后,波兰对德国援乌和反俄不如自己坚定,有极大的意见。
借索赔敲打德国:你德国还是战败国,东欧诸国不但和俄罗斯有深仇。
和你的仇也没忘了,要赎罪,必须做更多。
总的来说,波兰的历史是一部关于生存、抵抗和韧性的史诗。从四次亡国到今天的独立自主,波兰用自身的经历诠释了民族生命力的意义。
在当代地缘政治的复杂博弈中,波兰始终保持着对历史的清醒认知,并将这种认知转化为实用主义的外交策略。
[赞][赞][赞]
总体上,俄罗斯太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