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关高中生周末是否应该双休的讨论持续升温。作为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我看到长沙多所高中开启了周末“自主学习”模式,不禁感慨:这是教育减负的重要一步,也是对学生自主性的尊重。
2月初,长沙市民在网络平台建议“落实高中双休制度”,随后又有家长发帖“反对双休”,担心影响教学进度。
这场讨论迅速冲上热搜,引发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高中生到底应不应该双休?
如何在减轻学业负担与保证学习质量之间找到平衡点?
实际上,《湖南省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20条规定》早已明确:“严禁学校擅自调整法定放假和收假时间、组织学生在节假日集体上课。”如今,长沙多所高中探索出的“自主学习”模式,不失为一种明智之举。
周南中学、长沙市一中城南中学、麓山梅溪湖实验中学等学校均采取了自愿参加、不讲授新课、教师值班答疑的方式,引导学生从“被动补课”向“主动求知”转变。
这种转变的意义在于:
从前的周末补课,往往是学校和老师主导的“填鸭式”教学,学生疲于应付,身心俱疲。
而现在的自主学习模式,由学生自己决定是否参与,学什么,怎么学,把学习的自主权交还给了学生。
正如一位同学所说:“自习前我带着问题清单前来,自习结束时,我揣着满满的解决方案离开,那种成就感无以言表。”
这种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的自律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在我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真正的学习能力不是被迫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周南中学采用的“任务驱动+问题导向”双引擎机制,“知识导航—分层任务—个性答疑”三阶路径,正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有效途径。
学校提供的是一个安静、专注的学习环境,而不是简单的“补课”。
“相比在家,学校的环境更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帮助他们集中注意力。”一位家长的这番话道出了许多家庭的心声。
学校还开放图书馆、运动场地等功能场馆,邀请专家学者举办讲座,开设不同层次的辅导班,让学生的周末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改革已经开始在湖南全省推广。永州、邵阳、怀化等地的多所高中也陆续宣布在高一高二年级实行周末双休。这不仅仅是一项具体措施,更是教育理念的深刻变革。
我想说,周末自主学习模式的推行,其本质是教育回归常识:
孩子需要休息,需要全面发展,更需要学会如何学习。学校提供场地和支持,但不再强制灌输。这样的改变既符合教育规律,也顺应了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
任何改革都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让所有人满意。
有家长担心孩子自制力不够,没有老师督促就会荒废时间;也有老师担心教学进度会受影响。
但我认为,短期的不适应不应成为阻碍改革的借口。
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教育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掌握知识,更是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学习能力。
周末自主学习模式的推行,正是朝着这个方向迈出的坚实一步。
希望这种模式能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真正实现减负增效,让我们的孩子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教育的本质是点燃而非灌输,是激发而非填塞。只有当学生真正爱上学习,才能取得持久的进步和发展。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换汤不换药
变相补课!
高中生周末时间属于自己,关你屁事